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吧 关注:4,545贴子:19,988

充满讽刺的世界——且论《悲惨世界》的几个配角(Part.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假如灵感如分娩,我大概常常难产。——死者如是说


IP属地:辽宁1楼2013-07-29 00:09回复
    郭德纲说:人要和下比,不要往上比。你生个女儿不高兴,还有没孩子的;你做生意赔钱了,还有赔命的;你失业了,还有失身的;你媳妇不要你了,她也没要我啊……扯淡结束,开始谈正题。
    《悲惨世界》中的某个老太婆说过:这个世界只有痛苦是便宜的。不幸的是她自己也处于痛苦之中——衰老,贫穷。而更不幸的是,老太婆说的是真理,似乎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缺痛苦。


    IP属地:辽宁2楼2013-07-29 00:09
    收起回复
      死者本人此时正在非洲安哥拉搞文明殖民,私以为,我在这两年半见过的痛苦已然比大多数人一辈子见到的都多。我见过无数在内战中失去手脚的残疾人;我见过成千上百黑人住的如猪舍般的柴房;我所在的城市作为边境大城,连自来水都没有(因为当地唯一的,也是安哥拉最大的水利工程正是楼主所在公司承包);而这短短的时间内,我已见过太多的死亡——老人和婴儿死亡率尤其高。
      所以在死者眼中,哪怕是19世纪的芳汀,所受的罪比起21世纪的黑人,还是轻了些。但是我并不是要通过和黑人的苦难对比而贬低芳汀。要看一个人的痛苦程度,是看痛苦给他造成的影响,而不是看他经受了怎样的痛苦。热恋的情人被迫分手可能和车祸受害者被截肢得到的痛苦相同。简单来说,就是对人不对事。芳汀当然不该被讽刺,真正值得讽刺的,是世界需要芳汀这种人。


      IP属地:辽宁3楼2013-07-29 00:10
      收起回复
        世界转了几千年,始终都有一群人居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要被剥削,被压迫,被歧视。于是他们很自然的要权利,要反抗,要报复。有能力的,便如德纳第,如咪老板,没能力的,就如芳汀。世界需要他们不亚于需要皇帝,需要教皇,需要军队。他们是由塔基上的阶层发泄“恶”的工具。
        来吧,芳汀,德纳第夫妇需要你做提款机;来吧,芳汀,秃子和缺牙佬需要你的金发和门牙;来吧,芳汀,很多人需要你来泄欲;来吧,芳汀,无聊的巴马塔林先生要和你找点乐子。毕竟在那个世界,你在某种程度上还算有用的。
        但真正悲哀的是,如果没有芳汀,还会有别人来顶替她的位置。因为门牙、金发、里弗尔、jinv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因为一粒沙托不起整座金字塔。而芳汀和他们相比还算幸运,因为她毕竟还有马德兰先生。但是一颗沙被上帝收走,对于动摇整座塔于事无补。
        雨果要控诉的,要描写的,不是芳汀,而是整座金字塔。他给芳汀一个相对温和的结束,是他的浪漫主义使然。但是金字塔仍然在,一直在,此后怕是会永远在。至于该如何消灭这座塔,雨果本身可能也不清楚。
        诸君,我们现在不是也身在其中吗。等着去受人压迫或去压迫别人?


        IP属地:辽宁4楼2013-07-29 00:11
        收起回复
          再说几句: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把地球微缩成一个小社会。很不幸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处于芳汀的地位。而世界也需要这些国家来做那一小撮高高在上者的原料基地,试验中心和消费市场。历史的车轮转了又转,还是换汤不换药。
          最后再说几句,雨果并不是乐观主义者,在我看来,他悲观的可怕,悲观的无可救药。他处在法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变革时期,他看到了无数悲剧发生,也看到无数希望破灭。他也无数次的坦言,人心中的恶是多么的可怕。但即使如此,他仍要写爱,写光明,写希望。
          无他,悲天悯人。
          此正所以雨果之所以为雨果,为伟人。


          IP属地:辽宁5楼2013-07-29 00:11
          回复
            歇歇,准备写最后一位安灼拉。


            IP属地:辽宁6楼2013-07-29 00:12
            回复
              即使这个世界再怎么黑暗,也会有一个光明的使者出现。一如冉阿让,给坷赛特带来希望。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地位,即使再黑暗,也要坚信光明会降临。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7-29 07:18
              回复
                不用我再说,精品毋庸置疑


                IP属地:江西8楼2013-07-29 10:06
                收起回复
                  好吧好吧,犹豫了很久,终于把安灼拉写完了。实在是越写越纠结,欢迎批评指正。


                  IP属地:辽宁9楼2013-08-17 19:50
                  回复
                    6.安灼拉——阳光还是核弹? 安灼拉很耀眼,是那种晃瞎狗眼般的耀眼。他是所谓的“圣德尼街史诗”当之无愧的主角。如阿喀琉斯般勇猛,如阿伽门农般有领袖气质,如奥德修斯般多智,还有阿波罗一样的演说才能。文中提到一个国民卫队士兵对安灼拉的印象:“有一个反抗者,别人叫他阿波罗。
                    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气质,乃至他的英俊相貌不但在书中拉了一大票人和他一起胡搞,也俘获了大量读者的心(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因《悲惨世界》电影版拜倒在安灼拉皮鞋之下的大批腐女)。
                    但是私以为,他是书中最危险的也是最悲剧的人物。


                    IP属地:辽宁10楼2013-08-17 19:51
                    回复
                      在混乱的19世纪欧洲,1832年的“六月革命”几乎没多少人关注,原因无非是:1.规模小,2.影响小,3.失败了。雨果虽然承认6月份的事件是起·义而不是暴·动,但他还说:暴·动的形式,起义的本·质。而对于当年的人民大众乃至路易菲利普来说,这就是暴·动。
                      我们回忆下于什卢寡妇,回忆下被勒·卡布克(疑似囚底)打死的无辜看门人,回忆下雨果所说的暴·动造成的惊人损失。我只能说,对于1832年的法国巴黎人,这场闹剧不会留下啥好印象。
                      假如放在1848年或是1830年,安灼拉会成为偶像,因为ge ming成功了,但是1832年,他就是个危险份子。他的魅力,他的能力,都是在给反动势力添砖加瓦——也就是给国家添乱。比如一个南辕北辙的人,他用再好的马,再快的车,再优秀的车夫,也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而安灼拉还成功的把同车的和阻止他走错路的上百人一起带入了深渊。


                      IP属地:辽宁11楼2013-08-17 19:52
                      回复
                        咪老板和德纳第之流,顶多打家劫舍,杀几个老财。而安灼拉却要将整个社会颠覆,他造成的危害可以千百倍于咪老板。
                        他自己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可怕的事情,他在枪毙勒·卡布克后,曾说:你们一会就能看到我给我自己定了什么罪。从他最后的表现来看,他给自己定了死刑,立即执行。
                        明知道自己必将被毁灭,还坚持不移地向着毁灭的路走下去,真恐怖——geming永远需要狂热者。


                        IP属地:辽宁12楼2013-08-17 19:53
                        回复
                          安灼拉的大悲剧在于,首先他是个失败者,其次他和他身边的人都很优秀,最后他们是在一桩大事中失败的——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安灼拉很耀眼,但是耀眼的不单是太阳,还有核弹爆炸。


                          IP属地:辽宁13楼2013-08-17 19:54
                          收起回复
                            至此,结束,谢谢诸位。


                            IP属地:辽宁15楼2013-08-17 19:56
                            回复
                              大哥哥,我是林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8-24 22: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