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易天的房子里,黄易天正一脸认真的听着姚书萱讲道,至于姚书萱上次叫他预习的事情他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性命修炼;性是命之根,命是性之蒂;性与命乃是一物二名,体用一致,或曰形神合一;有为法重在一个炼字,无为法重在一个养字;性功是养神,命功是炼气;透中皇是性功效验,通三关是命功效验;总之,炼心伏气二者兼而修之;若只炼心身命必难保固,伏气纵寿亦是愚,神气合一便是性命双修,就是修道;盖神仙者乃精神与物质混同团结锻炼而成!所以只修性不修命或只修命不修性的人是无法成仙的!”姚书萱缓缓道。
“等等等等!我有问题!形神合一,性命,透中皇,性功,通三关,伏气,纵寿,神气合一这些我都没听过啊!都是些什么意思啊!”黄易天摊手问道。
姚书萱撇撇嘴,解惑道:“形神合一就是肉身与精神合一,具体可追溯到《管子》一书;《内业》篇说:“凡人之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又说,“精”是一种精细的气,“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庄子·知北游》中又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万物以形相生。”肉身是因为精神而生,所以精神比肉身更为根本!”
“至于性命一说,目前都是这样理解性指人心的本性,又有元性、真性、元神、真心等;命指物质形体方面的气、元气; 王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中提出:“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而 《玄宗真指万法同归》又说:“性在天地间谓理。”所以也指明了精神是人的根本。”
“透中皇,透是透彻,中皇是一座远古的山峰,你可以将它看做为精神,也就是境界障碍,只要看透彻或者通透了这座山峰,你的境界就突破了。”
“性功和命功是对立的, 性功是指在得诀之前乃至贯穿了整个修行始终的心性的参悟与修养;命功是指 道门修行得遇真师、得受真诀后下手炼形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可以在当下的修为中见到显著变化升华的功夫。”
姚书萱喝了一口茶之后继续说道:“通三关,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三关,三关多用于八卦掌,《四十八法决·封闭法》"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迂。肩肘腕胯膝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在晚清时期一群国术高手如流星般崛起,诸如“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云深,“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以及“八卦天才”程廷华,尚云祥等人,都以武入道到达了半步元婴,可惜只修命不修性,终究被时代的潮流所毁;说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修行与武术及中医不分家了吧?”
黄易天点了点头问道:“伏气纵寿和神气合一呢?”
“伏气就是呼吸吐纳,纵寿就是双目四望,舌顶上额,方能身心愉悦。”
“神气合一,神,是心神,气,是精神,两神合一,神通也就成了。”
黄易天点头,姚书萱继续说道:“想要成仙,功德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人云:三千功德成大道,也就是可以用功德成仙;积功修德,修炼之事以阴功德行为本,以持涵养为要。外积功,内积德,这也是成仙法门。”
“我在问你,你可知道祖窍?”
黄易天说道:“我在一些书上看过,祖窍在两眉之间,只要尝尝守着它,就能开光,修炼天眼通,那道光是金灿灿,圆坨坨?”
姚书萱嗤鼻以之,她说道:“什么常守祖窍能开光?什么书乱七八糟的?世人愚昧,祖窍不死守。张紫阳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初学者不知变通地死守一处,将来易得怪病;守两眉之间得怪病者甚多;然而不死守又如何呢?须知“守而不守,不守而守;玄关一窍知而不守,若有若亡之玄妙!”
“......坎离精又是什么,神气穴在哪?守而不守,不守而守又是什么,最后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姚书萱突然感觉好累,她舔了舔嘴唇说道:“坎离就是水火,精有先天后天之分,《景岳全书·脾胃》中说: “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充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祖窍中的精就是先天之精(脑髓)”
“有书云:气是形中命,心为性内神;能知神气穴,即是得仙人!神气穴在中医上也是飘渺虚无的东西,只有能内视才能寻找到它,不过我可以给你透露一点,这个穴位可能在气海,也可能在命门,你也不用多问,我不会告诉你的,如果对你说了那就是害你!”
“守而不守就是神识要留在那里,但是不必刻意去守着它;不守而守又是什么意思呢?不守而守就是不要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但需要时常靠近它。”
“玄关一窍知而不守,若有若亡之玄妙!这句话也是关于神气穴的,不过前面半句就是我刚刚解释的,那么我就解释一下后面的半句;若有若亡是什么?其实亡是无的意思,没错,就是若有若无之玄妙,这句话解释出来就是半真半幻知道它深奥微妙,具体还得靠你自己去领悟!”
“最后再讲一条,其余的明天讲; 修道必须智毅俱备;只有智慧而无毅力,虽可以见道而不能成道;只有毅力而无智慧,又恐怕认不清大道,误入旁门;必须智慧与毅力二者俱足,方免遗憾,当然,我知道你都有,所以不在细讲,好了,站起来!”
