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吧 关注:348,377贴子:3,690,096

[转]-°=语文应试作文模块,提高作文分数的好法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3-08-03 15:00回复

    ■苦难
    在欧洲,有一位令人心痛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他的生平,令人连随口讲几句都不忍心,他三次入狱,一生中数十年都是在囚牢与海盗的魔爪下度过,身体的苦痛,社会黑暗的倾压下,他却坚强的缓步前行,我一时还想不到世界上有哪一位作家比塞万提斯承受过更多的苦难。他无法控诉,因为每一项苦难来自不同的方向,他控诉哪方?因此,塞万提斯开始冶炼苦难,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也放纵了苦难。居然,让它囫囵出入,毫发无损。塞万提斯恰恰相反他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无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架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终于,他的抵达正是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唐吉诃德,这是塞万提斯用自身苦难铸就成的,由此证明他已经彻底降伏苦难,获得一种人类学上的读解,也正因为他的种种成就,既便在他死后的数个世纪后,我们依然能够听见他与他笔下的人物前行的声音。 看待苦难,风轻云淡,春意阑珊。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3-08-03 15:03
    回复

      ■今非昔比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目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了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在这里既可以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他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13-08-03 15:04
      回复

        凡高在大自然神奇的光与影中发现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呕心沥血终让《星夜》永恒地闪耀在艺术的原野;卢梭在激荡的社会进步思潮中抓住自己敏锐的思想,全力奋斗,终让《社会契约论》成为启蒙运动中光辉的太阳,奥尔科特在白雪飘飞的圣诞之夜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祟敬,潜心写作,终让《小妇人》成为每代人拜读的巨著。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13-08-03 15:07
        回复

          尼采,一本《查拉图斯特如是说》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超人的思想,权力意识打破道德枷锁。同时悲剧美学公民意识,人的觉醒灿然生辉,尼采多病一生坎坷,面对那个他对之失望的世界,他奋力叫喊、鞭苔、拷问。在这位诗人型的哲学家,身上最终形成了一种自我表达——他的哲学,一本《朝霞》更像一首长诗。当他在都灵街头抱着马颈痛哭时,我想他完成了自己。


          7楼2013-08-03 15:11
          回复

            我想起了埃菲尔铁塔,它那么自然而然的平立着,在塔下仰望塔尖,扶住帽子,抬起头踮起脚,眼再抬一寸脚再高一厘,望见的只仍是塔身,眼睛到不了的地方,让心到达吧,方才踮脚到不了的地方让心去感受,巴黎城慵懒地在塞纳河畔小憩,正午的城市在午睡么?而我的心却在狂跃不止,我再次踮起脚尖,让猎猎的风灌满我的胸襟。原来,人踮起脚,是至去望向更远的风景,去吸进一口常日里所缺少的高处的活泼,踮起脚,把希冀已久的梦揽入怀中,入目之景,春深夏浅之间,年轻的心在旷野中引吭高歌。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9楼2013-08-03 15:14
            回复

              初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只道是寻常文字,但细细咀嚼过后却发现了更多;这难道不是一段历史么?难到不是一个远离现世的朝代么!难到不是古人总爱由些许小事生出情趣的雅兴么?我对这句诗的理解显的浅陋迟顿。只是我生在这如此繁华喧嚣的时代——细雨落下有伞避之,闲花落地有汽笛盖之。又怎能体会到如此别致的情趣呢!而我又总是喜欢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情趣,于是我细品慢嚼,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落,秦淮两岸看拥翠绕,是谁在碧水秋云中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塞上的风沙卷起,羌笛悠悠吹满落霜,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3-08-03 15:15
              收起回复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西腊文明亦如西方文明,如灵动的水,如灵动的智者,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的确,中华文明给人的印象确实如同一座沉稳的大山。但我认为,这种沉稳背后是一种柔韧的弹性,是一种以最稳健方式更新自己的能力。中华文明是山,但却是一座能在四季更迭中更新自己,在风雨飘摇中永葆生机的山。而真正的中国人,既是仁者,亦是智者。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13-08-03 15:17
                回复

                  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泡淡冽,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什么时候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是因为前两泡冲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土。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是如此,在对事物的认知上,用澄静清明的心智,用一尘不染的心灵,才能探取真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3-08-03 15:18
                  回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窘迫渺小激昂起人生的信念,以青云的高傲托起明日的理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覆舟倒海荡起人生的信念,以春意盎然引燃前往的火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狂风呼啸高吼人生的信念,以沧海的壮阔,泛起执着的海浪。


                    14楼2013-08-03 15:20
                    回复

                      生命中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但只要心怀豪迈,总有一天你会感受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洒脱;生命中有“欲渡黄河冰塞月,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窘,但只要心怀坚毅,总有一天你会体会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生命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苦闷,只要心怀淡然,总有一天你会体会“看天边风雨,银珠凝碧荷”的自适。


                      15楼2013-08-03 15:21
                      回复


                        一个碌碌无为的浅薄者是没有信仰可言的,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是平庸之辈,就要在欣赏别人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信仰的烘炉中去,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斗,把委屈生活成冷峻,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捽打成练达。


                        16楼2013-08-03 15:22
                        回复


                          人生路上总是险滩连着平静的彼岸,深溪连着开阔的原野,寒窗的春帏外游戈着三月里的风筝,幽暗的苍道尽头里满园欲开的春梅。


                          17楼2013-08-03 15:23
                          回复

                            忘不了山谷间那曲优雅竹韵,置身层层叠叠的翠色中,昂着头踮起脚缺也望 不见他们追逐阳光雨露的高傲头颅,但我俯下身低下头,才发现他们的根紧紧扎在坚硬的磐石上。忘不了深夜灯下的小小飞虫,卑小赢弱惹人厌烦,但当他在我的指尖挣脱, 努力飞向光明时,我才发现,渺小的生命也蕴涵着强大的力量。忘不了夏夜的一次凝望,一颗颗小星悬在深蓝夜幕下,即使亮不过月亮也要努力发着属于自己的光,一次次感动,就定格在青竹拔节,虫儿挥翅,星星闪烁的一刹那,一帧一帧在我心中永藏。


                            18楼2013-08-03 15:24
                            回复

                              庄子念往昔,繁华尽逐。你依旧逍遥于世外,参透自然的无穷。你了解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必去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定要承受那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贪图享乐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与你平静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淡的眼神却摄人无语,恍然大悟,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一种平谈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一片缟素。


                              19楼2013-08-03 15: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