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天途吧 关注:12贴子:624
  • 4回复贴,共1

【奇天途】030 一阳初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8-18 00:08回复
    半夜,月光清冷的撒落在地面,宛如披上了银霜,李白云: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许说的就是此时此景吧?
      黄易天盘坐在床上,脑袋皆空,双目紧闭,呼吸平稳,意守丹田,采用逆式呼吸,吸气时小腹紧缩,呼气时小腹隆起,一股热流随着呼吸间在身体里游走,在毫无征兆之间一阳初动,阳根**,而黄易天的心里并无有关**的联想,心中一片寂静;不是那种兴奋后的充血,搞得人心猿意马,而是很自然的挺立,心情却十分平静;在那一刻,黄易天仿佛触碰到了丹田!
      内丹学说:人体中真气一昼夜循环一周,有如天地阴阳二气一年循环一度;人身中阴极而阳生,一阳来复,健康的人,在子时身中皆现阳气来复之象,阳气生于复卦会阴之上,男子生理上的明显反应是阳物自然挺举,这一阳气生发的天然时机,丹书称为“正子时”;内丹炼化炁气,须抓住阳气自然生发之机,于正子时起身炼精,采药归炉。
      于是黄易天尝试着用这股热流去炼化精元,可惜不得要领,失败了。
      黄易天无奈,只好挺着怒龙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黄易天在食堂问道:“书萱,我昨晚一阳初动了,可是没有炼化精元。”
      姚书萱嚼着饭说道:“一次偶尔不算什么,如果你能天天在子时一阳初动的话,那才能进行下一步!”
      黄易天点头,闭嘴吃饭,食不言,寝不语,如果在吃饭时说话的话,那精气就会泄露出去,反而无益,只能填饱肚子。
      课堂上,黄易天有了姚书萱这个完爆现在任何人的老师,自然不用去听前面那个道师的内容;可东方皇天和莫曼柔没有啊,所以两人认真的听着道师讲什么是内丹和外丹的区别......
      姚书萱和黄易天看着前面,耳朵却听着姚书萱的内容:“今天我讲三尸,三尸,又名三彭、三尸神、三尸虫等,包括上尸神、中尸神和下尸神;三尸神皆为人身之阴神,即阴气;道书上面说,上尸神名为彭候,在人头内,令人愚痴呆笨,没有智慧。中尸神名为彭质,在人胸中,令人烦恼妄想,不能清静;下尸神名为彭矫,在人腹中,令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一说三尸神住在人之后三关,即尾间、夹脊、玉枕之内,使人无法修道。必须以自身阳炁,打通三关,方可驱逐三尸,去除魔障!”
      黄易天问道:“圣人说的斩三尸也是这个吗?”
      姚书萱眼睛不眨的看着前面说道:“如果没有身外化身或者本命法器的话,那斩的就是这三尸;如果有的话还需要多斩几尸!”
      黄易天点点头,然后听姚书萱继续说道:“那么如何斩三尸呢? 修行人的修炼须要斩除三尸,才能去掉阴魔;其中方法很多,有诵经的方法,有符咒的方法,有守庚申的方法,有服丹药的方法等等;在中华道家修炼学而言,惟有修持内炼功夫,培养自身阳炁,炁足之后,聚于丹田,而后冲开三关,直透骨髓,才能永远赶走三尸;三尸一去,阴魔自消;阴魔消除,阳炁自来;此步功夫,称为“斩三尸”。修真之士,自知其效。”
      “三尸在以前也有尸变一说,是人死后三尸留恋人间,不肯离去,故因此三尸之一的开始觉醒,这就成了尸变,开始觉醒的是下尸神,只是没有智慧的僵尸,这时候修行人用一点手段就能毁去;如果中尸神觉醒后就有了少许智慧,会躲避对他有威胁的人,但要消灭也不难;若是三尸神全部觉醒,那就是修行人的危机,这三尸觉醒后与常人无异,可继续修炼,力大无穷,两手犹如飞剑,吐气之间可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人!”
      黄易天大惊失色道:“那怎么办?”
      姚书萱摊手道:“那只能沟通仙界的人下凡灭魔了!不过你也不用担心,现在根本没有三尸觉醒的人。”
      黄易天放心的吐了口气,但他心中却觉得有些不安......
      姚书萱在底下用手肘碰了碰黄易天,然后说道:“认真听我讲,下面的内容比较重要,如果你想炼气化神的话就好好听!这关系到你能否踏入小过之境”
      黄易天点点头,姚书萱说道:“三寸,又曰“三寸气”,三寸指咽喉部位;《庄子》曰:“众人之息以喉。”三寸即是指呼吸之气,一刻功夫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一个昼夜共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4刻,共为96刻。古代人所用的历法,规定一个昼夜共为100刻!”
      “张紫阳真人在《金丹四百字》序言中说:“夫一年十有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总计三千刻,十月共计三万刻;行住坐卧,绵绵若存,胎炁既凝,婴儿显象,玄珠显象,太乙含真;三万刻之中,可以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何也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节候;所以三万刻,能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也,故一年十二月,总有三万六干之数。”
      “即是说修炼之人,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得到极长的寿算;三万六干之义,即指一年之刻数!”
      “张三丰也云:“一刻中,上半刻为温,为进火,为望,为上弦,为朝屯,为春夏;下半刻为凉,为退符,为晦,为下弦,为暮蒙,为秋冬。一时则有上四刻、下四刻之分,即一日、一月、一年皆同。此之谓攒簇阴阳五行,一刻之功夫夺一年之气候也。”好了,有什么不懂得就问吧。”
      黄易天一一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绵绵若存,玄珠是什么?太乙含真是啥?张三丰说的温,进火,望,朝屯,凉,退符,为晦,暮蒙都是什么?攒簇是啥?”


