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说安东尼吧 关注:33,187贴子:2,046,766

『安东尼』少年青年至老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摘/


IP属地:浙江1楼2013-08-04 15:39回复

    啊哟喂对呀 这是我的新帖
    继我的心情贴 图贴 然后是在安吧的第三个帖子了吧/ 这个文摘帖
    只发一些看过 并喜欢的短片文章
    读后有感者 望楼中楼回复


    IP属地:浙江2楼2013-08-04 15:43
    回复

      最苦与最乐 文/梁启超


      人生什么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乃越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8-04 15:49
      收起回复

        遇见一些人,然后再与他们告别。 文/卢思浩
        小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等到大了一点了才觉得以前的自己的想法是那么的傻比,再过了一阵子觉得自己也许就只能是一个平凡人而已,生活那么近梦想那么远,午餐都不知道是吃饭还是吃面。总是把自己弄的很累可是一到半夜就是睡不着,彻夜翻来覆去不睡心里却没有想着谁,上次的聚会千杯不醉的又是谁,你渐渐地发现自己找不到一个同类,没有人能够给你那么简单的一句安慰。你开始厌倦了爱情的你进我退,习惯了一个人忘记了怎么去喜欢一个人,谁爱的狼狈谁爱的颓废,还不如一张棉被拥抱自己在梦里飞。听到突然好想你再也想不起谁的时候,你发现,原来你把自己给丢了。
        你渐渐的长大,慢慢地丢了很多东西,发现不能那么轻易地去爱,发现不能那么轻易地被爱,发现不能那么轻易地开始爱情,发现不能那么轻易地放开一个人手,发现不能那么轻易地牵起一个人的手,发现不能那么轻易地就让那个人走进自己的心,发现不再是那个轻易伤害别人也被别人伤害的自己,发现终于,自己不再是那个信誓旦旦的自己。
        同学聚会上,你当初暗恋的那个人在你耳边轻轻说了一句:其实当初我也喜欢你呀。然后你整个人就懵住了,可是才发现一切都变了,谁也回不去,于是你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我知道了。有的只是无奈,连一丝后悔都提不起来。你去了很多地方看了许多风景,你遇到了很多人又弄丢了很多人,你拍下了很多照片却没有再翻开过,你写下了许多日志却再也没有看过,你编辑好了好几次的短信却没能按下发送键,你疯狂地喜欢上一个人却说不出你喜欢她哪一点,你告诉自己不要再熬夜了却每次孤单到天明,你告诉自己不要听那些歌了却按下了单曲循环,你告诉自己一切就这样了都过去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忘掉,你拥抱了下雪的街景才发现没有人能跟你共享。
        你不再是七岁坐在台阶上看着天空觉得时间都静止的自己,你不再是十岁看一下午动画就觉得全世界都拥有的自己,你不再是十五岁写下梦想信誓旦旦的自己,你不再是十七岁不顾一切疯狂去爱的自己。你曾经以为自己的梦想可以实现,你曾经以为站在你面前的人是你全部的世界,你看到的未来都是跟她在一起的未来,却还是不经意之间把她弄丢了,连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
        可是你还是用力地活着,你想让你朋友看到一个积极努力的你,你还是一个人去往很多地方,你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你现在孤身一人,你还是喜欢你弄丢的那个她,你还是告诉自己说,再不去闯梦想永远只是一个梦想。他们看见你嘻嘻哈哈,看不见你孤单难受,他们看见你的白天,看不见你的黑夜,他们看见你的疯狂,看不见你的决心,他们看见你的收成,看不见你的努力,他们看见难过,没有看见你的付出,可是你永远都看得见自己。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这些别人很难能够真切地理解你。一个人要坚持梦想不放手,需要的努力只有自己才能知道,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原来需要付出的是那么多,但是一旦尝试了就不会想到要放手。
        终于你开始明白,感情和梦想都是冷暖自知的东西,不再去跟别人解释自己,关于未来只有自己明白。你终于明白从当初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无法回头的青春。
        你终于明白,原来旅行的意义,是遇见一些人,再与他们告别。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08-04 16:32
        收起回复

