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裕华纱厂就是后来的重棉三厂,有三个子弟校,分别是一校、二校和三校。
特别说一下二校。
二校座落在大佛段坡坡下面的庆新村,学校一面靠高坡,高坡上面是重庆麻纺织厂,另一面靠一坡石滩,石滩上有一条常年流水的明沟,沟上面有一座小石桥。
二校的教学楼有点仿苏式建筑,是50年代修建的。黄墙洋瓦,三层楼。学校有三个操场,一个是经常开会用的上操场,一个是用来运动的下操场,还有一个是在围墙外面的足球场。
特别记得学校外面那壁石坡,每到下暴雨,石坡上就爆发洪流,从大佛段下面的泄洪口,滚滚的水流呼啸而下,有时竟把那座石桥也淹盖了。
有一年4、5月间,早上下暴雨,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把一个正在过石桥上学的小学生卷入洪水激流中,一个小小的生命从此消失。
那座石桥原先没有栏杆,只有两块宽约一米的石板拼成。后来,加了栏杆,再后来,又修建了一个石拱,把那条沟盖住了。
现在,二校那个地方,是弹子石CBD总部经济区域,足球场那个地方,是中海学校的球场。城市的疏浚系统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愿不会再有以前那种悲剧发生。
特别说一下二校。
二校座落在大佛段坡坡下面的庆新村,学校一面靠高坡,高坡上面是重庆麻纺织厂,另一面靠一坡石滩,石滩上有一条常年流水的明沟,沟上面有一座小石桥。
二校的教学楼有点仿苏式建筑,是50年代修建的。黄墙洋瓦,三层楼。学校有三个操场,一个是经常开会用的上操场,一个是用来运动的下操场,还有一个是在围墙外面的足球场。
特别记得学校外面那壁石坡,每到下暴雨,石坡上就爆发洪流,从大佛段下面的泄洪口,滚滚的水流呼啸而下,有时竟把那座石桥也淹盖了。
有一年4、5月间,早上下暴雨,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把一个正在过石桥上学的小学生卷入洪水激流中,一个小小的生命从此消失。
那座石桥原先没有栏杆,只有两块宽约一米的石板拼成。后来,加了栏杆,再后来,又修建了一个石拱,把那条沟盖住了。
现在,二校那个地方,是弹子石CBD总部经济区域,足球场那个地方,是中海学校的球场。城市的疏浚系统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愿不会再有以前那种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