    2楼2013-08-18 00:09
    回复
      2025-05-21 18:29:37
      广告
      “绵绵若存指的是宇宙空间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而创造繁衍的运动有着不勤不惰,稳定一贯,永恒持久,延绵不绝的属性。”
        “玄珠”就是道!或谓之道真;罔象为什么能够把“玄珠”找回来呢?关键就在于无心于形迹;罔象是寓言式的名称,象即是形迹,罔乃通无,故罔象即是无形象;之所以能够无形象,是因为无心于形象。心能入于虚无,则道自显;在《庄子》书中,求玄珠带有比较抽象的意义;但在道教中,这成了得道的高层境界并且同具体的养生方法相联系。”
        “道门中人对玄珠颇为注重,在《道藏》中有不少关涉玄珠的著述,如《玄珠录》《玄珠歌》《玄珠心镜注》《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这几部著作,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可以看出都是以庄子所言的罔象所得“玄珠”为其指归;当然,道门在使用“玄珠”这个语汇时还从金丹修炼的角度做了发挥,于是“玄珠”便成为金丹的隐语,一方面它被用以指称外丹炼制中的“流汞”之类,另一方面它也成为内丹的隐语,具体而言就是指心液之一点“阴气”(离卦外阳内阴)与肾精中一点阳气(坎卦外阴而内阳)相交结,这就是“玄珠”!”
        黄易天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看来道门中人都将一些东西写的很隐晦,如果不是查了大量丹经可能连其中一个词都无法理解。
        姚书萱喝了口水后继续说道:“说到太乙含真,那就需要牵扯到很多东西了,如《破迷歌》,张伯端的《赠白龙洞刘道人歌 》,吕岩的《寄白龙洞刘道人》,陈虚白的《仙传玄机口诀》等,多数诗人都写过破迷歌这首诗; 陈致虚的《金丹大要》里面也有:太一真人《破迷歌》云: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道藏中《玉溪子丹经指要》里面有这句: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道藏中也有《太乙真人破迷歌》全文。”
        “此全文就是:
        道傍逢一鱼,犹能掉红尾,子若欲救之,速须送水底。
        当路逢一人,性命将沦委,子若欲救之,速须与道理。
        傍门并小法,千条有万绪,真道事不多,不出于一己。
        为省迷中人。略举其一二,行气不是道,呼吸乱荣卫;
        咽津不是道,津液非神水;存想不是道,画饼岂为饵;
        采阴不是道,精竭命随逝;断盐不是道,饮食无滋味;
        辟谷不是道,饥馁伤肠胃;休妻不是道,阴阳失宗位。
        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气交而不交,升降效天地。
        二物相配合,起自于元始,诧女与婴儿,匹配成既济。
        本是真阴阳,夫妻同一义。所以不须休,孤阳岂成事?
        出示为神仙,金丹岂容易?志士不说真,大洞隐深谊。
        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五行颠倒术,龙从火裹出,斯言真妙言,便是太一力。”


