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梦莹吧 关注:20,861贴子:1,050,552

回复:=zhuan=一些违背常识的知识,别水了,进来涨姿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动物实验当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小白鼠了,实验室里为什麽最常用老鼠来做实验呢?这是因为老鼠和人类一样都是哺乳类动物,两者的内脏器官等构造以及免疫系统都相似。老鼠的体温和人类一样为36.5度,而且和人类一样都会有高血压丶癌症丶肥胖症丶糖尿病等等的毛病。


273楼2013-08-15 12:04
收起回复
    鹦鹉不只是会模仿人类的声音,像是其他鸟类的鸣叫声或者是狗儿的咆吠声也都可以模仿。甚至连电话铃声和车子喇叭的声音也行,几乎是没有模仿不来的声音。
    除了鹦鹉之外,九官鸟也很擅长模仿人说话的声音。


    274楼2013-08-15 12:05
    回复
      关节的四周,完全被液体囊所包围,关节间含有约15%左右的二氧化碳液体软垫。它的作用,是使我们的关节能够柔软地动作。
      拉扯扳动手指或是扳折手指关节时,会在液体囊内出现压力较低的部分,而这些部位会聚集二氧化碳,形成气泡。当这些气泡破裂时,就会发出喀喀的声音。
      在刚折完手指后,再马上扳折一次手指,就不会再发出声音了。这是由於气泡还来不及再度形成的缘故;过一会儿,再度扳折手指,则再次发出喀喀的声响。这是因为气泡又再次产生丶聚集了
      但是如果太常扳动手指,容易使得手指变粗,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组织伤害
      骚年 你扳了吗?


      275楼2013-08-15 12:07
      收起回复
        小牛和小马出生不到几个小时就已经可以到处跑来跳去
        弱爆了的人类啊


        276楼2013-08-15 12:08
        回复
          身高在春天的时候长得最快,而在秋天的时候最慢,相反的,体重在秋天增加的最多,而在春天增加的最少。


          277楼2013-08-15 12:09
          收起回复
            根据结构力学,两手抬一个重物,重物一般是细长的(比如柜子,其他的也一样)。手是一个支座,这个支座一般不对重物提供弯矩(也就是两手支承重物的节点为一个铰支座),只提供向上的支座反力,那么假设重物的重量是均匀的,则两端的支座反力之和等于重物的重,任意一个支座的弯矩为0,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两端力是相等的,也就是一样重。
            顺便说一句,这个是理想模型,也就是把重物看成一个质量均匀且细长杆件,才会相等。但是往往我们抬得东西是一个三维的空间体系,且质量不均匀,靠前则对前段不利,重心靠后则对后端不利。再加上往往上面的人使不上劲,下面的人就悲剧了,就会感觉重物较重。如果上下两端的人手都使劲抬,也就是使节点形成一个可靠的支座,那么上下受力相等!
            学土木工程的一个网友说的
            这里引入了弯矩的概念,你要问我,我也不懂- -
            若你能推翻这个 那你便很NX


            278楼2013-08-15 12:10
            收起回复
              自动贩卖机
              投入铜币时,铜币会经过贩卖机的筛选。筛选的过程就是检测铜币的金属含量和大小,以电流通过的方式检测铜板是否符合一定的大小。不同的铜板所含的金属种类和重量都不同,所以可以藉此辨识出铜币的币值。
              不要把游戏币投进去


              279楼2013-08-15 12:11
              回复
                狗狗一定会对着电线杆小便,是因为在愈高处留下自己的尿液,比起在低平的地面愈容易广泛地宣告自己的存在。
                狗狗抬起后腿是为了让身体看起来更大,让自己更具有威胁性。
                另一个理由是因为公狗的生殖器是朝着前面的,如果不把脚抬起来,就会将尿尿洒在自己的胸部


                280楼2013-08-15 12:11
                收起回复
                  爹滚去吃早饭,很快就回



                  281楼2013-08-15 12:15
                  收起回复
                    Wright’s Brother发明飞机后第一次试飞的路程比一架波音747飞机的飞机翼还短

                    这需要勇气


                    285楼2013-08-15 13:23
                    回复
                      10.希特勒的妈妈在怀有希特勒时曾认真地考虑堕胎,不过被医说服,结果把他生下来



                      286楼2013-08-15 13:25
                      收起回复
                        刚才看了一混蛋写的论文,宇宙可能不在膨胀
                        求解!!
                        @沦落谁人怜惜 @赤红如蓝 @银祭冰尘
                        文化人快来,求解


