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兰州8月14日消息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作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它诞生之时,兰州新区就注定承载了西北人最多的期待。一周年过去了,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兰州新区发展的独特路径是什么?在兰州新区正式跻身国家级新区一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昨日对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森洙进行了专访。“到2020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在采访伊始,李森洙就为记者介绍了新区今后发展的美好愿景。 核心区域: 8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李森洙向记者介绍了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核心区80平方公里的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可满足企业落地需求。”李森洙表示,“道路建设方面,连接新区与市区之间的东、西两条通道已建成使用,中通道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兰州至新区的城际铁路已经动工,中川至马家坪货运铁路年内建成。连接产业园区与片区之间的城市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2011年开工的9条75公里道路已投入使用;去年开工的16条135公里道路已完成70%的建设任务,今年底基本建成;今年开工的34条242公里道路年底将完成70%以上的建设任务,到年底建设总里程近400公里(其中通车里程达170公里以上)。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已建成尖山庙、山字墩和石门沟水库,第二给水厂已投入运营;3座110KV变电站已建成,两座110KV变电站正加快建设,1座330KV变电站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天然气工程已通气点火,第一热电厂、垃圾处理厂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加快推进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为企业入驻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底,将基本完成规划中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引进500强企业24家 招商引资是新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累计签约项目148个,总投资1791.22亿元,其中今年新签约项目68项,总投资1017.42亿元,为新区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已引进三一重工、中国铁建、绿地集团、正威集团等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24家。”李森洙告诉记者,“在招商之后,我们还非常关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基础配套和手续办理等问题,服务企业发展,全力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进度。目前,大成科技、中铁建重工等12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敬业农业、亚太工业科技总部基地、伊士顿电梯等52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正威集团、南翔万商、科创药业、禾邦药业、申联生物等14个项目将于近日开工建设。” 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的兰州新区 力争到2015年,城市框架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具备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产业集聚发展,初步探索形成以城带乡和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李森洙也谈到了新区的打算,“下一步,兰州新区在招商引资上要有新突破;在项目建设上要有新成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有新形象;在生态建设上要有新面貌;在财税融资上要有新举措;在民生民利上要有新提高;在开放开发上要有新思路。”李森洙告诉记者,“在招商引资上,我们要充分发挥省、市、新区联动工作机制,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七大产业,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瞄准全国各行业领军企业,突出重点招商区域和方向,采取上门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方式,重点招引一批‘裂变’项目、‘升级’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抓好重大签约项目的跟踪推进,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为新区的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李森洙还重点介绍了在财税融资上的新举措。“积极克服目前国际国内金融大环境给新区融资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加强与国开行、光大、兴业、中信等各大银行的沟通联系,扩大贷款融资规模。积极推动信托、基金等间接融资的对接洽谈,尽快与银河证券、中信证券、民生证券、鑫桥融资租赁、欧力士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拓宽新的融资渠道,争取全年实现自身融资100亿元以上。”李森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