在场的人都哭了。王韶华却为自己的迟到而悔恨。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和泪,大声地说:“乡亲们放心,只要有党和政府在,我们就一定能战胜洪灾,重建家园!”
洪灾给西柏坡带来了惨重的灾难。一半以上的土地被冲,1000多亩耕地被淹。受灾最重的张家沟,全村只剩下两亩地。韩二秃和王韶华带领乡干部和村民上山装炸药。深达40多米的主爆破洞,里面漆黑一片,进去装炸药,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王韶华扛起炸药就往里钻。韩二秃和村干部拉住他:“里边太危险,你不能进去。”王韶华说:“我年轻,没事!”带头钻了进去。村干部和青壮年村民也扛起炸药跟了进去。
整整在工地上干了三天三夜,终于完成了35吨炸药的装填任务。正月十六,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40多米高的山头顿时夷为平地。乡亲们跑向新开的土地,跪在地上,流着泪抓起新开的沙土,一个劲儿地说:“这下不愁了,咱们有救啦!”
整个正月,王韶华和乡干部们跑了这村跑那村,用掉炸药250多吨,7800亩山场呈现出开发的轮廓。
如今,东线工程已开发山场1.4万亩,修扬水站4处,挖蓄水池24个,修渠道15公里多,铺设滴灌管道3.3万米,栽树30多万棵,成活95%以上。中线2000亩的造地工程已有4个村完成造地800亩。西线栽植毛白杨速生丰产林3000亩。
令西柏坡人惊喜的是,今年春天刚栽下去的果树,竟然有了收获。他们引种的新品种果树,今年结了一串葡萄、一个核桃、一个杏。西柏坡人把它们称为“希望之果”。
王韶华出生在平山县东回舍镇东回舍村,对生他养他的农村充满了感情。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任何时候都要想民、爱民、为民。只要是老百姓需要的事,就必须办实办好,不能讲任何价钱。”
通家口村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想要盖一所大一点的学校,自己集的资不够,一时想不出办法,就去找王韶华,让他带着他们到省市有关部门求助。王韶华马上答应了。
第一次,他们来到石家庄。因为堵车,下午两点才到,只好先吃饭。村里几个人商量,王乡长为大伙出来跑前跑后,得让他吃得好一点。王韶华说:“不行,你们出来都吃便饭,我怎么吃得下去?”几个人就在大街边的地摊上,一人一碗馄饨、3根油条,吃完了也没有休息,马上到办事的单位,赶在人家上班前好去说事。
第二次,中途先在平山县城办了一天事,不觉天已擦黑,村里人建议先在县城住一晚,明天再起程去石家庄。乡长说不行,今晚就去石家庄。村里人问:去石家庄住是不是贵一点?王韶华笑着说:放心,贵不了。最后带他们到他的亲戚家住了一夜,一分钱没花。他们就这样跑了五六次,争取到了30万元的建楼经费。
在王韶华的心里有“一杆秤”,关键时刻,最重的这头肯定是西柏坡的百姓。王韶华从当上乡长那一天起,家里岳父母、一个孩子,就都交给了妻子。王韶华说起自己在家人心中的形象,他自己的评分是:“不及格”。
然而西柏坡人心中也有“一杆秤”。在有136口人的东柏坡村,全村只有40多亩耕地。去年遭受洪灾,村里的扬水站被毁,引水渠中断,所有的耕地都浇不上水,乡亲们心急如焚。王韶华带领技术人员赶到现场,设计扬水站修复方案。平时连台灯都舍不得买、自己用铁丝和灯口做了简易台灯的王韶华,这次却想方设法从乡里筹了1万元资金给予支持。通水那天,村里人放鞭炮庆祝,但是王韶华因为出差在外,没有参加。
一转眼麦收到了,东柏坡村的麦子因为能及时浇上水,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近400公斤。这时正值杏熟季节,令王韶华意想不到的是,村民们并没有忘记他为村里做的事: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全村人精心选了一包甜杏送到了乡政府。支书说:“乡长,这总共是136颗杏,它代表了俺村136口人的心!”
如今,西柏坡已经通过石家庄市小康验收,全乡人均收入达到2374元,成为平山县最富的乡之一。王韶华最大的心愿,是要让西柏坡人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