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游吧 关注:2,708,481贴子:16,378,503

同学,你周游世界可以,但其实不用穷游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楼主大三的学生党一个,比吧里很多弟弟妹妹要大。
所以楼主有些话想说。
曾经一直觉得,现在这么年轻,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去疯一把,我的青春是被狗吃了么?
突然有一天 我看到了一篇文章,然后我就发现,其实 穷游也好,富游也好,宅家里也好,爱干嘛干嘛去。重要的是,你有脑袋在思考,不是你的心动了,就立刻随大部队行动。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07-27 13:01回复
    _____希望把这篇文章带给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07-27 13:02
    回复
      1.惊闻朋友的朋友,只比我大一岁,出外旅行不幸车祸丧生。是一个懂事漂亮的女孩,24岁。出事上午,还在微博上发和男友的照片,幸福满满。
      和父亲说了这件事,他的第一反应不是“那么年轻漂亮可惜了”,而是“她爸妈一定哭死了,这家子毁了。”
      我突然眼眶红起来。
      中国父母的爱,藏得太深。西班牙人总是拥吻,见面告别时要,开心悲伤时也要。但中国父母,连告别也是尴尬沉默的,看着你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海关处,才释放出来“唉,孩子大了,走了。”
      你以为他们一切都好足够坚强,其实你一走,却在你房间徘徊感伤许久。
      最近写信给我,说要去穷游,嚷着“身体和灵魂有一个在路上”的人太多,顿时发现这股全民浪潮并非“妥妥的”。
      父母爱警告小孩,我们自己也读到过这些真实新闻:去陌生人家里当沙发客是有被奸杀的案例,在公路上搭车也有被劫杀并抛尸野外的血淋淋故事。没发生之前, “爸妈一定哭死了,这家子毁了” 这句话还是有良心地记着。你年轻,一无所有到没工作没前途没才华没女朋友男朋友,但至少也是有放不下的人的。
      好吧,用父母作杀手锏,我自己看这种文章也顶多心颤一下,不吃这套,见到有同龄人竟然活着回来,出书成名捞了笔钱,写出的故事令人振奋,话语像是当年革命口号一样鼓舞人心。哎呀,走就一个字,继续往外面“穷”跑!
      夜深人静,想了些事,理顺了。 在这里,我只想站在一个同样有热血的同龄人角度写这篇文章。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07-27 13:04
      回复
        2.“最后,你哪里都没有去。” 前面的一句句的数落已经不需要再重复,看得令人心慌。已经在路上的人,分享那些异域风情的照片,告诉你:年轻时穷不是问题,拿中国护照难办签证也根本不是问题,没钱也不怕还有海外实习,怕的是不出发。
        听得让人感到宽慰,一切洗脑广告就是这样做到的,把你现在的痛苦疑惑表演出来,接地气十足,突然“噔噔噔——噔!”待售物品闪亮登场,它能为你解决一切烦恼。 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尤其是见到“外企白领一年后辞职”这一类的宣传卖点,一个个都振奋了。没工作的想,人家有那么份好工作的都辞职了,我现在乱晃悠其实也可以;有工作的想,凭什么人家可以做到那么潇洒,我就不行呢!
        但其实,大学生刚毕业,即便进去外企(国企如何运作如何一进去人人都是“主任”的,就不在此列举了)也未必那么了不得。大型外企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机制,首先入职便是要经历层层把关,拿到职务还不算“进了门”,观察期至少三个月,并且第一年通常只是培养阶段,新人是接不到任何大单的case,不过是在那些巨额项目下的小小助理,你一个毛头小孩刚进人家家里,再瞎眼的企业也不可能立马让你呼风唤雨做大事吧。噢,那如果你是进小的外企,把这当做卖点,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吧。那么,凡是不在外企工作的,辞职并浪漫地天南地北,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3-07-27 13:04
        回复
          3. 除非你已经做好要毁了一家子,在路上死掉的决定,不然,穷游之后的打算是什么呢?
          回家是绝大部分人的路数。想念爸妈,想念家门口早饭摊头,想念自己温暖的小床... 回家后,免不了找一份工作,穷游的精神不就是独立么?回家不工作啃着父母,似乎不像那么回事,用句流行话说:节操掉一地。
          免不了,就冒出这个一点也不浪漫,现实而丑陋的问题: 周游世界对于找工作有用吗?
          除非你找的是旅游机构,艺术,当作家,或者干脆到穷游网工作,一般企业而言,这一年两年的穷游经历,甚至海外实习并不见得有用。 最近做过两次面试官,一次是招收实习生,还有一次是招自己先前的职务。收到一千多封简历,当我们筛选的时候,的确是有人填写上了“某一段时间曾在多少国家穷游”当做履历之一。可作为面试官,我们在寻找的,依然是与工作相关的资历,比如在类似组织工作过,比如在行业内有口碑的公司所做的项目。即便是在联合国做过两周实习生都唬不了人,如果你做的任务只是简单抄写,未必能证明能力,更别提写下在某个偏远小国家付不出薪水的组织里海外实习两个月了。
          你曾经骑着自行车穿越沙漠,能证明你的毅力,你的聪明机智,也让人了解你是一个有趣的人。但站在公司角度,许多事便会听起来刺耳而不浪漫,但想来却有它的道理:在最合适的人与最有趣的人之中,选的自然应当是最合适的那个。
          父母从早到晚严肃工作,也在你耳边唠叨赶快找份安稳的工作,想来未必是错的。
          其实,你也别不食烟火了。连鲁迅先生对于稿费都是万分在乎的,深深明白经济独立才能做许多想做的事,杂志社忘记打钱了他老人家便会跑去追讨。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7-27 13:05
          收起回复
            4. 我以前看着一位很有出息的女生朋友,潇洒站在中东沙漠里,背后是类似塔利班基地一般的危险地带,觉得她很牛掰,配上些潇洒的话语,和一群人一起当做偶像一般崇拜她,差点也跟随队形,留言:你真潇洒!带我一起去流浪吧。
            恰巧,还有个男生朋友,每次我问他在做什么,总回答:家里宅着看电视剧呢!我问,怎么不出去?他说,外面太危险,现在到处混乱,小偷多,劫色多,虽然我这种男色一般,但也有意外的可能,还有说不准的天灾比如地震啊火山啊,人祸更吓人了连坐火车都出事啊!还是不出门了。于是,每一回见到那个女生朋友发微博了,总要@ 一下这个窝囊朋友。
