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礼】〖礼器篇〗(七)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为礼之大经。这段话的意思是:生活在山上的人用山上不生长的鱼鳖作为礼,或者居住在水滨的人用水滨不生长的鹿豕作为礼,君子都认为这是不懂得礼的表现。因此一定是以其立国的的情形作为礼的原则标准。这段话告诉我们,礼并不是越稀少罕见越珍贵,反而常见自然的才是合礼的。因为违背自然规则就是违背了礼的原则。礼是为了使人们生活轻松自由的,而不是让人们为此颠沛流离的。像那些成天搜罗山珍海味品尝奇珍异兽的暴发户,都是不知礼的,真正知礼的人是可以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些为了统治者私欲而压迫民众的国家其实不知礼的,真正知礼的国家民众是安居乐业的。〖不知礼,无以立。和陌棱一起每日一礼。欢迎转载分享学习。〗【每日一礼】〖礼器篇〗(八)礼之大伦,以地广狭;礼之厚薄,与年之上下。是故年虽大杀,众不匡惧,则上之制礼也节矣。这段话的意思是:礼之大体,要看国土大小而定;礼之厚薄,要看年成的好坏。因为有了这种原则,所以遇到十分凶损的年成,而群众也不必担心,因为他们相信上者之制礼是有分寸的。这告诉我们礼并不是不变通的,我们的礼要依据实际情况施行。礼的本质是使人更好的生活于社会。〖不学礼,无以立。和陌棱一起每日一礼。欢迎转载学习分享〗【每日一礼】〖礼器篇〗(九)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制礼的要点,最重要的是时代环境,其次是伦理分际,再其次是所祭祀的对象,再其次是行为意义,最后是恰当的配合。这告诉我们礼是讲究恰当合适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时代,之后的伦理、对象、意义、配合,都是不可缺少的。制定礼是需要万全考虑的。〖不学礼,无以立。和陌棱一起每日一礼。欢迎转载分享学习。〗【每日一礼】《礼器篇》(十)-(十三)尧授舜, 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例如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殷汤赶走夏桀,武王讨伐商纣,过程结果的不同都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诗经》说:“并不是急切的施展自己的谋略,而是为着追求前世的勋业来实践孝心。”关于天地的祭祀,宗庙的侍奉,父子的相处,君臣的道义,这些都是伦理之事。至于社稷山川以及鬼神的祭祀,因为对象的不同祭祀礼节也不同,这是得体。至于丧事鹤祭祀的开支用度,宾客往来交际的费用,各有其得当的意义,这是属于‘义’,有行为规范的。再如小到一羔一豚的祭祀而参与执事的人所分享的都很满足;大到三牲的祭祀,也不见得 多余,这是叫做‘称’,是恰当的分配。这段话利用举例解释了制礼的要点:时、顺、体、义、称分别是什么意思,它更深入的告诉了我们礼是什么,礼是根据时代的要求而制定的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礼关乎人伦、道义、祭祀、交际……是可以用于各方各面的行为准则、道义准则。【每日一礼】《礼器篇》(十四)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诸侯将龟作为宝贝,将圭作为吉祥物,而士大夫则不宝贝龟,不收藏圭,不建造有宫观的建筑,这是适合身份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礼对于不同身份的人是有不同要求的,现代社会没有了贵族阶级,但是也是有不同的身份的。比如生活在农村的以土地为宝贝,生活在城市的以才能和好的工作为宝贝。家首都的建筑是宏伟而华丽的,但地方行政的建筑是以实用为主的。这都是现代社会中适合不同身份的礼。【不学礼,无以立。和陌棱一起每日一礼。欢迎转载分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