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吧 关注:28,237贴子:221,251
  • 15回复贴,共1

关于青铜时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表示很迷惑,书的封面上说这本书说的是不要yy,不要幻想什么的,而我们近代史老师说这本书是太平天国事迹改编,反映那个时候的一些社会问题和思想什么的,我百度了确实另外一种说法。
我知识水平十分有限,自己看不懂,不能分辨,求各位大神指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8-01 00:41回复
    老师懂个毛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8-01 19:39
    收起回复
      看书先看正文,你管封面写什么呢。有些书评就是累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8-02 00:36
      收起回复
        《青铜时代》是太平天国事迹改编?
        我猜你们老师的意思应该是“影射太平天国事迹”吧。。。这明明以唐人故事底而改编的。。
        。。。
        你们老师说“反映太平天国那个时代的一些社会问题和思想”。。。这是有可能的。。。但只是可能性。。。但是一本书,如果包含了或影射了N个社会问题并表达N个思想观念,我们是否就能说这本书有N个主旨呢?我觉得显然不是。。。一本书包含N个方面只能使得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方面讲自己的体悟是最重要的,你们老师的你可以作为借鉴。。。
        但是一本书肯定有一个广为接受的表达观点,可以称作主旨。。。为了获取这个主旨,我猜你要知道作者的写作习惯。。。
        看过王小波的杂文的话,就会知道王小波十分推崇罗素、科尔维诺、杜拉斯等。。。我觉得这三个作家可以代表王小波的三种写作习惯,罗素的哲学观念“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原话我记不住了,抱歉)是他写作的一个支柱,他自己将其概括为“智”“性”“趣”。。。卡尔维诺有一段关于“写作的人”“作者”“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的论述,我觉得这可以看作王小波写作风格的一种概述,即推己及人,这也是他三大观点支柱的一个论证方法,因为是推己及人,所以寻求自身即可而不需要额外证明。。。而杜拉斯则是王小波在文字与艺术上的追求,就是美,就像男性爱好美女。。。
        综上,我觉得,基于“智、性、趣”和推己及人的方法(推己及人是由自身经历与感悟出发的),我认为王小波的青铜时代肯定还是围绕着对“无智无性无趣”的那个年代的批判,就像结尾所说“一切都无可避免的走向庸俗”。。。但是你们老师是历史老师,ta从历史角度出发可定也没错,但是我认为,王小波就算反映影射了太平天国那个年代,也是为了进一步影射到他经历过的“无智无性无趣”的那个年代,他不太可能停留在太平天国这个年代上,因为这不是王小波的性格,正如他在《沉默的大多数》所说,他决定开口说话,他要尽一尽知识分子的责任。
        当然这只是我的意见,而且我相信我的意见应该属于常见的意见。。。当然,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手中。。。重要的是你自己读到了什么。。。


        6楼2013-08-04 11:45
        收起回复
          顺便吐槽一句。。。。这是个好帖子,但是却沉得快。。。
          没办法,贴吧定位性质就是这样,贴子水分很多,回复贴也都是碎片化的言语,跟微博一个样。。。。
          真是可惜了这样的讨论贴。。。。
          楼主可以再问问你们老师啊,把你们老师的见解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分享,长长见识咯。。。顺便给你自己盖盖楼嘛


          7楼2013-08-04 11:50
          收起回复

            我们看到:《万寿寺》的诗意还乡;《红拂夜奔》的精神游牧;《寻找无双》的思之追问。三种开放的结局:永不停止营造诗意的世界,永不放弃逃逸那些辖制生命的城堡;永不遗忘存在与智慧的追问。《青铜时代》:贫困时代文学之深度解蔽与精神游牧;无智、无性、无趣的国民性批判;存在之诗与思的召唤。


            IP属地:广西8楼2013-08-07 10:01
            回复
              薛嵩拨了拨竹篾条,什么大姥爷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8-07 16:43
              回复
                王小波所理解的青铜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赐教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6-08-28 1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