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3日
漏签
0
天
粤绣吧
关注:
529
贴子:
743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78
回复贴,共
3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粤绣吧
>0< 加载中...
粤绣 令人惊叹的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个老广州的脑海中,或许还依稀有关于粤绣的记忆。当年的状元坊,就是刺绣行扎堆的地方,垂下的重重帷幔之间,看得见潮绣中斑斓艳丽的戏服,或者绣着“花开富贵”图案的广绣披肩,一针一线中散发着岭南的气味。但粤绣离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越来越远了,新一代广东人更喜欢素净淡雅的颜色,喜欢“低调”的装扮,“状元坊”变成了蕾丝裙和卡通T恤的代名词;我们乐意在牛仔裤上钉几串珠片、涂几笔鸦,但在衣服上绣一处“花开富贵”,总让人觉得有点怪诞。
送TA礼物
1楼
2013-07-27 10:40
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直致力于广绣的传承、创新,被誉为“现代广绣”奠基人陈少芳的作品
2楼
2013-07-27 10:41
回复(2)
收起回复
2025-05-13 04:59:48
广告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现代的年轻人,似乎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些刺绣之类的工艺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粤绣的一些故事……
3楼
2013-07-27 10:43
回复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009年一月,陈家祠珍藏的一件清末民初的女式丝织背心被时光腐蚀,丝线松散、色彩剥离的时候,请来修补的是苏绣的绣娘——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高级修复专家黄俐君。包括广绣传人陈少芳在内的艺匠,看过这件服装,都只能遗憾地摇摇头,“绣可以,补不了。”
该如何告诉年轻人粤绣之美啊?跟他们说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说粤绣曾经贵为皇家贡品?说粤绣正和苏绣等以“中国刺绣”的名义并肩申请“世遗”?这弥漫着旧时气息的一方布帷,比起面包、房子、口红,好像显得遥远而没有必要。
收藏于陈家祠的潮州刺绣,当工作人员在陈家祠的屋檐下徐徐展开,这幅刺绣经历几十年的春秋依然栩栩如生
4楼
2013-07-27 10:46
回复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艺术总是存活于生活之中的,即使是最高深、最精美的艺术,也得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发生关系才能留存并流传。罗曼·罗兰老师这么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明清时期,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四大名绣,正是因为从最隆重的婚嫁,最神秘的祭祀,最豪华的戏装,到日夜相伴的枕巾、永相记忆的荷包,粤人用针线织造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深藏于心的情感。那时的广东,刺绣是日常生活中最实用最常见的装饰品,尤其是广州和潮汕,家家户户都会纺织刺绣;潮汕女子到了十一二岁,其母即为预制嫁衣,绣工精致需耗几年之功。那时的粤绣,也因民间巧手进入庙堂殿宇,16世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也曾专门派人到广州订绣耶稣像和国王像,还在宫廷中建立起广绣作坊;清代宫廷曾收藏有明代“博古围屏”等8幅粤绣,1928年,朱启钤在《存素堂丝绣录》里发出他对于这些绣品之美的赞叹,“铺针细于毫发,下针不忘规矩”,图案工整,“针眼掩藏,天衣无缝”。
5楼
2013-07-27 10:48
回复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飞针走线学广绣,线随针走通过一双双纤细的手绣出美好的图画
6楼
2013-07-27 10:49
回复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些离我们似乎还是有点远。跟一个人天花乱坠地说熊掌好吃,不如告诉他熊掌比他小时候最爱吃的虾饺还要好吃。那么,就让我们这么说吧:粤绣比那些塑料珠片,比那流行的十字绣,要好看很多倍。我很小的时候,素净的白衬衣拿过来,就要哭闹,非得保姆在领子上绣一两朵小红花,或者在口袋上绣只小鸭子。曾经,我以为这绣上红花的衬衣是世上最美的衣服。
大约是广东人总是追随新事物的步伐,当这种装饰不成为必须时,粤绣也几乎被弃之不用了。也不能全怪广东人这种性格,要知道,因为江南刺绣出名,又多产丝绸,清代皇家特在江南设置了三所织造所。宫中所用刺绣产品,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画人绘制花样,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这让苏绣形成了顶尖的“宫庭绣”技术人才。宫庭绣繁衍至今仍未失传,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所穿的旗袍上那著名的“青花瓷”图案,就是多位江南老绣娘按“宫庭绣”的针法绣出的。
7楼
2013-07-27 10:51
回复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师从一直致力于广绣的传承、创新,被誉为“现代广绣”奠基人陈少芳的学生正在绣着自己的作品
8楼
2013-07-27 10:52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5-13 04:53:48