            现在,女生朋友把能说的台词说完了,所有的照片都晒干了,被老妈的唠叨烦腻,其老爸也断了资金来源,该工作了。不断到一个个公司面试过后,她愤恨地说,“老娘可是去过世界各个角落的人,竟然要和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抢工作。”
            男生朋友呢?他最近依然宅在家里,看了不少电影,有当业余影评人的打算。工作倒是被提拔,居然还一板一眼带起新人来。存了一笔钱,就把家里装修一番,像模像样的,父母的“国民床单”也给换掉了,他特地买了高级羊毛质地的。
            到底谁牛掰?现在我迷糊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3-07-27 13:05
            收起回复
              5. 为什么一定要穷游呢? 你恶狠狠看看爸妈,没把你生成富二代,为了旅游没得选啊!
              在旅游人类学里,科恩指出,“具有危险性和费力的旅游很吸引年轻人,因为那是一种自我加强的人生仪式。以此,他们可以向同代人证明,他们能够开拓自身的人生之路。” 出去看一看世界并没有错,周游一圈世界,你能收获的,不但有你知道的你会获得的经历,还有在你认知领域之外你所不知道你会知道的存在。但,如果最终目的在于开拓自身的人生之路,穷游其实只是许多路之中的一条而已。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同样是浪迹天涯,37岁的老背包客罗杰斯开着摩托车游历了116个国家,路途艰辛,哪怕拿的是美国护照,也一路为签证办理麻烦的手续,不见得和我们拿中国护照的轻松。但,他到的许多地方是住在五星级酒店的。在那里休养生息,睡大而舒适的床,吃好的补充营养,不也是一种选择吗?为什么一定要住最差的,吃最脏的,才能算旅行?
              我有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德国好友,现任瑞士一家公司总部的部门经理,经常出差到世界各地,现在足迹已经满五大洲了。他喜欢摄影,喜欢旅行,喜欢了解当地文化 (这些不都是穷游者也有的特质么!),常常开完会花上一周时间游玩,并且无论在哪里,当地工作人员中总会有人热情担当导游陪伴。对了,他特别喜欢中国,几乎每年都要申请中国的多次工作签证。
              甚至,现在好好赚钱认真工作,五年之内,存几十万,趁父母还身强力壮,带他们出去旅行,一起住好的酒店。依偎着他们一同看这个神奇的世界,不在父母老去时才后悔自己已然看遍世界,却没有带他们走过一回。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3-07-27 13:06
              回复
                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里借木兰之口,说,“人的运气和个性息息相关。人若有福气,一缸清水变白银;若没福气,一缸白银变清水。人必须享有福的个性。”
                那时指的是日本侵略中国,却没有统治中国的个性,只知残杀百姓和强奸妇女,所以也没有统治中国的福气。看看现在的日本,似乎继续在应验这个道理。
                想来,一个人在青春时候,如果没有脑袋与内心进行深入思辨的个性,只会盲目跟随他人,轻易被鼓动,大概也无福拥有不凡青春。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3-07-27 13:08
                回复
                  此文偏激,是故意的。膝盖中箭者,对号入座者,勿怒。
                  写作是一件自私的事情,作者倾诉给自己听。
                  作者已经结束五年漂泊生活,回到原点,做过诸多疯狂事,在不同的国家生活与工作,写了80多万字。
                  如今,她甘愿停下来,用23岁,在心浮气躁的国内环境里选择沉淀:读几本书,陪父母散步,现任的外交工作越来越有资历。
                  穷游也好,富游也好,宅家里也好,爱干嘛干嘛去。重要的是,你有脑袋在思考,不是你的心动了,就立刻随大部队行动。
                  如果你读过这篇文章,就会理解了:一辈子认真爱一个人,做好一件事,算不算够疯狂. _____写给我的严肃青春.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3-07-27 13:10
                  收起回复
                    很有感触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7-27 13:18
                    收起回复
                      值得思考。。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7-27 13:24
                      收起回复
                        写的真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7-27 13:53
                        回复
                          穷游建立起来的基础是因为没有见过世界,想出去看看,我觉得他最大的目的并不是寻找什么独立精神,每个人做事都有他自己的想法。。 我今年上半年毕业的,发现有不少的同学并没有开始他的人生求职路,而是工作一两个月后就开始为旅行做准备,当看到他们的那些图片的时候,我有时候也有这种冲动(现在正想变成现实),旅行其实可以改变我们很多事情,比如:一出去我们遇到的都是陌生人,我们得学会跟人交流,这无形中就锻炼了我们的外交能力,找便车搭,找地方谁,这些技巧都在锻炼我们的口才,规划自己的钱财,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楼上那篇文章的作者现在为什么能混得风生水起,难道这其中就没有原因吗!
                          经过我仔细的考虑,我有了想出去走走的想法,我在长沙,寻找一起出游的朋友——QQ327016889


                          13楼2013-07-27 15:15
                          收起回复
                            火前留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7-27 16:18
                            回复
                              先留个名~


                              16楼2013-07-27 1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