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
在欧洲,有一位令人心痛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他的生平,令人连随口讲几句都不忍心,他三次入狱,一生中数十年都是在囚牢与海盗的魔爪下度过,身体的苦痛,社会黑暗的倾压下,他却坚强的缓步前行,我一时还想不到世界上有哪一位作家比塞万提斯承受过更多的苦难。他无法控诉,因为每一项苦难来自不同的方向,他控诉哪方?因此,塞万提斯开始冶炼苦难,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也放纵了苦难。居然,让它囫囵出入,毫发无损。塞万提斯恰恰相反他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无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架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终于,他的抵达正是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唐吉诃德,这是塞万提斯用自身苦难铸就成的,由此证明他已经彻底降伏苦难,获得一种人类学上的读解,也正因为他的种种成就,既便在他死后的数个世纪后,我们依然能够听见他与他笔下的人物前行的声音。 看待苦难,风轻云淡,春意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