          愿望 /席慕容

          一直在努力做个循规蹈矩的人。
            一直在努力做个不愿意循规蹈矩的人。
            这就是我的全部生活。
            从十四岁起立志要成为“画家”,快三十年来,我循规蹈矩地走在这条路上。飘洋过海,接受了全部的学院教育,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作,不断地扬弃从前的自己,到现在本身也已在美术科系里教了许多年,心里在仍然是那一个念头:
            “我应该可以画得更好!”
            而我当然明白,这是一场漫长和艰难的争战。画了许多年的油画,去看别人的展览的时候,这种感觉越来越清楚了。
            有时候,一走进画展会场就想马上退出去,知道来错了。有时候一面浏览一面心情逐渐下沉,在和画家寒喧道别的时刻,竟然会混杂着一种悲悯的感觉,好像看着他一直站在门外,知道任凭他再怎样努力这一生也永远不可能踏进门里。
            当然,也有那样的时候,站在会场,心中又惊又怒,对墙上的作品既羡且妒,真不明白这个画家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来用功?怎么可以那样专心,把每一张作品都处理得那样好,那样精彩?
            更有一种时刻,是生命里一种战栗的经验。站在画前,完全不能动弹,画家仿佛正透过他画上的光影向我默默俯视,那眼神中充满着了解和悲悯,知道我明白在我们之间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知道我明白,在我的一生里永远永远也创作不出可以和他的作品相比的东西。
            艺术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来者不拒,非常和善宽容,其实在内里是个极端冷酷残忍的世界啊!
            所以我一直不敢自称诗人,也一直不敢把写诗当作我的正业,因为我明白自己有限的能力。
            在写诗的时候,我只想做一个不卑不亢,不争不夺,不必要给自己急着定位的自由人。
            我几乎可以做到了。那是要感谢每一位喜欢我的朋友,包括在很远很远的灯、光下翻读着我的诗集的每一位读者,是的,包括你。
            因为你只是单纯地喜欢着我,读着我,从来没有给我任何的压力。
            因为,就如你所知道的,我不过只是写了几首简单的诗,刚好说出了生命里一些简单的现象罢了。因为简单,所以容易亲近,仿佛就刚好是你自己心里的声音。
            对我来说,能够这样单纯地从诗篇里得到这许多朋友,得到这许多共鸣的心,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无法强求的经验,我很明白,所以更加感激。
            我也知道,朋友所以会喜欢我,就是因为我在这一方面从来没有强求过。我当然还是在慢慢往前走,当然还是在逐渐改变,但是那是顺着岁月,顺着季节,顺着我自己心里的秩序。
            今夜,《时光九篇》终于定稿了,离我在初中的日记本上写下第一首诗的那一夜,真是隔了许多许多年了。回顾生命中的河流,已经不知道有了多少次的转折。但是每当一首诗慢慢地从酝酿到完成,年轻时所感受过的那种安静和透明的感觉就好像还在那里,好像有一朵荷,在清清水满的塘边,在一切江河的源头之上微笑注视着我。
            而那也许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愿望。
            ——一九八六年的秋天于台北
          <席慕容诗集《时光九篇》中的后记:
          记得在知乎中,有人提问过 为什么有女生喜欢用矛盾的词描述自己。
          看到一些奇怪的答案,微微一笑。人本来不就是充满着矛盾么。>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08-04 16:34
          收起回复
            感谢分享 妻子辛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8-04 17:12
            收起回复
              哎呦喂~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8-04 17:57
              收起回复
                好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8-04 19:01
                收起回复

                  尾声 /席慕容
                  现在 我们终于能骄傲地俯首谢幕
                  为了今夜这一句也没说错的台词
                  为了今生
                  这一步也没走错的演出
                  让我们在心中为彼此暗暗喝彩
                  啊 鼓掌吧
                  为这人无懈可击的演技
                  为那人无限冷静的胸怀
                  当台上台下
                  流着一样疯狂与热烈的泪水
                  这长长的一生啊 为什么总是会有
                  令人无法置信的情节
                  来时如泉涌 去似如潮退
                  当剧本结束 我的列蒂齐亚
                  就让各人静静离去 并且
                  千万不要再来探询今后的归宿
                  趁灯光未灭 掌声未歇
                  让我与你携手再向这世界微笑
                  缓缓俯首 让幸福在我们的掌握里
                  再作些许 些许的 停留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3-08-05 17:13
                  收起回复
                    是新贴哎~ 手机党 真的好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8-05 19:09
                    收起回复