                        287楼2013-08-15 13:31
                        收起回复
                          宇宙可能根本不在膨胀  英国每日电邮报道,近日一项最新研究重写了宇宙大爆炸之后的历史,伦敦科学博物馆外部事务主任科学家罗杰·海菲尔德(Roger Highfield)这样说道。宇宙学家时不时觉得需要重新思考宇宙。例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他们将宇宙比作一个膨胀的气球,上面装饰满星系。现在一名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异教般的观点,也即宇宙可能根本不在膨胀。  关于宇宙从未改变的观点——一种持续的背景,它只改变我们对天空范围的视野——早在很久以前就被摈弃,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天文学家,例如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在20世纪20年代的研究。  哈勃分析了星系的组成原子吸收或者释放的光,主要关注于光的特征或者频率。他知道如果星系远离我们,那么这些光的频率将朝光谱的红色末端移动,就像我们听到警笛声远离时音调会降低。  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显示大多数星系会表现出“红移”,并且随着星系变得更加遥远,红移的程度会增加。从任何居住在这些星系里的人们的角度来看,放佛星系邻居正在远离你。  虽然这个观点听上去非常单调,但它标志着对宇宙本质、起源和命运的革命性观点的开始,这暗示着几十亿年前,宇宙比现在要更加密集,且始于宇宙大爆炸。  然而,近日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克里斯托弗·威特瑞奇(Christof Wetterich)教授发表的一篇新文章挑战了这种传统思考方式。他指出原子释放的光也受到它们的组成粒子,也即电子的质量的支配。如果原子质量增加,那么吸收和释放的光将朝光谱的蓝色部分移动,反之则朝红色部分移动。  由于光的频率或者称“音调”会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威特瑞奇教授辩论称在很久以前原子质量可能非常低,如果质量在持续增加,那么古老星系的颜色将表现出红移——而红移的程度取决于它们距离地球有多远。“我的同事尚未发现这一理论存在任何瑕疵,” 威特瑞奇说道。  尽管威特瑞奇的研究尚未发表在同行审阅的出版物上,《自然》期刊表示宇宙根本没有膨胀——甚至有可能在收缩——的观点已经引起有些专家的重视,例如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引力替代理论的宇宙学家赵洪生(HongSheng Zhao)教授。  “我并没有发现威特瑞奇教授的数学处理存在任何瑕疵,20年前曾出现了这个观点的初步版本,我认为探索宇宙膨胀的替代性观点非常迷人,宇宙的进化就像弹钢琴,从低音调逐渐过渡到高音调。”  对于自己的研究标志着两种不同观点的改变,威特瑞奇教授表现出超然甚至是幽默的态度。这两种观点代表了对现实的不同观点:要不就是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增加,正如传统观点里所描述的,或者原子的大小在缩减从而增加了自身的质量;或者是这两种情况的复杂结合。威特瑞奇的观点的优势之一在于它能够在时间的起始处摈弃奇点,也即物理学原理瓦解的转折点,的物理现象。宇宙大爆炸在遥远的过去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宇宙钢琴”的第一个音符太漫长太低沉了。  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CERN)的物理学家、英国科学博物馆现代科学的哈里·克里夫(Harry Cliff)认为,粒子质量增加产生的效应类似于时空膨胀,这非常不可思议令人震惊。“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思考同一问题往往会引发新的见解,” 克里夫说道。“例如弦理论都是类似这样的‘二元性’,这使得理论学家能够选择使得计算更加简单的观点。”  如果威特瑞奇教授的观点是正确的,它将为思考宇宙的新方式铺平道路。如果幸运的话,我们或可能获得革命性的新观点,正如一个世纪前哈勃提出的观点一样。(编


