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便移居美国的徐超打趣地告诉记者,在家里和父母说中文,在外面交女朋友时便说英文了。 徐超说他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想着赚钱了,没想别的。他读大学时,美国商店里卖中国生产的手表,30美元一块,卖得很不错。于是他盘算着从中国空运到美国,成本都算上才6美元多。但是他出19美元一条卖给那些上中学的小孩,而这些小孩后来都成了他的"销售员",最后一共卖了2万块手表。从那时候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表"哥。 来自射阳的他卖过手表、卖过服装、卖过白糖的徐超真正进入职场后,便一下子扎进了资本市场。他笑着说:"我发现做什么都不如做股票过瘾。我上了这条'贼船'后,就感觉做金融是最刺激的了。"20多岁的时候,徐超就靠做股票赚到了100多万美元,在美国的华人圈算是一个不小的震动。 徐超进入华尔街之后,从做证券交易员开始,接着做投资银行,最后进入管理层。 "交易员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从早晨五点起床开始,就按照时区给澳大利亚、欧洲、美国、亚洲打电话来推销股票。" 徐超也赔过钱。在互联网刚兴盛的时候,他看到中国香港商人李泽楷投资了一家在美国加州做中药网的公司,也跟着进行投资,而且是用其个人资产进行投资,但这些钱全都"烧"掉了。徐超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有压力。但是在华尔街工作,今天过去了,明天就不想了。" 徐超现在是兰州大学和美国纽约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喜欢给学生们讲他在美国资本市场上风云跌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