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87,717贴子:14,653,460
  • 2回复贴,共1

金黔在线 汉服不是古典cos、不是小资文化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祭祀织女星  金黔在线讯(实习记者 安轶伦)8月11日,在癸巳年七夕来临之际,贵阳河滨公园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汉服活动。现场祭祀、歌舞、跪拜、折灯、猜谜、穿针乞巧样样俱全,这些古色古香的活动,加上现场50来人清一色的汉服装扮,真实还原了古代的“七夕现场”。  关于“七夕”,大家最熟知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其实这个起源于汉代的节日最早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相传这一天,姑娘们相聚在一起,穿针引线斗巧,编织香囊赛巧,陈列瓜果乞巧,喜蛛织网应巧,投针浮水验巧。不仅如此,七夕还有不少相关的民俗活动,如拜织女,拜魁星,供奉“磨喝乐”等,带有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色彩。

红线结义游戏  “现在很多人把七夕节当成情人节来过,其实在古代,这是一个女子的节日。”盐城师范学院大二学生肖伟也参加了本次活动。他认为:“七夕虽然有爱情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把它冠上情人节的头衔,我不认同。”  他告诉记者,复兴民族服饰,不是复古,不是要学古人常常下跪。“我们的活动源于复古,高于复古。”

汉舞  今年刚考上西南民族大学的李雪瑶是此次七夕汉服活动的策划人之一。她告诉记者,三年前,她开始由对传统文化、服饰的感兴趣变为越研究越喜爱。今年,她和朋友们组织策划了此次七夕汉服活动。活动分为才艺展示、穿针乞巧、红线结义、赠巧果、七夕祭祀等部分,从各方面真实完整地再现古代七夕节的精髓。

穿针乞巧比赛  据了解,当天活动中,最有特色的是“穿针乞巧”。活动内容为,每人得到一个插上七枚针的藕,最短时间内穿过七枚针的人“得巧”。活动现场,女孩们穿针引线的巧手令人啧啧称奇,而据介绍,活动道具“藕”的谐音为“偶”,在古代,也代表了女子们求偶的心意。祭祀活动也是当天的重头戏,身着华美古装的女子们虔诚跪拜织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艺。  当问到会不会因此引起争议时,这群年轻人表示:“汉服不是古典cos、不是小资文化秀。穿汉服只是一种形式,实质是要复兴汉民族文化,找到更多华夏符号。” 编辑:李柏杉 主编:季寅妮


1楼2013-08-18 09:14回复
    好顶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8-18 09:16
    回复
      2025-07-21 05:36:28
      广告


      IP属地:山东3楼2013-08-18 0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