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传统音韵学中,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普通话已经失去入声,平声分了阴平阳平两调),其中平声声调平缓而且字数比较多,单归为一类,而上去入三声统称仄声。平、上、去三声形成“抑扬”,而入声短促,形成“顿挫”感,这就是“抑扬顿挫”(所以用普通话朗读已经不能称为抑扬顿挫了)。
古人们为了讲求对联的音乐美,对平仄对仗有一定要求,特别工整的对账都是平对仄,仄对平。有时候为了灵活,会放宽要求。但我感觉一般对联至少要求末字要对账,而且一般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数仄,下联是平。
古人们为了讲求对联的音乐美,对平仄对仗有一定要求,特别工整的对账都是平对仄,仄对平。有时候为了灵活,会放宽要求。但我感觉一般对联至少要求末字要对账,而且一般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数仄,下联是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