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前,我心心念念就是要去,但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去。回来快一周了,我开始天天想这个问题。
第一次对西藏油然而生向往,是因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1999年,他从西藏回来后说了一句话:西藏是我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去了一次还想再去第二次的地方。他喜欢旅行,没去西藏前住过太白山的原始森林,见过清澈见底的高原湖泊,它们有诗人一样美丽的名字:海子。但从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让他有这样的结语。于是,那一年,我就想:我也要去一回。
一晃七年过去,我大学的室友打来长途电话,电话那头的她情绪极不稳定:我要去西藏了。这是她第二次去,离婚八年的她刚刚与男友分手。男友有家室,跟她相恋、相处八年后,最终回到了妻儿的身边。我听着她的倾诉和哽咽,思绪却飞到了千山万水之外的雪域高原:为什么选择去西藏?难道西藏能帮你堪破情关、了却尘缘吗?
这以后的第二年,我与格桑花西部助学组织的创始人洪波有过一面之缘,并且读到了她写西藏的一篇长文,她说:“……多少次梦回西藏,多少次在暗夜里想念西藏,多少次热泪盈眶,多少次拿起笔想写下我的西藏,写下我的思念与忧伤,西藏接纳了我,从此不想离开,把所有旅行的机会都给了西藏,从此西藏成了我旅行的终点站,灵魂漂泊的最后归宿……”我很羡慕她,羡慕她找到了灵魂的安放地。因为我一直觉得,人的灵魂在何处安放,是个艰难的寻找过程,人所有痛苦的根源,就在于灵魂无处安放。于是,我又想,快点去西藏吧,那里或许也是我灵魂的归宿,又或者,我能在那里找到让我的心永远平静下来的东西。
就是这样的三个机缘, 我知道,我一定会去一次西藏。
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年踏上去西藏的旅途前,我已经不想再寻找任何答案。但于我而言,西藏自有它的奇妙之处,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让我接受了不少我本来抗拒和纠结的东西。我确实没有像洪波那样,把西藏作为了灵魂的最后归宿,但是我不再急于为我的灵魂找一个栖息的地方,而且我懂了,如果这么急,灵魂是安放不下来的。急,说明欲念太多,安放灵魂也是一种欲念,而人的幸福感和欲念是成反比的。
在西藏,看的最多的美景是高天上流云。我告诉一个同伴,云,在佛教里可以代指烦恼,所谓“万里无云万里天” 原是一个佛偈,说的是心无挂碍,便心地澄明。其实我不是在告诉他,我是在告诉自己。
第一次对西藏油然而生向往,是因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1999年,他从西藏回来后说了一句话:西藏是我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去了一次还想再去第二次的地方。他喜欢旅行,没去西藏前住过太白山的原始森林,见过清澈见底的高原湖泊,它们有诗人一样美丽的名字:海子。但从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让他有这样的结语。于是,那一年,我就想:我也要去一回。
一晃七年过去,我大学的室友打来长途电话,电话那头的她情绪极不稳定:我要去西藏了。这是她第二次去,离婚八年的她刚刚与男友分手。男友有家室,跟她相恋、相处八年后,最终回到了妻儿的身边。我听着她的倾诉和哽咽,思绪却飞到了千山万水之外的雪域高原:为什么选择去西藏?难道西藏能帮你堪破情关、了却尘缘吗?
这以后的第二年,我与格桑花西部助学组织的创始人洪波有过一面之缘,并且读到了她写西藏的一篇长文,她说:“……多少次梦回西藏,多少次在暗夜里想念西藏,多少次热泪盈眶,多少次拿起笔想写下我的西藏,写下我的思念与忧伤,西藏接纳了我,从此不想离开,把所有旅行的机会都给了西藏,从此西藏成了我旅行的终点站,灵魂漂泊的最后归宿……”我很羡慕她,羡慕她找到了灵魂的安放地。因为我一直觉得,人的灵魂在何处安放,是个艰难的寻找过程,人所有痛苦的根源,就在于灵魂无处安放。于是,我又想,快点去西藏吧,那里或许也是我灵魂的归宿,又或者,我能在那里找到让我的心永远平静下来的东西。
就是这样的三个机缘, 我知道,我一定会去一次西藏。
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年踏上去西藏的旅途前,我已经不想再寻找任何答案。但于我而言,西藏自有它的奇妙之处,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让我接受了不少我本来抗拒和纠结的东西。我确实没有像洪波那样,把西藏作为了灵魂的最后归宿,但是我不再急于为我的灵魂找一个栖息的地方,而且我懂了,如果这么急,灵魂是安放不下来的。急,说明欲念太多,安放灵魂也是一种欲念,而人的幸福感和欲念是成反比的。
在西藏,看的最多的美景是高天上流云。我告诉一个同伴,云,在佛教里可以代指烦恼,所谓“万里无云万里天” 原是一个佛偈,说的是心无挂碍,便心地澄明。其实我不是在告诉他,我是在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