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伟吧 关注:8贴子:115
  • 2回复贴,共1
略阳有著名的八景,但总也说不清,再说现在的人怎么还会注意那些老掉牙的陈年旧事呢,好不容易略知一二,赶快整理出来,以便忘记的时候回味一下:
灵岩夕照 灵峻雨声
丙穴嘉鱼 北堡文娟
寒峰积雪 药水疗疾
明水抛珠 白崖樵唱
这是明嘉靖31年,略阳知县李遇春等人编志时记的,“丙穴嘉鱼”在鱼洞子乡上营村的一个山洞(现诚信矿业公司左侧),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从这个洞子里就会有两寸左右的白条子鱼陆续流出来,期间还有平时很少看见的老鳖,此景特别的神奇;“北堡文娟”位于城关镇七里店村,阁老岭的山峦之中,山峰奇异,神似公鸡,鸡首前面的山峰貌似盛开的杜鹃花,此峰由此才得名。到清朝雍正年间,略阳知县范坊把第三景“丙穴嘉鱼”和第四景“北堡文娟”改为“狮象拱阙”和“文凤翼庠”。这意思是说:县东有狮子山,北面有象山,高峻陡立的山势,弯曲环绕,远远望去,宛如活狮活象。文凤翼庠:文笔山在县的右面,凤凰山耸立在县的左面,高空斜照的云彩和刀劈般的山势洁白美丽,倒映过来,恰似两个翅膀,又环抱着一座文庙(原庙已毁,现今粮食局)。
  灵岩夕照:城南七里的山谷中,有宽敞幽静的两个天然山洞,周围长满参天古木,夕阳西下时,光从洞**入,山光与云光相映,十分美丽。
  白崖樵唱 :县西三十里的徐家坪镇朱儿坝村,有两座百丈高的山崖两山在嘉陵江的两岸对峙,江水中流,往来船只,首尾相连,鱼鹰和野鸭不时在这一带出没,而山中砍柴的樵夫 面对青山绿水和着江边纤夫的号子唱起了山歌,空谷悠长,歌号相应,叫人陶醉.....
  药水疗疾:又叫“药水悬晶”,县北120里的白水江镇,那里有一石洞,洞里有三柱钟乳石,水珠从乳石中流下来,落入下面三个石盘中,水不外溢,也不干涸,传说饮后可以疗疾。
  明水抛珠:县西四十里的明水坝西面,嘉陵江畔,山涧有一股透明的溪水,从陡峭的山岩上分流而下,约尺八高,飞溅出的水珠犹如粒粒珍珠,呈白色泡沫状随着江水漂流百十米而不散。
  寒峰积雪:县西百里有座寒峰山,位于史家院、郭镇和金家河的交界处,最高峰在金家河。从高处往下看:云光倒垂,一切景物尽收眼底,远远看去,山下阴崖和幽谷的地方,都积满了雪,虽入盛夏,雪却不消。
  灵峻雨声:县城对面的西南角上,有座高耸入云的灵峻山,山上森林茂密,每当山风吹来,松涛阵阵,发出吼声,人们知道就快要下雨了。另有传说,汉代有位将军名叫“羽”,为抵御胡人入关,在白水江大战一场,虽说最后胜利了,但是将军损失了很多兄弟般的部下,这年八月十五,他想起了那些部下很是伤心,不由得走到江边河滩,望着圆月愈加伤心,不由得从泪流满面到嚎啕大哭,哭声传的很远,不一会儿,乌云遮住了月亮,随后跟着大雨倾盆,哭声和雨声惊动了老百姓,顺着哭声,找到了站在江边伤心的羽将军,从此后老白姓就把这座山叫做“雨嚎山”。
  清道光年间,将略阳八景的四言句,改成了七言句,其中前面四个字表达了一个景观,后面三个字为修饰词:
狮象拱阙八度畔,凤凰欲飞把翅展,
灵岩夕照景好看,白崖樵唱飞满天,
药水玄晶叮当响,明水抛珠撒江边,
灵峻雨声似拨弦,寒峰积雪六月天。


1楼2013-08-08 17:54回复
    除此之外,还有以略阳建制沿革和景物编成押韵的八景:
    沮水润湿,武兴春晓,
    顺政连云,兴州集翠,
    江中塔影,狮象吼啸,
    灵峻对峙,午夜松涛。
      略阳八景之说由来已久。远在东汉建宁时期,武都太守李翕,就咏有“沮县”实景“云截山头天上去,鸟托霞影日边来。”唐朝兴州太守房涣咏“云托雨过连天去,树爽河声绕郡流”。宋朝翰林学士兴元(汉中)知府杨绘咏“朱栏明绿水,古柳照斜阳”。写纤夫生活“月落乌啼霜满天,嘉陵船火对愁眠”。明朝副使梁觐咏略阳疆域“四壁岚光接水光,凭高尽日看舟航,一廉花影关公署,满色笙歌乐醉乡”。群众根据略阳地形地貌和山川景色及传说,“南山对女山,狮子对象山,凤凰戏牡丹......”
