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古典堡吧 关注:32贴子:209
  • 0回复贴,共1

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交响协奏曲写作背景及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部作品125号与作曲家的[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相比,在民族风格的运用上,在幻想般的抒情性和诙谐的戏剧上都有了更为丰富的发挥。独奏大提琴部分作了最大限度的表现,乐队的协奏部分也更富有交响性。从这里可以看出普罗科菲耶夫在晚年时是多么热爱大提琴这一乐器,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也得到了老罗的大力协助,终于在1952年1月全部完成,并把这部作品献给了他。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行板,三部曲式。是充满激情,庄严的序曲,反映出作曲家晚年那富有戏剧性和抒情性的艺术构思。  
第二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其中剧烈变化与平稳抒情两种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与第一乐章托尔塔的风格比较起来更加强了诙谐的成分。整个乐章创造了充满宁静又热烈的戏剧性情感互相交织的情景,显示了音乐的舞步魅力  
第三乐章:稍快的行板。以两个主题分别组成的二重奏变奏曲,并采用了传统的斯拉夫风格的舞曲形式,表现出对生活充满期望,以青春的活力和满怀信心的前景全曲结束  
于1952年2月15日在莫斯科首演,由罗斯特罗波维奇担任独奏,利赫特指挥,莫斯科青年交响乐队协奏。  
                                             资料整理分析:牛雄 
 



1楼2007-08-21 19: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