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基努,Scott是一个沉迷于街巷,反对他的市长父亲的孩子。Gus把Scott的原型设为莎剧《亨利四世》里的哈尔王子。
基努:是的,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尔最后变成了一位贤明的君王。为了防止内乱,他参加了战争。所有的公爵和贵族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看到绅士们为了一场高贵的战争而甘愿牺牲,这样也能让百姓有口饭吃。但是在《爱达荷》里,Scott与底层民众并不算联系密切。他有他自己的计划。他骗过了每个人,然后走上他自己的道路。所以他并没有高贵的一面。最后,他父亲变得有同情心并且关心社会。这也使得这部片子向现代剧迈进。
记者1:你们注意到没有,鉴于基努的台词有莎士比亚的诗句,瑞凡的台词大多是街头俚语?你认为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你们的语音不和谐吗?
基努:莎剧演员都是非常忠实于剧本的。Gus对我们说:“这可是个大工程,好好准备吧。”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了。对于我来说,莎剧台词很有挑战性,也很有趣,但并不困难。
瑞凡:我有点担心莎剧台词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基努:对于我么?
瑞凡:不,对于整个电影。我觉得,我们应该对莎士比亚的古典和纪录片式的街头剧的过渡场景有一个很清晰的理解。这些场景应该有一些垫脚石——这样才不会感觉,直接从黑白跳到染印法彩色。我们还需要慎重考虑,以符合Gus的电影风格。这是非常重要的。
基努:其实我最初对电影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你可比我研究摄像机的次数多得多了。
瑞凡:这是我作为扮演Mike的演员的责任——时刻关注导演的视角。我必须关注Mike的间歇性嗜睡症对影片记叙效果的影响,以及随随便便地“发病”对观众的影响。我很高兴,因为我关于间歇性嗜睡症的描绘并没有改变该片的基本类型。这是一种特殊的责任,虽然有时候我并不参与一些镜头的拍摄,但我还是习惯观察,以尽我所能做最完善的镜头衔接工作。
记者2:我最欣赏Gus的一点,就是他的怜悯之心。在《我私人的爱达荷》里,他对家和家庭作了更深一步的研究。这也是吸引你们参演的一点吗?
基努:对于我来说不是。
瑞凡:我对影片中那段对家和母亲的探索有很强烈的感受。我觉得那段镜头非常,非常令人感动。你知道,有人能基于知识和经验,从而得出这个前提。Gus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记者2:作为一个“普通人”,在Gus家里(或他的什么住址)和他工作的感觉如何?
瑞凡:Gus有一些我们都需要回归的品质。睁开眼睛,竖起耳朵,孩子的感知欲汇成小溪,在心上流过。你知道,孩子们做事的方式——把指头放在家里奇怪的管道上,或者在家里柔软的东西上瞎跳腾。他们很困惑,因为妈妈对他们这么做很生气。这就是Gus,像个孩子。他非常有合作能力,心胸完全敞开。这就像一个家庭经营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