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face/i_f34.png)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face/i_f34.png)
毕竟不能像职业大神那样的一天6000+的更新,希望大家理解一下作者。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face/i_f34.png)
历史类的文章真的很难拿捏,这需要作者对历史有着理智而深刻的理解,对历史呢,如果学习中学历史就没什么兴趣的话,基本来说想深入了解历史这本书那就是折磨,而脱离书本,对历史细节,影响,局势的分析和深入思考就是一种很少人才能掌握的能力。
历史架空的小说,就难度来说近代史真的是最难的,恰恰这段历史又是充满着迷雾。前段的跟随历史需要的是对历史的熟悉及细节的掌握。很多历史教师也未必能掌握的这么深入,作者的历史素养也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学习。
很多人对历史很感兴趣,大致的很清楚,但是对于细节,不少人人往往不加深入,包括我,我觉得很头痛。也许是历史太残酷,我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敬意和尊重。
敬在对于在民主大义之前,无论历史及社会多么黑暗,下层的士官和有志之士们无论是在阳谋还是阴谋面前,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牺牲也毫无遗憾,即便是面对明着的火坑,也义无返顾的大步迈进。尊在于历史的选择,无论结局是喜是悲,历史的车轮始终不会停下,就像我们关注的中日关系。日本人抓住了机遇,踏上了帝国主义的末班车将中国远远的甩在了身后,面对实力和资源的极端不对称,历史的抉择始终是不变的,无论提到什么正义之所说,事情还是会发生。即便不发生近代史的那场侵略之战,不变革的中国始终会是别人的肉而已,民族意识不觉醒,其他始终是附庸。即便是现代的社会呢?
对于历史的前进方向,谁又能明明白白的说得清呢,脱离了历史,作者构架的新历史或许各有差异,但是历史的方向是不变的。架空不等于科幻,这便是历史类的难处。
《抗日之铁血山河》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本书,作者利用的是历史来写书,依附在现有历史上,降低了创作难度也保证了内容的合理性。不喜欢过度架空,脱节历史常识的友友们可以看一下。比较好的一本书。
相比之下,《1911新中华》创作也是很有功底的,前段虽然有点剧情太仓促,转折不够的瑕疵,但是后文对历史的掌握,局势判断绝对是上层之选,这便是学历史把握历史的同时,拿捏的比较好。不好的一点是对于脱离现有历史的后端,创造历史的同时也需要合理的把握,不是一般人看得清的。稍微差池就可以毁了一本书。作者而言也是意识到这一点,不舍而又不得不直接一刀断的结尾了。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这本书真的很不错。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face/i_f3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