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注释】
觉:发觉、察觉。
诈:欺骗。
形:表形、表露。萧统《文选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心中)
【译文】
发觉别人在欺诈自己时,并不以言语表现自己的不满;受到别人的欺侮,也不在表情上显现出愤怒的情绪。这种处事方法中有无穷的意蕴,也含有一生受用不尽的奥妙。
【评说】
“诈”、“侮”,人生长河里的两个小漩涡而已,何须不满、愤怒?
所以圣人有忿思难之诫,靖节有徒自伤之劝。惟逆来而顺受,满天下而无怨。噫,可不忍欤!
觉人之诈,不愤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察人之过,不扬于他;施人之惠,不记于心。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注释】
觉:发觉、察觉。
诈:欺骗。
形:表形、表露。萧统《文选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心中)
【译文】
发觉别人在欺诈自己时,并不以言语表现自己的不满;受到别人的欺侮,也不在表情上显现出愤怒的情绪。这种处事方法中有无穷的意蕴,也含有一生受用不尽的奥妙。
【评说】
“诈”、“侮”,人生长河里的两个小漩涡而已,何须不满、愤怒?
所以圣人有忿思难之诫,靖节有徒自伤之劝。惟逆来而顺受,满天下而无怨。噫,可不忍欤!
觉人之诈,不愤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察人之过,不扬于他;施人之惠,不记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