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吧 关注:30,872贴子:258,435
  • 11回复贴,共1

【继续扯淡】曼珠沙华眼中的库尔斯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依旧是,一楼喂熊
依旧是,不喜勿喷
依旧是,不同意的欢迎辩论,不过我大概很少上线,如果完全不同意就当是我是一个神经病在发疯就行


1楼2013-07-26 11:36回复
    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能看到关于闪击战在库尔斯克的运用,所以扯一下,也大概是最后一次扯
    除了特别让人觉得没有说服力的观点以外不配资料,想要找资料的自己去找,无论是同意还是反对
    从条件和结果两个角度来看,库尔斯克不打是作死,打是找死
    然后,德军打库尔斯克的战斗的形式,应该是——
    攻坚战(手动加粗),谢谢,说闪击战的自重


    2楼2013-07-26 11:43
    回复
      贴资料:


      3楼2013-07-26 11:50
      回复
        从老古回忆录可以看出,希宅非常反感库尔斯克,但还是要打,原因是政治上的
        而战略必须以政治条件为前提,这机会是所有学者的共识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库战到底是一个什么环境
        首先德国人很明白盟军会大规模登陆,就在44年,不相信的详见老古回忆录。于是德国人能在东线折腾的只有43年一年,如果不能彻底把苏联弄残废以腾出手来收拾老美,那么取得任何形式的胜利都是没有用的
        然后,德国只能进攻,而不能防守反击,除了军事上的理由之外,只有进攻,才能让罗马尼亚和美国佬相信德国还能完全压制苏联。坚定自己人的信心,动摇老美的信心。这种政治意义是不可估价的
        而同时苏联人大量的部署部队在这个突出部,而由于突出部的原因,德国人正好在这里打一个歼灭战,而以免苏联人往自己纵深跑去
        于是希宅一直等能解释清楚了,拖时间不但能让德国人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而且能让苏联部署更多的兵力在这里,毕其功于一役


        5楼2013-07-26 12:09
        回复
          接下来是库尔斯克的打法问题
          为什么这场大战必须要在库尔斯克这个地方打,而不能去打另外薄弱的地方
          因为德国的首要任务是决战,即使在薄弱的地方,德军发挥机动优势攻取一定量的领土,对于苏联这样领土多的要死的国家来说还是一小部分领土,这这些领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坐等44年吃苦头吧
          于是库尔斯克必须在这个坑爹的地方打
          接下来在库尔斯克这个地方,有很多种打法,比如闪击战,比如防守反击,或者先退却再反击等等,当然还有攻坚战,应该怎么选择?


          6楼2013-07-26 12:18
          回复
            对于闪击战,因为任务式委托指挥法,间接路线战略,乃至于整个闪击战在战役和战略坚决性上有缺陷,所以不采用这个打法
            因为德国佬的任务式委托指挥法,战术高度放纵,战役下级指挥为主,战略绝对服从,而麻烦的地方就是战役级,如何平衡下级的自主力度和上级的调控力度
            而因为这个自主权,往往会使战略和战役进程偏离预想,谁也没法掌握战局的发展,整个战局变成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也很有可能
            怎么看都是说了也是白说的样子,还是编故事吧(跪)
            脑补中的库尔斯克(搞笑版):
            希:“咳咳,请你们两个分别由南至北,由北至南,最后合围,全歼苏军”
            曼:“我的元首,我应该把护士放前面还是黑豹放前面?(战术)”
            希:“这种事情你还决定不了?我养你有何用?”
            曼:“哦,原来是我自己决定啊,那么我应该先打左边的敌人还是右边的敌人?(战役)”
            希:“去去去,自己想去”
            莫(心理活动):“原来如此,我这边也都是自己决定嘛,这样最好了,你看苏联人左边有一个漏洞,先敲一下再说”
            曼(心理活动):“要我自己决定的话,我想先把苏军引出来,拉到外面来打死,这样损失最小而且最稳妥”
            10天后
            莫:“我已经在预定地点了,你快来啊,你再不来我只有两天可以撑了啊”
            曼:“我去,我刚刚引出来的敌军又被你引回去了不少,等等,再等我10天啊,我就能击垮南部苏军兵不血刃的来和你会合”
            朱可夫晚上睡觉都要笑醒了


            7楼2013-07-26 12:39
            回复
              防守反击和退却再反击道理是一样的,都和大纵深有关
              如果德国采用曼斯坦因的方案,先放弃顿涅进行退却,然后利用装甲部队纵深反击,于是苏联人表示很开心,大纵深第一阶段的突破难题都没有了,直接进入追击阶段。而且再难以判断苏联主攻方向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让德国的防御体系全部崩溃,直接演变成为大溃退
              反过来如果原地固守,由于大纵深本来就是无所谓你是否准备的,是一种优势战法,以优势兵力和充足的战役准备,苏联的突破是极其难以阻止的
              所以说德国只能选择攻坚战


              8楼2013-07-26 12:55
              回复
                而为此,德国也做了不少的准备,比如重型坦克的发展,比如新的战术的发展类似楔形阵列和钟形阵列,夜间进攻战术的发展等等
                这里扯一下各类重坦的作用
                攻坚过程中,无非遇到两种情况,敌人的防线或者敌人的坦克纵队
                对付防线,有用于阵地突破的虎式重型战车(这才是理解突破坦克的正确方式!!!),用于攻击小型防御工事的灰熊突击坦克,用于攻击攻击钢精混泥土碉堡的斐迪南重型突击炮
                对付坦克,有黑豹中型坦克,犀牛坦克歼击车,还有JU-87G和HS-129


                9楼2013-07-26 13:08
                回复
                  综上,德国对于这次大决战,势在必行,历史上的选择在战略上完全没有错误
                  只不过这个情况是,不打作死,打了找死
                  至于送死的原因,我想各位资料帝战史帝都很清楚,这里就不再吐槽了
                  扯毕,下线午睡去


                  10楼2013-07-26 13:11
                  回复
                    果然没人看……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7-27 0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