                      你的阅读造就了你 You are what you read /沈奇岚 亲爱的:
                      大学生活还是让你不满意么?课程枯燥,老师敷衍,有人创业,有人恋爱。你心志不低,想要一份光辉的未来。可是,你说大一过得浑浑噩噩,大二也在稀里糊涂中即将过去。每天醒来你都告诉自己要努力奋斗,可是每一天过去的时候都好像一事无成。你看励志书,里面说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就可以达到目标。你总是做不到。
                      我告诉你一个真相:如果你真的想在经济方面有所作为,那么你就看错书了。想在经济方面有所建树,你首先应该看得是专业书。我今天想和你聊的是了解世界的方法论。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又是一个信息极度不对称的世界。网络上总有无穷的链接吸引着自己:这个明星有新的男朋友了,那个政客说了些什么了,新的恶搞视频让你哈哈大笑,新的电子产品让你忍不住一遍一遍搜索……你了解那么多新鲜有趣的事物,可是亲爱的你,这些并不能帮助你更了解这个世界。因为你始终没有用自己的标准来筛选信息。你会说,你只看对你而言有趣的信息。亲爱的,你想过吗,你的需求是被制造的,你的趣味也是被引导的,你的追求是被煽动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广告说睫毛越长越好看,你可会追求那些睫毛膏?
                      我绝对赞成女孩子要打扮得漂漂亮亮,让自己赏心悦目。但是更重要的是,善待自己的心灵,懂得喂养自己的大脑。你的时间精力都分散在了这些被煽动的追求上,自然没法去实现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
                      有个理论叫做“You are what you read.”(你的阅读造就了你。)如果整天徘徊在明星的博客上,那么更适合你的职业娱乐记者,你说对经济有兴趣,你要看的是学者们的著作,财富人物的访谈或许可以让你心潮澎湃,却不能让你的思想更锐利。
                      关于文化,你要明白自己是想玩票还是真心热爱文化。如果只是觉得文化是个很好的消遣,那么看看欧洲文艺电影,听听摇滚,翻几本装帧设计精良的小说大概就够了。如果是真心想投身于文化,要做的功课就多了。无论是维基百科还是谷歌还是百度,都远远不够。你要去的地方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你要看的是最新的世界性艺术杂志,你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圈子与你一起交流和创作……
                      如果你每天起来,心不在焉地上几节课,拿起单词书又放下,你就知道你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你根本不喂养你的大脑,那么它自然也不能实现你的愿望。雄心壮志需要一个实际的计划,单靠每天的锵锵誓言是于事无补的。
                      我不知道和网络时代一起成长的你是否比我更了解世界。我始终觉得世界和以前一样,信息严重不对称。你是否知道你将来要进入的那个世界,你将来所期待的生活里面,有什么等待着你?
                      对自己的塑造,就在于你如何使用每一分钟。你和时间的关系,就形成了你自己。
                      和朋友欢聚怡养心灵,参加派对也让人放松神经,在八卦论坛上拍拍板砖也很释放情绪。但那不能成为你生活的全部。
                      试试看,跟踪自己一个星期,列个“我在看什么”的表格。一周下来,你自然清楚,为什么你现在是这样的一个你。还在大学里的你,实在是得天独厚。有那么好的机会和条件,帮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你。
                      曾经看到杨绛说她的读书经历。有人问他,如果三天没有读书,感觉怎样?她说,感觉不好受。如果一周不读书呢?她说:“那么我一周都白活。”
                      我白活过很多时间,如今有些后悔了。希望你不要重蹈我的覆辙。每天看一点书,你会发现有收获的。
                      愿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行星轨迹。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天外陨石来撞击你的轨道的,坚持自己的定力。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3-08-05 23:06
                      收起回复
                        收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3-08-05 23:09
                        收起回复
                          加油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3-08-05 23:14
                          收起回复

                            葛格和底迪 文/龙应台

                            吃晚饭的时候到了,安安却不见踪影。
                            妈妈扯着喉咙呼叫了一阵子之后,开始寻找。游戏间灯还亮着,散着一地的玩具。沙发垫子全被卸了下来,东一块西一块地搭成一座城堡。安安在哪里?刚刚还在城堡底下钻来钻去。
                            三岁的弟弟(念做“底迪”)已经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两条腿晃着晃着。哥哥(念做“葛格”)吃饭咯!
                            草地上都结了冰,天也黑了,安安不可能在花园里。这孩子野到哪里去了?妈妈渐渐生起气来。
                            卧房黑着,妈妈捻亮了灯,赫然发现安安蜷曲在被子里头,脸埋在枕头上,只露出一点脑后的头发。
                            生病了吗?妈妈坐到床上,掀开被子,把孩子扳过来。
                            安安一脸的眼泪。枕头也是湿的。
                            “怎么了?”妈妈惊异地问。
                            不说话。新的泪水又沁沁涌出来。
                            “到底怎么了?你说话呀!”
                            摇摇头,不说话,一脸倔强。
                            妈妈就知道了,现在需要的不是语言。她把安安抱起来,搂在怀里,像搂一个婴儿一样。安安的头靠在妈妈肩上,胸贴着妈妈的胸。安静着。
                            过了一会,妈妈轻声说:“现在可以说了吗?谁对不起你了?”
                            安安坐直身子,揉揉眼睛,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拉!只是看到你刚刚去抱弟弟那个样子,你一直在亲他,看着他笑……我觉得你比较爱弟弟……”
                            妈妈斜睇着看安安,半笑不笑地说:
                            “你现在还这么觉得吗?”
                            安安潮湿的眼睛微微笑了,把头埋在母亲颈间紧紧紧紧地搂着。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3楼2013-08-07 18:01
                            收起回复

