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除非你已经做好要毁了一家子,在路上死掉的决定,不然,穷游之后的打算是什么呢?
回家是绝大部分人的路数。想念爸妈,想念家门口早饭摊头,想念自己温暖的小床... 回家后,免不了找一份工作,穷游的精神不就是独立么?回家不工作啃着父母,似乎不像那么回事,用句流行话说:节操掉一地。
免不了,就冒出这个一点也不浪漫,现实而丑陋的问题: 周游世界对于找工作有用吗?
除非你找的是旅游机构,艺术,当作家,或者干脆到穷游网工作,一般企业而言,这一年两年的穷游经历,甚至海外实习并不见得有用。 最近做过两次面试官,一次是招收实习生,还有一次是招自己先前的职务。收到一千多封简历,当我们筛选的时候,的确是有人填写上了“某一段时间曾在多少国家穷游”当做履历之一。可作为面试官,我们在寻找的,依然是与工作相关的资历,比如在类似组织工作过,比如在行业内有口碑的公司所做的项目。即便是在联合国做过两周实习生都唬不了人,如果你做的任务只是简单抄写,未必能证明能力,更别提写下在某个偏远小国家付不出薪水的组织里海外实习两个月了。
你曾经骑着自行车穿越沙漠,能证明你的毅力,你的聪明机智,也让人了解你是一个有趣的人。但站在公司角度,许多事便会听起来刺耳而不浪漫,但想来却有它的道理:在最合适的人与最有趣的人之中,选的自然应当是最合适的那个。
父母从早到晚严肃工作,也在你耳边唠叨赶快找份安稳的工作,想来未必是错的。
其实,你也别不食烟火了。连鲁迅先生对于稿费都是万分在乎的,深深明白经济独立才能做许多想做的事,杂志社忘记打钱了他老人家便会跑去追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