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学吧 关注:16贴子:176
  • 2回复贴,共1

关于蛮书

收藏回复

  • 222.161.45.*
唐樊绰撰。《新唐书·艺文志》著於录,《宋史·艺文志》则有绰所撰《云南志》十卷,而不称《蛮书》,《永乐大典》又题作《云南史记》,名目错异。今考司马光《通鉴考异》、程大昌《禹贡图》、蔡沈《书集传》所引《蛮书》之文,并与是编相同,则《新唐书志》为可信。惟《志》称绰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蔡袭从事,而《通鉴》载袭实官安南经略使,与绰所纪较合,则《新书》失考也。绰成此书在懿宗咸通初,书中多自称臣。又称录六诏始末,纂成十卷,於安南郡州江口附张守忠进献。盖当时尝以奏御者。交州境接南诏,绰为幕僚,亲见蛮事,故於六诏种族、风俗、山川、道里及前後措置始末,撰次极详,实舆志中最古之本。宋祁作《新史·南蛮传》、司马光《通鉴》载南诏事,多采用之。程大昌等复引所述兰沧江以证华阳黑水之说,盖宋时甚重其书。而自明以来,流传遂绝。虽博雅如杨慎,亦称绰所撰为有录无书,则其亡佚固已久矣。今此本因录入《永乐大典》,仅存文字,已多断烂,不尽可读,又世无别本可校。考洪武中,程本立作《云南西行记》,称丽江通守张翥出示樊绰《云南志》,字多谬误,则当时已然。谨以诸书参考旁证,正其讹脱,而姑阙不可通者。各加案语於下方,厘为十卷。仍依《新唐书》志题曰《蛮书》,从其朔也。  


1楼2007-08-15 21:15回复
    • 222.161.45.*
    樊绰,生卒年不详,咸通三年(862),任安南从事,为安南经略使蔡袭幕僚。由于当时南诏不断兴兵进攻内地,形势严峻,樊绰就注意当地社会民情,并亲自进行社会调查,以此为基础,参考了《云南记》、《云南行记》以及《汉书》、《广异记》、《夔城图经》等文献,撰成《蛮书》。《蛮书》在后世有《云南志》、《云南记》、《南夷书记》诸名称,记载南诏山川城镇、风俗物产、民族疆界及典章制度等,系统详细,为研究唐代云南地区交通、山川、城镇,以及南诏和邻近各国的民族、物产、风俗、政治、文化之重要典籍。今人向达有《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赵吕甫有《云南志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考订均较细致。


    2楼2007-08-15 21:16
    回复
      • 222.161.45.*
      记载南诏史事的史书。又名《云南志》、《云南记》、《云南史记》、《南夷志》、《南蛮志》、《南蛮记》。十卷。唐樊绰撰。樊绰为安南经略使(今越南河内)蔡袭幕僚。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南诏王世隆遣将攻安南,经略使王宽不能御,朝廷以湖南观察使蔡袭代王宽为经略使,将兵屯守。樊绰随行。为了对付南诏,他受蔡袭命,对南诏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搜集资料并参考前人著作(主要是袁滋《云南记》),写成此书。863 (唐咸通四年)南诏军攻陷交阯,蔡袭战死,樊绰于城陷时携带印信,浮水渡过富良江走免。次年六月受命任夔州(今四川奉节东)都督府长史,复访问黔、泾、巴、夏四邑民族情况,并参考《后汉书》、《夔城图经》、王通明《广异记》等书,为文附于此书第十卷后。书中对南诏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民族、山川、交通城镇及境外诸国作了较详细记述,为现今仅存唐代著述中有关云南地区之专著,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自宋、元至明初流传不绝。《新唐书·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等书均有著录。此后不见传本。惟《永乐大典》收入此书,题作《云南史记》,为明初以来仅有之本。清乾隆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刊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中,复流传于世。此后福建、广东有翻刻本,《琳琅秘室丛书》、《渐西村舍汇刊》均收入;桐叶馆、知不足斋有单刻本,《云南备徵志》亦收入,并为一卷,但错简讹夺较多,有待校理。今人方国瑜著有《樊绰云南志概说》,对此书名称、资料来源、版本等考校精详。向达校注此书,题为《蛮书校注》,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


      3楼2007-08-15 2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