                              喜悦是生命的黄金 文/华姿
                              当那些睡在绒毛上面的人所做的梦,并不比睡在土地上的人做的梦更美好的时候, 我怎能对生命的公平失掉信心呢?
                              ——纪伯伦《沙与沫》
                              黄昏到了,天气凉下来了,我学着父亲生前的样子去看田。父亲在尚能走动的时候,常常拄着拐杖,边下台坡边跟母亲说:“我去看田,我去看田。”
                              父亲边看边走,走走停停。有时候,他会在一块田边停留很久。他眯着眼睛,默默地注视那片庄稼,从近处慢慢看到远处。一只麻雀贴着庄稼叶子飞过去了,又一只麻雀贴着庄稼叶子飞过去了。田野上的事情,总是能让父亲一下子就欢喜起来。春天,他去看田野上的麦子。夏天,他去看田野上的棉花。到了秋冬,他去看那种收割后的荒凉,以及北风从空旷的田野上刮过的那种苍茫。
                                对于一个热爱土地的人来说,田野就是他的圣地。他一辈子都是一个虔诚的朝圣者。我总是想,一个热爱土地的人,与一个热爱其它事物的人是不一样的。土地滋生万物,却从不居功,更不据为己有。一个土地的热爱者,必然终生保持他的质朴、善良、宁静、谦下以及他对人的基本信任。他满足于种植的喜悦。丰收之后,他走在田野上,反而感到失落和虚空。
                                我沿着父亲生前走过的田埂,往田野的深处走。村子里,大狗叫了,小狗也开始叫。狗叫着,鸡要上笼了。晚霞在天边渐渐散去,田野上的树开始模糊,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一个站立的人影子。
                                母亲说,父亲有一回看田回来,一走上台坡就说:“棉花开了一朵。”
                                “棉花开了一朵”。
                                母亲说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里透着无限无限的欢喜。他好像不是从棉花田里回来,而是从一条喜悦之路上归来,并得到了意外的赏赐和恩典。这种喜悦,也许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但我却被这种喜悦所震动。我想,这是那些对生命没有贪欲终生持守宁静质朴的人才会有的喜悦;这是那些对滋生万物的土地充满赞美和感恩的人才会有的喜悦。他是一个穷人,但这种知足感恩的品质,却使他富有。这喜悦,就是那使他富有的黄金。同时,这是那些生活在田野上的人才会有的喜悦。一个从来没有在田野上生活过的人,是很难分享这种喜悦的。
                                一粒种子,在秋天被风吹进野地。一整个冬天,种子都在田野的深处冬眠,静静地,没有一丝声响。春天来了,种子拱破地皮,非常努力地长成一株清新的红花益母草。到了夏天,红花益母开了花。蝴蝶飞来,栖在花上。秋天到来时,这朵花变成了一枚果实。不久,这枚果实被一只羊,或者一只野兔,吃进肚子里。最后,万物萧瑟的冬天终于来了,这只羊或者这只野兔,要被更凶猛的动物吃掉。但这更凶猛的动物,最终要变成田野上的一抔泥土,被一粒种子和一株草所吃。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田野上,在一年之内,凭借四季的更替来完成。
                                如果你不能理解一粒种子在田野上经历的秋冬春夏,不能理解一个生命的全然完成,你就很难理解田野的那种神秘、美和力量,那个在更高的背景下远远高于人的神圣法则。你就更难理解那种只有在田野上才能产生的感恩和喜悦。它散发着阳光的清香,泥土的清香,草木庄稼的清香,河流湖泊的清香,风的清香以及四季的清香。
                                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说的是一个记者在宁夏固原山区的一次采访。记者问一个放羊的孩子:“放羊为了什么?”那孩子说:“娶媳妇。”记者又问:“娶媳妇干什么?”那孩子说:“生孩子。”记者再问:“生孩子干什么?”那孩子答道:“放羊。”
                                从记者的话语里看得出来,他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怜悯。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放羊的孩子是愚昧的、无知的,他的生活是没有喜悦可言的。
                                我却不这么想。一个放羊的孩子,他难道就没有过喜悦?他一直是深怀苦楚的?不,我相信他是有喜悦的,他的喜悦他自己知道,还有创造万物的主知道。因为我看到过,一个在田野上自由奔跑的乡下孩子,比一个整天在教室里上培优班、兴趣班和补习班的城市孩子,不知要快乐多少。
                                如果你没有在羊群中生活过,你没有在静心中体验过一座大山的宁静,没有在岩石、山脉、河流、树木、鸟兽环绕的极乐与静美中沉入过,没有在宇宙的那个角落里,坐看过日出与日落,你就不可能理解一个放牧者,在那种天远地荒的僻静处,在没有受到任何文明污染的地方所感到的喜悦。[未完 下接]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楼2013-08-07 2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