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矿有假?
6月27日,钢子通过微博宣称,将“低价转让”某钼矿49%股权,拿出2亿元收益作为其“慈善纯公益”活动的储备金,并附上了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权证等资料。
但是,有人质疑该矿的存在,也有人质疑该矿的收益,还有人通过计算认为,钢子卖矿实属“贱卖”,进而质疑其真实性。
《中国经济周刊》调查发现,上述矿产名叫大石河钼矿,吉林省金山投资有限公司所有,钢子为该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此矿地处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国土资源部评审中心2012年6月相关评审资料显示,该矿钼矿石储量452.3万吨,钼金属量324281吨,平均品位0.072%,服务年限26年。
“项目建成后,达产平均年产钼精矿(含钼46%)1.44万吨。总投资为28.65亿元,正常年份总成本8.93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两年,全投资税后收益率为22.59%,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31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据长春市黄金设计院2012年10月编制的《大石河钼矿可行性研究报告》测算,该矿达产后,年平均销售收入17.68亿元,税后利润为4.11亿元。
若以此为据,钢子所称钼矿49%股权价值9亿元,只是由于该矿尚未投产,这些“纸上财富”尚需时间的检验。
2012年,受宏观经济不振、下游需求疲软影响,钼精矿、氧化钼、钼铁全年均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向《中国经济周刊》坦陈钼业态势:“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钼集团’,3993.HK)是中国第一大钼企业,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1%。”洛钼集团2012年实现营收57.11亿元,同比下降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6.07%。
不过,吉林省地方政府对此项目热情不减,审批过程中“一路绿灯”,因此该矿的价值还是值得期待的。
“股权评估17亿的钼矿以2亿低价对外转让,号称慈善,骗鬼呢?”“刻意强调高尚道德外衣的商业行业,基本上内里是龌龊的。”得知钢子卖矿,网友“@科罗廖夫”如此回应。
对此,钢子7月7日在北京家中通过《中国经济周刊》回应称:“我想通过转让股权,拿出2亿元做公益储备金,将‘钢丝军团’变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民间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