      3楼2013-08-18 00:09
      回复
        说完后姚书萱笑道:“说了这么多也就是要你明白什么是太乙含真。你明白了吗?”
          黄易天双眼一亮,说道:“我知道了!这太乙含真就是先天一气对不对?哼哼!你可别小看我,我这几天可是在智伯那里借了很多书来看;在天地生成之前的一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根母体;道教丹道的先天一气说,渊源甚早,可追溯于《老子想尔》关于道气的论述,是蜀地独有的丹道理论!先天一气说得五代彭晓而发扬光大,后被张伯端《悟真篇》、翁葆光《悟真篇注释》、赵友钦《仙佛同源》,陈致虚《金丹大要》等丹家、丹经所继承和发展,为丹道正宗学说;先天一气,与所谓“先天气,后天气”概念中的“先天气”完全不同,因为学派与丹派多而杂,所以形成了不同的说法!”
          姚书萱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后说道:“看来你也开始学会坐下来看书了。”
          黄易天嘿嘿的笑了笑,这话没错,他以前的确是一个不喜欢坐下来看书的人,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泼猴;但是自从他开始听姚书萱讲道之后发现自己的心境居然慢慢平静了下来,每个晚上都会拿出小塔中的丹道典籍来看,而且居然越看越入迷。
          姚书萱拍了拍他,示意他坐好,原来是前面的道师发现他开小差有些不满的看着他,这是学道的地方,你一个人在嘿嘿的傻笑干嘛?我难道很像猴子吗?再说了,你也不能看人像啥就说啥吧?
          黄易天歉意的一笑,这更让道师愤怒了,你一个人嘿嘿傻笑就算了,你还对我示威?要是不让你站起来回答问题我在这群小白中还怎么混?于是道师清清嗓子说道:“后排那学生,你站起来,我问你,什么是丹?”
          东方皇天诧异的看着黄易天缓缓站起来,面色古怪,天哥也太能出风头了吧?两天内被两个不同的道师点名?坏学生也不是这样子做的吧......
          黄易天笑道:“丹,分为内丹和外丹。中华道家最早从事外丹烧炼,即用金石草木等物质炼丹,以为服食之用。内丹名词来源于外丹,内丹是以人身三宝精炁神作为药物,在体内修炼成丹,又名大丹、圣胎、道胎、婴儿等!”
          “那么如何成就内丹呢?那就需要还丹了!还即返还,即是把自己丧失的三宝精炁神,通过修炼,培补亏损,还归自己身中,进一步炼成内丹,坚固形体,做到青春不老,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还仅仅是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在修行人通过修炼,不仅可以便自己的肉体生命得到完善,更加可以通过天人感通,不断深化自己的道力,达到《庄子》所说的“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高妙境界,而可做到“上与宇宙同体,下与天地精神往来!”
          道师脸色涨红,呃呃了好一阵子才说出了“坐下”两个字,他内心的评价是——完美!答的太好了。
          前排的人无语的看着他,给我们点出风头的机会成吗?我们昨天都预习了,你一人开小差就算了,居然还能回答出来?第一天就算了,第二天也是这样?这就是学霸与学渣的区别么?你让我们这些人还怎么混?
          当然,能来到这里的都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并不会说你在课堂上出风头,下一秒就叫几十个人来扬言说要揍你;当然,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么黄易天也不怕他们,只需要占住了理这个字,就算打断他们的手脚扔出去都不算什么,谁让你修为不足就去挑事?而且还是先动手的一方......
          =========
          在这里我要说一句,很多人以为一气化三清的气是这个气,实际上是这个炁,那么这个炁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后代的人会把炁写成气呢?嘿嘿,想知道吗?那就劳烦各位看官自己动手查,哇哈哈哈哈...卧槽,别打。
          顺便求花求票求收藏~


        4楼2013-08-18 00:10
        回复


          5楼2013-08-18 0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