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号午夜disco吧 关注:47贴子:6,194
  • 6回复贴,共1
还有上面口腔是放松的,下面是用力的地方
唱高音把口腔打开,气息就用平常的气息
下面使劲别上面使劲
一定要打开别就打开一点你见过别人唱高音都把嘴张最大,
实在唱不上去就稍微抬抬头
先蹲马步唱歌,看看你唱歌是那累,记住那个地方累,以后不蹲马步唱歌的时候也要叫你记住的那个地方用力
暂时想起来的就这么多
唱歌前做20个蹲起,气息就俯下去了
嗓子是个贱人越喊哑等不哑了你的那个音就慢慢的磨上去了。咱们一起加油吧小伙子记住要有个度,别天天几把磨嗓子。小结了就麻烦了


IP属地:北京1楼2013-08-07 23:51回复
    这种感觉是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都认可,并非常强调的,所以歌者一定要努力寻求这种感觉,只有这样喉咙才是完全打开的
    如何寻找面罩共鸣
    我认为面罩共鸣实际上是打开鼻咽腔的产物。就是说,当歌者的声音获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鸣时,他(她)的鼻咽腔是完全打开的。如果说打开喉咙是要求打开喉咽腔和口咽腔,那么,要想把声音送进面罩,还必须同时把鼻咽腔打开。所以贝基先生说:“我所说的打开喉咙是要求上下左右都打开。”……如何做到在打开喉咽腔的口咽腔的同时,把鼻咽腔也完全打开,从而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呢?我把贝基先生的做法按着我的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种手段。
    1.面带微笑声音容易进入面罩位置。贝基先生说:“古代的老师教唱歌只教两件事:一是打哈欠打开喉咙;二是微笑地唱有助于声音进入面罩。就靠这两点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
    2.用哼唱的感觉到面罩共鸣。他说:“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当然这种哼唱必须是以完全打开的喉咙和良好呼吸支持为前提,否则是哼不到面罩里面去的。另外在哼是要尽量找到一种晕乎乎的感觉,这说明打开了鼻咽腔真正哼到头上去了。
    3,不张大嘴也有助于找到面罩共鸣。……除不张大嘴外,贝基先生还要求歌者不要用嘴去控制声音或用嘴去做声音,这样往往会影响面罩共鸣。
    4.小声练唱有利于找到面罩共鸣。
    5.讲话时也应该尽量运用面罩共鸣。……正像斯基巴说的那样:“说话要像唱歌那样好听,唱歌要像说话那样自然。”
    关于高音问题
    1.贝基先生说:“唱高音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确,这个高音的印象早就印在你的脑子里了。”我理解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说,在你的头脑里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声音形象,……其二是说,唱高音之前,发声器官的各个部位,如横膈膜的支持、喉结的位置和面罩共鸣等,都要做好将要积极工作的准备。
    2.贝基先生说:声“音的动作与音高正好是相反的。”……就是说,越往高音唱,歌唱发声器官某些部位的动作与感觉越要往下。贝基先生把这种反向动作概括为三个方面,他说:“唱高音时别用外在的力量往上冲,而是用内在的力量:一是喉结两侧的肌肉将喉结往下拉;二是横膈膜有力的控制呼吸;三是头别往前伸,也别仰头,而应略低头。”
    3.贝基先生说:“高音最需要面罩共鸣。”
    4.贝基先生说:“唱高音要有自信感。”
    练声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练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2.练声时要保持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8-15 14:2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练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2.练声时要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3.练声时要培养歌唱意识
      4.练声时要力求主客观统一
      5.练声要有的放矢
      6.练声时不要过于追求音量
      7.练声时注意力要特别集中
      8.要用科学的态度练唱
      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8-15 14:26
      回复
        第二阶段
        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
        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了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歌唱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8-15 14:28
        回复
          2、母音的练习
          除进行哼鸣练习外,更多地是进行母音的练习,如a,i,o,u,e等单母音练习,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me,mi,mo,mu等等。
          3、连音练习
          人们常说:“不会连贯就不会歌唱。”歌唱声音的主要表现力就在于声音的连贯优美,只有连贯的声音才能唱出动人的旋律线来。为了使声音有更多的连贯性,可以将练习的音域相对拉宽些,练习也可以随之难度更大些。
          4、顿音练习
          顿音唱法又称为断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灵活,富有弹性,集中感强。练习时要注意一字一音的灵活性和一字一音的连贯性。
          5、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
          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可以加连音、顿音结合在一起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顿音好象是一个“点”,连音像是一条“线”,这样以点带线,便声音的位置统一,并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8-15 14:31
          回复
            6、保持共鸣位置不变的练习
            在“哼鸣”练习中我们已经讲了找共鸣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体会“哼鸣”感觉,如果这个共鸣焦点找准了,那么其它所有的音都应该向这个哼鸣位置靠拢,这样才能达到歌唱的高位置,使声音上下统一。
            7、声音灵活性的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是为了适应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动的要求,以达到更积极的身体、喉咙、气息的配合。
            8、结合字声练习(带词练习)
            要求根据词意富有想象,有意境,有画面,语气有表现,声音有乐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准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过渡。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8-15 14:32
            回复
              9、练声注意事项
              1)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发声练习的时间,初学时20分钟一次为宜,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一小时,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绝对避免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2)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练习,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选择曲目更要谨慎,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
              3)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
              4)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声乐训练特别需要时间,奇迹是没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8-15 14: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