徊与徊曳吧 关注:4贴子:227
  • 11回复贴,共1



1楼2013-08-22 23:25回复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古琴有三种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晋时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也就是认为在各种乐器中,古琴是最好的,具有最优异的品德,最适宜君子作为修养之具。琴音的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归根结底,就是以七弦琴中的“含至德之和平”(《琴赋》),来养成君子“中和”的品德、达成“乐教”的目的。魏晋之后,佛道思想又融入古琴,尤其是道家“大音希声”(老子)、“至乐无乐”(庄子)的思想,在七弦琴中能得到最好的体现。琴音的低缓悠远、缥缈入无,让人由抚琴听琴而进入一咱超乎音响之上的“无声之乐”的意境,体验到“希声”“至静之极”的境界;庄子将这种虚静的、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称为“天乐”,“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庄子·天道》)乃是一种天人相和、无言而心悦、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在佛家,则称之为“空”的体验、乃是一种“无我之境”。


    3楼2013-08-22 23:30
    回复
      1.右手指法主要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及其不同的组合如:轮、锁、叠涓、撮、滚、拂、历、双弹、打圆等。
      2.左手指法主要分为按音与滑音两种。按音有跪、带起、罨、推出、爪起、掐起、同声等。滑音有吟、猱、撞、唤、进复、退复、分开等。


      5楼2013-08-22 23:31
      回复
        鉴于电视剧、电影、游戏等地方出现古琴的片段老是会把琴的摆放位置搞错,有必要给予提醒。
        发现,87版《红楼梦》最厚道,林黛玉弹古琴,以及琴的知识都对了。
        古琴的摆放位置应当宽头朝右,窄头朝左,最细的线朝自己,徽位点和最粗的弦在对面。古琴的琴轸,也就是宽的那头,是要悬空在摆桌子右侧外面的。


        6楼2013-08-22 23:31
        回复
          十大名曲
          1.广陵散2.高山流水唐后分为《高山》和《流水》二曲3.平沙落雁4.酒狂5.关山月6.潇湘水云7.阳关三叠8.梅花三弄9.胡笳十八拍10.幽兰11.忆故人
          其他著名古琴曲
          普庵咒 长门怨 阳春白雪 长清 离骚 龙翔操 梧叶舞秋风 墨子悲丝 孔子读易 秋塞吟 雉朝飞 孤馆遇神 凤求凰 秋江夜泊 捣衣 鸥鹭忘机 乌夜啼 神人畅


          8楼2013-08-22 23:37
          回复
            材质古琴的底板材料是看不到,只能从古琴后面的龙池凤沼来仔细查看其面板的材质。有很多人将纳音处用火熏黄熏黑,这就添加了识别的难度,用手擦拭有黑色木碳的印迹。
            桐木泡桐: 材色浅白,三五年即可成材,木质疏松,指甲轻轻一掐就能陷下去,但有经验的斫琴师会选择树龄较长的桐木,选好密度合适树段,也是制琴良材。
            白桐:多部古代文献记载的制琴良材。
            椅桐:早在《诗经》就有记载:“椅桐梓漆,爰伐琴桑”;为传统制琴良材。
            青桐 材色浅,木质细密坚实韧性较好,树龄较长、自然风化时间百年以上者为较好制琴材料,百年以内的新青桐不宜制琴,音色透出不来。杉木新衫木—老衫木(老房梁)新衫木木材发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颜色越来越黄,以发金黄色的木材最老,其有很浓重的清香味。
            汉木 指出土的汉代棺椁木材,其逾千年木色黝黑、松透乃斫琴良材。有部分厂家用一些小尺寸的木料拼接成古琴面板进行斫制,这些古琴从外观上是很难看出来的,但只要古琴的做工、音色好琴板是否拼接也是无关紧要的。
            古琴底板多用梓木、楸木、椿木、花梨等质地较硬的木材,亦有用与面板同样的木材这种琴称为“纯阳材”,具体要根据琴材的震动来合理搭配!
            总之,制作一张好琴最重要的还是斫琴师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起决定因素的是槽腹结构和漆胎的处理,否则用再好的木料也做不出音色好的琴。


            9楼2013-08-22 23:38
            回复
              古琴构造:附图:

              顺便:龙龈:当初老师让我把头稍微偏一下看向龙龈的位置,感觉就像是龙的嘴里吐出七根水柱,因此称为龙龈。


              10楼2013-08-23 00:12
              回复










                12楼2013-08-23 00:14
                回复
                  01:狼啸青萝
                  古琴样式:变体霹雳式
                  年代:晋太康二年
                  狼啸青萝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被佛教人士夏莲居发现于大连古玩冷摊,此后引起琴界的哗然震动。后管平湖还原《广陵散》成功,夏莲居以“狼啸青萝”古琴慨然相赠。管平湖先生修缮此琴时发现琴腹内有“泰康二年于冲”的字样,始知晋制。此琴通体黑漆,遍布大蛇断纹,落指发声泠然,顿时四座寂静,所启之声如同天籁,被古琴界誉为“九德俱全”。“旅行者二号”上的《流水》曲子便是由管平湖以狼啸青萝弹奏所成。【图不是很清晰,勿怪。】


                  14楼2013-08-23 00:22
                  回复
                    02:天蠁
                    古琴样式:响泉式
                    年代:唐
                    天蠁古琴长如炬柄,腹面龙池阴刻了玉筋篆“天蠁”二字,上有黄玉质弦头,背部微弓,底部平稳宽厚,略带刚劲之气。琴声悠扬浑烈,直上九霄,有“天响(蠁)”之神韵。此琴为成都造琴名家雷氏之作,为罕见的响泉式古琴,下有“万几永宝”的印文。市井更有传言,说此琴为唐代文豪韦应物之宅宝,安史之乱后鲜见踪影,于嘉庆年间被石茂才千金购得,藏于岭南。曾展出于广东文物博览会,建国后在广州博物馆珍藏。


                    15楼2013-08-23 00:22
                    回复
                      04:铁鹤舞琴
                      古琴样式:仲尼式
                      年代:南宋
                      铁鹤舞琴为中国十大名琴之一,琴体修节有致,桐面梓底,浑然黑漆上密布大蛇腹纹,下接隐现的流水断纹。据考证此琴造于永乐年间,仲尼式,于嘉靖年间开腹修磨,故老纹隐而不显。额面上有黄嵩龄的草书题名“铁鹤舞”,概因其演奏时扬音锥锥不息,如鹤之婉鸣。此琴先后由多位典藏家收藏,又留有诸多墨宝携迹,殊为百年难遇之器。抚之掷地有声,雄浑松脆,气宇不凡。由浙派大师汪建侯病逝后传给广陵派的梅曰强,现如今被“中和”琴的收藏者沈兴顺收藏。


                      17楼2013-08-23 00:22
                      回复
                        06:混沌材琴
                        古琴样式:伶官式
                        年代:宋
                        这柄琴上有行书“混沌材”,下题“羲皇人已杳,留此混沌材,想是初开辟,声音妙化裁。完然一太璞,解愠阜民财,不凿庄生窍,古风尚在哉。”从琴内多处阴刻铭文可得知,此琴由北宋名琴师刘安世以梧桐木所斫,经毛仲翁和周鲁封修缮重奏佳音。混沌材琴为修长灵秀的伶官式,琴面红黑相间。两侧修平,弧顶圆润,下有蛇腹断纹,背部为流水断纹。其发音清真平实,音律静雅。此琴先由夏莲居珍藏,加一枚方印“夏伯子”,后于1958年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19楼2013-08-23 0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