姚书萱拍了拍他,黄易天奇怪的站起身来问道:“干嘛?”
“性命修炼;性是命之根,命是性之蒂;性与命乃是一物二名,体用一致,或曰形神合一;有为法重在一个炼字,无为法重在一个养字;性功是养神,命功是炼气;透中皇是性功效验,通三关是命功效验;总之,炼心伏气二者兼而修之;若只炼心身命必难保固,伏气纵寿亦是愚,神气合一便是性命双修,就是修道;盖神仙者乃精神与物质混同团结锻炼而成!所以只修性不修命或只修命不修性的人是无法成仙的!”姚书萱缓缓道。
“等等等等!我有问题!形神合一,性命,透中皇,性功,通三关,伏气,纵寿,神气合一这些我都没听过啊!都是些什么意思啊!”黄易天摊手问道。
姚书萱撇撇嘴,解惑道:“形神合一就是肉身与精神合一,具体可追溯到《管子》一书;《内业》篇说:“凡人之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又说,“精”是一种精细的气,“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庄子·知北游》中又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万物以形相生。”肉身是因为精神而生,所以精神比肉身更为根本!”
“至于性命一说,目前都是这样理解性指人心的本性,又有元性、真性、元神、真心等;命指物质形体方面的气、元气; 王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中提出:“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而 《玄宗真指万法同归》又说:“性在天地间谓理。”所以也指明了精神是人的根本。”
“透中皇,透是透彻,中皇是一座远古的山峰,你可以将它看做为精神,也就是境界障碍,只要看透彻或者通透了这座山峰,你的境界就突破了。”
“性功和命功是对立的, 性功是指在得诀之前乃至贯穿了整个修行始终的心性的参悟与修养;命功是指 道门修行得遇真师、得受真诀后下手炼形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可以在当下的修为中见到显著变化升华的功夫。”
姚书萱喝了一口茶之后继续说道:“通三关,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三关,三关多用于八卦掌,《四十八法决·封闭法》"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迂。肩肘腕胯膝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在晚清时期一群国术高手如流星般崛起,诸如“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云深,“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以及“八卦天才”程廷华,尚云祥等人,都以武入道到达了半步元婴,可惜只修命不修性,终究被时代的潮流所毁;说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修行与武术及中医不分家了吧?”
黄易天点了点头问道:“伏气纵寿和神气合一呢?”
“伏气就是呼吸吐纳,纵寿就是双目四望,舌顶上额,方能身心愉悦。”
“神气合一,神,是心神,气,是精神,两神合一,神通也就成了。”
黄易天点头,姚书萱继续说道:“想要成仙,功德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人云:三千功德成大道,也就是可以用功德成仙;积功修德,修炼之事以阴功德行为本,以持涵养为要。外积功,内积德,这也是成仙法门。”
“我在问你,你可知道祖窍?”
黄易天说道:“我在一些书上看过,祖窍在两眉之间,只要尝尝守着它,就能开光,修炼天眼通,那道光是金灿灿,圆坨坨?”
姚书萱嗤鼻以之,她说道:“什么常守祖窍能开光?什么书乱七八糟的?世人愚昧,祖窍不死守。张紫阳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初学者不知变通地死守一处,将来易得怪病;守两眉之间得怪病者甚多;然而不死守又如何呢?须知“守而不守,不守而守;玄关一窍知而不守,若有若亡之玄妙!”
“......坎离精又是什么,神气穴在哪?守而不守,不守而守又是什么,最后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姚书萱突然感觉好累,她舔了舔嘴唇说道:“坎离就是水火,精有先天后天之分,《景岳全书·脾胃》中说: “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充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祖窍中的精就是先天之精(脑髓)”
“有书云:气是形中命,心为性内神;能知神气穴,即是得仙人!神气穴在中医上也是飘渺虚无的东西,只有能内视才能寻找到它,不过我可以给你透露一点,这个穴位可能在气海,也可能在命门,你也不用多问,我不会告诉你的,如果对你说了那就是害你!”
“守而不守就是神识要留在那里,但是不必刻意去守着它;不守而守又是什么意思呢?不守而守就是不要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但需要时常靠近它。”
“玄关一窍知而不守,若有若亡之玄妙!这句话也是关于神气穴的,不过前面半句就是我刚刚解释的,那么我就解释一下后面的半句;若有若亡是什么?其实亡是无的意思,没错,就是若有若无之玄妙,这句话解释出来就是半真半幻知道它深奥微妙,具体还得靠你自己去领悟!”
“最后再讲一条,其余的明天讲; 修道必须智毅俱备;只有智慧而无毅力,虽可以见道而不能成道;只有毅力而无智慧,又恐怕认不清大道,误入旁门;必须智慧与毅力二者俱足,方免遗憾,当然,我知道你都有,所以不在细讲,好了,站起来!”
姚书萱拍了拍他,黄易天奇怪的站起身来问道:“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