                          290楼2013-08-15 13:44
                          回复
                            位于智利的拉西拉天文台2.2米的马克斯- 普朗克协会/ ESO望远镜的天文相机——宽视场成像仪(WFI)拍摄产生的螺旋星云(NGC 7293)彩色合成图像。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9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在过去的几个世纪,科学的发展逐渐削弱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很多一度被认为神秘的事物——人类的生存,地球承载生命的完美,宇宙的运转——现在都可以通过生物、天文学、物理和其它科学领域解释。尽管宇宙的奥秘仍然存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宇宙学家肖恩·卡罗尔则认为科学未来将最终高度发展达到完全理解宇宙的程度,关于上帝存在的理论已经无立足之地。  卡罗尔认为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已经能够逐渐解释宇宙的起源和进化,上帝的影响范围急剧锐减。“随着我们自己逐渐了解宇宙,我们已经越来越不需要寻求别人(上帝)的帮助。”他还认为超自然力量的影响范围也将逐渐减少为零,但科学真的能解释一切吗?  时间的起始  目前已经收集了大量证据支持宇宙大爆炸模型,在过去137亿年的时间内,宇宙从一个非常炙热无限致密的状态发展到现在更冷却更广阔的状态。 宇宙学家能够对宇宙大爆炸后10 ^ -43秒内到现在的时间内发生的一切进行建模,然而那个瞬间发生的事则仍很模糊。有的神学家将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发生的一切等同于圣经或者其它宗教书籍中对创世的描述;他们认为有些东西,比如上帝,发起了整个爆炸事件。  然而卡罗尔的观点认为随着宇宙学的发展,它将最终消除任何关于引发大爆炸的可感知的需要。他在“科学和基督教的布莱克韦尔伴侣”的近期期刊中解释道,现代物理学的首要目标是形成一个可行理论,在一个框架内能够描述从亚原子层面到天文尺度的整个宇宙,这样的理论称为“量子引力”,它将解释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发生了什么事。目前已经有一些宇宙学家提出量子引力理论的一些版本,预测大爆炸,而非时间的起始点,仅仅是“永恒宇宙中的一个过渡阶段。”比如一个理论模型认为宇宙的行为就像一个气球,能够根据自己的蒸汽膨胀和收缩。然而,如果时间没有起始,那么《创世纪》这样的书籍将没有任何意义。


                            291楼2013-08-15 13:44
                            回复
                              宇宙学家正在探索其他版本的量子引力理论来证实时间的确起始于大爆炸。但这些理论也没有支持上帝的存在。他们不仅描述了宇宙大爆炸以来的演变,也解释了最初时间是如何开始的。即便如此,这些量子引力理论仍然是完整的,自圆其说的描述了宇宙历史。“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时间的最初时刻,换句话说,需要一个外部的东西让宇宙从某刻开始。”  另一种解释是现代物理学理论,虽然它仍在发展中并需要未来的实验测试,但它能在不涉及超自然力量引发的快速启动,而解释宇宙大爆炸为何产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艾利克斯·菲利潘科在今年早期的一项会议上说道 :“宇宙大爆炸可能是物理定律存在导致的结果,由于存在物理定律,才有宇宙的产生。”  平行宇宙  然而上帝的存在也有潜在的理由。物理学家观测到定义我们宇宙的很多物理常数,从电子质量到暗物质的密度,都异常完美的支持生命存在。哪怕稍微更改其中一个常数,整个宇宙都将面目全非。“比如,如果中子的质量比实际稍微大一点(与质子的质量相比),氢将不会融合成氘,恒星也将不复存在。” 卡罗尔说道。  神学家们往往抓住“微调”的物理常数作为上帝操控一切的证据;看起来上帝特意为我们选择了既定的常数。然而当代物理学却对这些看似超自然的好运气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有的版本的量子引力理论,包括 弦理论,预测我们这个赋予生命的宇宙只不过是组成多重宇宙的无限多个宇宙中的一个。在这些无限宇宙中,体现了所有物理常数全范围的值,而其中只有某些宇宙的常数值适合恒星、行星以及我们所知生命的存在。而我们正好处在其中一个这样的宇宙中。  有的神学家则反对称,用上帝比提出无限多个宇宙更容易解释我们宇宙适合生命存在。然而卡罗尔反驳称并没有将多元宇宙假定为一个复杂的方式来解释“微调”。相反,它只是按照我们最好最优理论自然发展结果。如果其中的理论被证实是正确的,“多重宇宙的确存在,无论你承认与否。”上帝的假说也不复存在。  宇宙存在的原因?  上帝存在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它是宇宙存在的原因。即使宇宙学家能够解释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它为何如此适合生命存在,一个问题仍然存在:有些东西为什么会存在?对很多人来说答案是上帝。然而卡罗尔认为这样的问题没有答案。  “大多数科学家…怀疑搜索这个问题的最终解释将终止于关于世界的最后理论,以及短语‘它就是这样存在’。” 一个解释宇宙中一切的完整科学理论并不需要一个外部的解释,正如宇宙中存在的特定事物也不需要外部的解释一样。事实上,在一个关于一切都自圆其说的理论外面包裹一层解释(例如上帝)完全是无意义的多余。(在没有上帝存在的前提下这项理论一样成立)。  以任何科学理论的标准评估“上帝假设”并不合适,卡罗尔说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对超自然的信仰激励人们遵守准则;此外,对来世的信仰也抚慰人们的悲伤和减少对死亡的恐惧。


                              292楼2013-08-15 1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