      略阳县钟灵毓秀,风光美丽,如今的县城不仅带着强烈的时代特色,加上江神庙、紫云宫已经重现昔日的辉煌和风采,吸引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以前的八景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新的八景让来略阳旅游的人更加流连忘返:灵岩晚照、南山宝塔、江神古庙、五龙神洞、谪仙银杏、汉隶郙阁、嘉陵栈道、西淮仙湖。以谪仙银杏为代表的自然美丽景观再加上悠久的人文景观,让璀璨的略阳犹如沉鱼落雁的古典美人,让人探究和折服。
      南山宝塔:位于南山山腰处,顺着新修的“之”字形盘山公路,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南山山腰,呈现在眼前的是,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略阳的标志性建筑,南山塔(又称略阳塔)。建于道光年间,通高约24米,底层边长2.35米,塔基以五层条石砌筑。塔身底层正面辟券门,以上各层每面均辟券龛。层间叠涩出檐,下砌菱角牙子,攒尖顶,尚存刹杆,高约2米。二层正面嵌道光年塔铭1方,正中阴刻隶书“福地祥云”字样,为略阳的风水宝塔,也有传说此塔为镇水塔。
      江神古庙:位于嘉陵江畔的水西门。不仅是汉中境内独一无二的船帮会馆,而且也是陕甘川三省毗邻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戏院建筑群。它以其我国古代南北建筑的风格融为一体,造就出独特的羌文化艺术的船帮会馆,兀立在略阳县城西南隅的嘉陵江边,日夜守望着曲折南逝的嘉陵江水,记忆着那遥远的江运船帮的故事,也是略阳古城的氐羌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江神庙的幸存,为后人解读略阳“春秋为氐羌所居.....汉分白马氐为武都之境”。有了一个无言而清楚明白的注释。
      五龙神洞:位于县城北面48公里处的五龙洞森林公园,以其神奇和幽静,以及原始森林的浩瀚,把城市的喧嚣挡在外面,变成悠闲的世外桃源。
      谪仙银杏:位于白水江镇青泥河村琵琶寺,那里有两株千年银杏,传说是诗仙李白幼年随父亲经过琵琶寺的时候,在老主持的帮助下种的,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郁郁苍苍,它的直径约有2米,树冠20米,高约18米,为树下的一代代的小学生们遮风挡雨,也见证着青泥岭的艰险。
      汉隶郙阁:《郙阁颂》是东汉建宁五年(公元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当时,是为纪念汉武都 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书刻的。故全称《武都太标管理书法》,自成一家,独具丰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 ——结构严整,章法慎密,俊逸古朴,风格沉郁,体态赫奕,在优美多姿的汉隶中,确为我国的艺术 精品,是研究祖国文字、书法和东汉八分汉隶的重要实物资料。它同汉《石门颂》, 《西狭颂》,并称我国的“汉 三颂”。刻石原在略阳徐家坪街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1979年12月,农民修乡间公路,《郙阁颂》受损,后被迁至灵岩寺,粘接复原,嵌在前洞石崖边,摩崖高170cm,宽125cm,全 文十九行,第六、十二行为十一字,第十五行为十八字,其余每行二十七字,共计四百七十二字, 现存二百二十字。右上额有古代拉船纤绳磨损的印痕七道,最长约70cm,最短约20cm。因摩崖 刻石地处拐弯,古代纤夫借此勒绳以省力所致,今可见其勒痕。
      嘉陵栈道:自古以来嘉陵江航运连接着甘肃和四川,是重要的“金三角”,如今的嘉陵江上没有过往的船只了,可是沿岸的栈道随处可见,特别是城西四十里处白崖下的栈道,与对岸的“郙阁”遗址,清楚的记载着盛极一时的航运带给古城的繁荣。
      西淮仙湖:位于县城西约60公里的西淮坝乡葫芦头,随着水电站的修建,周围绵延起伏沉睡了千年的荒山,一下被碧绿的湖水装扮的千娇百媚,水映着山,山恋着水,在这碧波万顷的湖上或垂钓或游玩。你会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尘世的烦恼。


    2楼2013-08-08 17:55
    回复
      有机会了去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9-08 0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