广告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承包”宫廷刺绣用品,给予了苏绣新生的力量与空间。刺绣人才自不必说,由宫廷画师设计的图案、调配的色彩、描摹的人物,自然比民间艺人的手笔来得精细生动。
当苏绣以其优雅清淡登上大雅之堂,吉祥如意的民间审美还牢牢束缚粤绣的手脚。大红大紫、金碧辉煌、华贵大方,这种“绚烂”的风格,明清社会大众很爱看,当时的西方国家对东方艺术的想象也大抵如此,但要今天的人们再去爱那富贵的图案,就像要他们放弃宽大敞亮的落地窗而选择传统岭南建筑中狭窄阴凉的窗户。这几年,广绣仅剩的工艺大师陈少芳独创了“丝线色彩构成法”,在作品中融合国画和油画的色彩运用,远看过去如油画般细腻;但愿,她的革新,能转变粤绣带给人们的审美印象。
9楼
2013-07-27 10:52
回复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现代广绣”奠基人陈少芳的作品
10楼
2013-07-27 10:55
回复(3)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当年全国四大名绣,现在苏绣一枝独秀。如今江浙一带设立了众多的苏绣、刺绣和丝绸研究所,既能循着历史的脉络,修补古代的精品,也能按照时代的步伐,演化出新派苏绣,一幅作品卖上10万元,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人家考虑的,已经是如何进行“规模发展”的问题了。相比之下,陈少芳更担心的,不是怎样复制苏绣“发达”的经验,而是如何培养凋零已久的人才。
“广绣的针法易学,但要懂设计的人难找。”陈少芳曾许多次说出这样的担忧,“如果粤绣能让人们看作是艺术作品,与油画、国画等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又何患其不能发展呢?”粤绣需要的,不是空谈保护或者政府投资,而是从一针一线入手,从设计绣工开头,升华其满足现代人审美需要的艺术价值。
但愿有一天,我们给外地人介绍状元坊时,不再说那里有便宜的衣服可以批发购买,而是说:“去那里买粤绣吧。”
11楼
2013-07-27 10:56
回复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粤绣”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代表是广绣和潮绣,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唐代苏颚《杜阳杂编》中就已有南海少女卢眉娘“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的记载。
19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大批具有各地特色的刺绣品,其中以苏、粤、蜀、湘四个地区生产的刺绣品销路最广,因此有了“四大名绣”之称,也一举奠定了粤绣的地位。
清代是粤绣的鼎盛时期,广州成立了刺绣行会“锦绣行”和专营刺绣出口的洋行,设有“洋装”和“戏服”两大分类,其中“洋装”就是在外国式样的服装上刺绣,专供出口。
13楼
2013-07-27 10:59
回复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材料
与其他刺绣一样,粤绣多以丝、绸、缎为底,但在绣线的使用上,则更为多样。除丝线之外,凡是可以代替丝绒而又美观耐用的各种线种(乌羽、马尾鬃等)无不采用。而且粤绣中的潮绣尤其爱使用金银线。
16楼
2013-07-27 11:03
回复(2)
收起回复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潮绣故事:潮绣绣工平均年龄55岁
潮绣同样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危机。采访中记者得知,为了唤醒世界对潮绣的关注,居住在珠海的潮绣传人刘楚钿女士曾用了4年时间,绣出长达84米长的英文版《金刚经》。但接近两年过去了,她依旧为潮绣的后继无人而忧心忡忡。现在的潮州,从事潮绣的艺人仅有100人左右,其中具备精品创作水平的绣师不足30人。这些绣工平均年龄是55岁,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已40多岁。
刘楚钿自幼便受家庭氛围熏陶,跟着老姑老婶学刺绣。后经其义兄耀奎先生介绍,拜潮绣大师林智成为师。在2003年,她眼见潮绣日渐衰落,于是想绣一幅潮绣的长幅来唤醒大家的注意。这与陈少芳立志绣出《岭南锦绣》来保存广绣针法有异曲同工之处。“虽然我不懂英文,但是世界以英语为主导,选择以英语作为载体,能为传统文化的推广作贡献。”刘楚钿说。
虽然绣卷落成之日,也曾引起过社会轰动,但依旧没能吸引多少人投身潮绣。“潮绣对手工技术要求极高,刺错一针便很可能全幅尽毁,而且不能以机绣代替。现在年轻人多数没有这个耐心,一天近两百块钱的工费也没人愿意做。而且潮绣工艺复杂,差不多要磨练十多年才能满师。”为了尽量保存潮绣的传统针法,在保养一段时间眼睛后,刘楚钿打算完成“160位古佛图”的潮绣。至于将来的接班人,一切只能随缘了。
17楼
2013-07-27 11:13
回复(7)
收起回复
2025-05-13 04:47:48
广告
长街想念熊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十猫喵
18楼
2013-07-29 10:49
回复(6)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中美相互关税90天内暂停实施
1981650
2
让丁真演戏的人真是个天才
1389448
3
我和一位KTV公主的故事
1284080
4
玛雅回来了!NIP终结FPX三连胜
947781
5
剑网3技改谁封神了
943202
6
李凯馨辱华言论背刺中国观众
686250
7
EDG获得进化者杯第二幕冠军
602856
8
MLXG讨薪失败还欠俱乐部5千万
424465
9
TES内战乱杀锁定季后赛席位
302588
10
巴萨4-3皇马基本锁定西甲冠军
275016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