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案:天官:“辰,为马星。”蚕书曰:“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周礼:“教人职掌,票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蚕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搜神记》
译文:很久很久以前的太古,有个人远征了,家里只留下了一个女儿。有一匹公马由这个女孩子养着,住在偏僻的地方。这个女孩想念父亲了,就对马开玩笑说:“你要是能把我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
马听了这话以后,就挣断缰绳,一直找到父亲在的地方,父亲看到马很惊喜,便骑了上去。马只是望着自己来的方向不停悲鸣。父亲说这匹马以前不会这样,我家难倒发生什么事了吗?马上骑着马回来了。他认为这个畜牲非常讲情谊,就更加的优待它,但是马就是不肯吃东西,每看见女儿进出,就会兴奋得乱蹬。父亲很奇怪,悄悄问女儿,女儿就把一切都告诉了他。父亲说:“不要说了,这么不体面的事情,你先不要进出了。”于是偷偷设下弓弩,把马给射杀,并剥下马匹,晒在庭院里。
有天父亲走后,女儿和邻居家女子一起在庭中玩,女儿用脚踢着马皮说:“你是畜牲,还想娶人做妻子吗?招来这场杀戮剥皮,怎么自讨苦吃啊!”话还没说完,马皮突然飞起,把女儿卷走了,邻女很害怕,也不敢救她,就去告诉了这个父亲,父亲回家找的时候已经不知所踪了。
后来过了几天,在大树枝里,女儿和马皮已经化为蚕,在树上做茧了。这个茧纹理很厚很大,更一般的蚕虫不一样。邻居的妇女取下来养,收获数倍。因为这个缘故,把这个树叫作桑,因为有死丧的意思。由此,百姓竞相养蚕,一直到今天。现在养蚕的人还说蚕是这个古蚕的种。
《天官》里说:“辰宿也叫马星”《蚕书》说:“二月是大火之月,要浸洗蚕种”是因为蚕和马同是大火,具是辰星的缘故。《周礼》说养马的人不能洗蚕,怕会伤到马匹。汉礼,皇后亲自采桑祭祀蚕神,称为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是对女子的尊称,菀窳妇人,都是养蚕的神,所以现在说蚕是女的,是古时留下的说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