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十年留瞬间 终生难忘萦脑际
——原题《一 张 彩 照》
我有一张放大了的彩照,照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下二十个,千万别以为它是学生离校的毕业照,也不要当它是社团旅游的集体照。这张照片呈现的是逸夫剧场的大舞台,只见画面色彩绚丽,背景层次分明,人物形象清晰。我虽不懂摄影技巧,但至少也能凭直觉判断出:这张照片的拍摄水准还是不错的,这是我特别喜爱这张彩照的原因之一。
要问画面上的人物有哪些呢?这些人的年龄跨度上自满头染霜的八旬老人,下至青春靓丽的豆蔻少女;这些人的身份也各不相同,其中有领导、艺术家、明星、新秀、主持人、摄像师,还有众多的戏迷。说得再具体一些吧,画面的中心人物是越剧陆派创始人陆锦花老师,只见她一头银发,满面笑容,手捧鲜花,精神矍铄;在陆老师两边的是越剧表演艺术家,左边有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右边有金采风、毕春芳、尹小芳、金艳芳、周宝奎,艺术家们个个都是眉开眼笑,喜气洋洋。台前左侧手执话筒的是上海越剧院现任院长尤伯鑫,他正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台前右侧站立着两位主持人,不用介绍也能看出他们是东视戏剧台的钱云和韦翔东。画面后排有陆派弟子:曹银娣和黄慧在第二排露出笑脸,聆听院长的发言,许杰站在台前右侧最旁边,手捧鲜花准备献给恩师,小弟子张宇峰来不及卸妆,仍是古人“方卿”神采奕奕、夺魁而归的模样;画面后排还有当天登台的其他演员:《后见姑》的“姑母”陶钻怡,《情探》的“敫桂英”宋桂清,《盘夫》的“曾荣”张懿,还有大合唱《我把鲜花献给你》的戏迷票友等。这张彩照集中了这么多方方面面的人物,又在同一地点同一瞬间定格在照相胶卷上,这是我特别喜爱这张彩照的另一个原因。
那一天我也有幸登上了逸夫舞台,同我的陆迷姐妹们,共同表达对陆派艺术的热爱和对陆老师的敬重。照片上能看出大合唱演员面容的仅只3人,其中陆慧珠和另一戏迷在后排露出了笑容。还有一个就是我,当时所站的位置,恰好是在许杰和韦翔东的相距空间内,所以我的整体形象(上穿大红T恤衫,下穿白色长裤和皮鞋),便出现在这张珍贵的彩照上,这自然是我特别喜爱这张彩照的又一个原因。
说了半天,这张彩照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原来是8月22日,在逸夫舞台举行了“陆派艺术研究会(筹)成立演唱会”,由市工人文化宫和“陆派艺术沙龙”共同发起,旨在宣传民族文化,弘扬陆派艺术,这是一场艺术家、演员与戏迷、观众的大聚会。越剧表演艺术家陆锦花老师专程从洛杉矶归国返沪出席这次演唱会,这是她赴美20年来,出现在国内公众场合的第一次,所以是非常难得。众多表演艺术家闻讯后,也纷纷赶来向陆老师表示祝贺并叙旧,才出现这谢幕式上近10名艺术家同台庆贺的感人场面,而戏迷观众能在同一场演出中,同时看到这么多的艺术家登台跟大家见面,也实在是十分难得。整个下午近3小时时间,由陆派弟子和“沙龙”戏迷同台演出10多个戏目,让大家尽情欣赏陆派艺术的精华,感受陆派艺术的魅力,全场热烈的气氛和经久不息的掌声,足以证明这台戏的质量,在陆老师离沪20年后,仍有这么多观众痴迷陆派艺术,并能在遐迩闻名的逸夫舞台献演这台节目,又显得特别难得。另外,那位戏迷朋友的摄影技术也实属高明,对我而言,更显难得的是我能同那么多艺术家、明星、新秀同台演出,同台谢幕,又同时被定格在同一张相片上,所以这才是我特别喜爱这张彩照的根本原因。
这张彩照对我和某些人来讲,是弥足珍贵、极不寻常、也十分难得的,我将永远珍藏这张彩照,珍藏我心中那一刻难忘的美好的记忆。
我想,与我同台的陆迷姐妹及台下众多的越剧爱好者,也一定会有相似的感受吧!
