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姐姐吧 关注:11贴子:258
  • 1回复贴,共1

【往日回顾】【新闻】80后“手语姐姐”自称微博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转自 新华网 2011-8-30


1楼2013-07-25 19:01回复
     “手语姐姐”毛董莱做客本报,聊一名聋哑孩子的成长
      她天生聋哑,却过着一名普通80后女孩的潮生活,熟悉咆哮帝,会造《可爱的蓝精灵》的句子;她很美,喜欢跳舞、爱拍视频,是个微博控;从2007年开始,她依靠助听器苦练说话,现在她能跟别人说话交流了。她坦言,自己的小宇宙爆发,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宠爱,也离不开父母这么多年给予她的最有能量的爱。
      在省文明办、省残联和本报共同主办的浙江省首届“爱心家庭”评选过程中,有网友向大赛组委会推荐了这位“手语姐姐”毛董莱,但小毛连连摆手,说比她更合适的爱心家庭候选人多了去了,她之所以乐意做客钱报网“微访谈”,是想告诉网友,残疾人并非都是苦菜花,他们有笑声,有阳光,在芸芸众生里面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当然,你也可以关注毛董莱的新浪微博“手语姐姐”,她每天都会发布一段视频,教一句手语。
      爸爸给我送零食,妈妈送生日蛋糕
      毛董莱:我父母都是聋哑人。我是重度听障,不会说话。9岁时,父母把我送到桐乡聋哑学校去读书,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就是从那时候锻炼出来的。
      聋哑学校比较严格,禁止自带零食。但我又很喜欢吃零食,心疼我的爸爸,就经常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到学校给我送家里做的饭菜。有一次下大雨,我觉得爸爸肯定不会来了,但下午在教室里练舞的时候,很开心地看到了爸爸!他为了给我送被子,衣服都被淋湿了。晚上睡觉时,我铺开被子,居然发现被子里面还放了很多好吃的!我当时就流泪了。
      我10岁生日那天,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现窗外站着妈妈和爷爷奶奶,原来他们是来给我送生日蛋糕的,两个大蛋糕!同学都诧异地瞪大眼睛看着我们一家。老师暂停上课,让我和妈妈一起把蛋糕分给班里的每一个同学吃。当时班里有一些同学觉得我们一家都是聋哑人,瞧不起我,我挺自卑的。这件事后,他们不再笑我了,反而羡慕我有这么疼我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这种感觉,真是甜到心里去了,从此我自信了很多。
      读书、跳舞、教手语,帮董卿做手语主持
      毛董莱:中学毕业以后,我就在一家服装厂工作,但我想继续上学,可聋校没有大学,我只能逼着自己跟健全人一起读大学,报的成人大专,学的专业是数字媒体。这两年对我来说非常难忘,白天工作,晚上读书,基本没有周末。虽然很苦,但值得。两年之后,我顺利毕业了。
      手语是我的母语,也是我最大的优势。但手语有很多方言,所以我还在研究手语。
      我第一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是2004年,那是在一次比赛中,我在主持人的鼓励下说出了“很高兴认识你们”这句话,台下的掌声给我了很大的信心。现在,无论教手语、手语主持,还是同步翻译,我都行。
      我还帮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做过手语主持。那是在去年十月,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晚会上。董卿的临场发挥特别多,难度很大,但我还是完成了任务。她说从来没有见过像我这样重度听障的同步翻译,她对我说:“看到你,就觉得世界上真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
      我是微博控,我爱拍视频
      毛董莱:我的个人新浪微博就叫“毛董莱”,开了有半年多了,因工作需要,又在新浪开了“手语姐姐”这个微博,刚好满一月。这个微博主要讨论公益话题,以轻松的方式推广中国手语和手语文化。
      目前我主要发布一些手语视频、手语图片,也向网友征集网络趣语热词,像“有木有”、“顶”、“给力”等,把它们翻译成手语,并用视频教大家。
      如果有朋友想要学手语,不管是聋哑人还是健全人,都可以关注“手语姐姐”微博并报名,免费培训,免费发放手语教材,我还在准备出一个手语视频光盘,也会免费给大家。目前我正准备拍个手语MV,也是推广手语。现在有很多人,都对手语歌很感兴趣,手语已经不是聋哑人的专利了,正常人也可以学,它很有艺术性。(本报记者 朱韶蓁 本报通讯员 赵娜 梁健)


    2楼2013-07-25 19: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