写于2003年12月 曾载于“陆派艺术沙龙”会刊第4期(2004年8月)
——原题《一 张 彩 照》
我有一张放大了的彩照,照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下二十个,千万别以为它是学生离校的毕业照,也不要当它是社团旅游的集体照。这张照片呈现的是逸夫剧场的大舞台,只见画面色彩绚丽,背景层次分明,人物形象清晰。我虽不懂摄影技巧,但至少也能凭直觉判断出:这张照片的拍摄水准还是不错的,这是我特别喜爱这张彩照的原因之一。
要问画面上的人物有哪些呢?这些人的年龄跨度上自满头染霜的八旬老人,下至青春靓丽的豆蔻少女;这些人的身份也各不相同,其中有领导、艺术家、明星、新秀、主持人、摄像师,还有众多的戏迷。说得再具体一些吧,画面的中心人物是越剧陆派创始人陆锦花老师,只见她一头银发,满面笑容,手捧鲜花,精神矍铄;在陆老师两边的是越剧表演艺术家,左边有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右边有金采风、毕春芳、尹小芳、金艳芳、周宝奎,艺术家们个个都是眉开眼笑,喜气洋洋。台前左侧手执话筒的是上海越剧院现任院长尤伯鑫,他正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台前右侧站立着两位主持人,不用介绍也能看出他们是东视戏剧台的钱云和韦翔东。画面后排有陆派弟子:曹银娣和黄慧在第二排露出笑脸,聆听院长的发言,许杰站在台前右侧最旁边,手捧鲜花准备献给恩师,小弟子张宇峰来不及卸妆,仍是古人“方卿”神采奕奕、夺魁而归的模样;画面后排还有当天登台的其他演员:《后见姑》的“姑母”陶钻怡,《情探》的“敫桂英”宋桂清,《盘夫》的“曾荣”张懿,还有大合唱《我把鲜花献给你》的戏迷票友等。这张彩照集中了这么多方方面面的人物,又在同一地点同一瞬间定格在照相胶卷上,这是我特别喜爱这张彩照的另一个原因。
那一天我也有幸登上了逸夫舞台,同我的陆迷姐妹们,共同表达对陆派艺术的热爱和对陆老师的敬重。照片上能看出大合唱演员面容的仅只3人,其中陆慧珠和另一戏迷在后排露出了笑容。还有一个就是我,当时所站的位置,恰好是在许杰和韦翔东的相距空间内,所以我的整体形象(上穿大红T恤衫,下穿白色长裤和皮鞋),便出现在这张珍贵的彩照上,这自然是我特别喜爱这张彩照的又一个原因。
说了半天,这张彩照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原来是8月22日,在逸夫舞台举行了“陆派艺术研究会(筹)成立演唱会”,由市工人文化宫和“陆派艺术沙龙”共同发起,旨在宣传民族文化,弘扬陆派艺术,这是一场艺术家、演员与戏迷、观众的大聚会。越剧表演艺术家陆锦花老师专程从洛杉矶归国返沪出席这次演唱会,这是她赴美20年来,出现在国内公众场合的第一次,所以是非常难得。众多表演艺术家闻讯后,也纷纷赶来向陆老师表示祝贺并叙旧,才出现这谢幕式上近10名艺术家同台庆贺的感人场面,而戏迷观众能在同一场演出中,同时看到这么多的艺术家登台跟大家见面,也实在是十分难得。整个下午近3小时时间,由陆派弟子和“沙龙”戏迷同台演出10多个戏目,让大家尽情欣赏陆派艺术的精华,感受陆派艺术的魅力,全场热烈的气氛和经久不息的掌声,足以证明这台戏的质量,在陆老师离沪20年后,仍有这么多观众痴迷陆派艺术,并能在遐迩闻名的逸夫舞台献演这台节目,又显得特别难得。另外,那位戏迷朋友的摄影技术也实属高明,对我而言,更显难得的是我能同那么多艺术家、明星、新秀同台演出,同台谢幕,又同时被定格在同一张相片上,所以这才是我特别喜爱这张彩照的根本原因。
这张彩照对我和某些人来讲,是弥足珍贵、极不寻常、也十分难得的,我将永远珍藏这张彩照,珍藏我心中那一刻难忘的美好的记忆。
我想,与我同台的陆迷姐妹及台下众多的越剧爱好者,也一定会有相似的感受吧!
写于2003年12月 曾载于“陆派艺术沙龙”会刊第4期(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