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闫庄镇龙波村西坡里沟有两个石头坡,一直以来都是荒草丛生,近来村民们辛苦载的果树也都死了。与果树相比,更伤心的是这里刚刚夺取了两个年轻的生命。7月17日上午,该村3个小男孩去村边的西坡里沟骨干坝玩,刚过完9岁生日的张一博首先落水,13岁的同村男孩高毅浩见状去拉他,也落入水中。一同去玩的9岁男孩张知博慌忙跑回村子里喊人帮忙,遗憾的是,两个落水男孩被打捞上来时均已溺亡。
前天,大河报记者实地走访事发地,还原俩男孩落水时的情景。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十几米深没有任何警示标志的水坝不但吞噬了孩子生命,还阻断了20多名山里娃的上学路,村民们对此颇有不满。
噩耗
两个孩子一个13岁、一个9岁
7月20日中午,记者来到龙波村,全村都沉浸在刚刚遇难的两个男童的巨大悲痛中。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村里六七位村民骑着摩托车带着记者去西坡里沟骨干坝,由于村子与水坝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石头坡阻挡,行人只能沿着山坡小道往下走。村民张红超说,17日以前,他在外地打工,听说儿子溺水后连夜赶了回来。17日上午,他的儿子张一博(9岁),和同村的高毅浩(13岁)、张知博(9岁)去坝边玩。张一博首先落水、高毅浩见状赶紧去拉张一博,两人都落入水中。不会游泳的张知博只好慌忙跑到村里去喊大人,当大人们将落水的两个男童打捞上来后发现两个落水男童早已没了呼吸。
在村民的帮助下,记者见到了幸免于难的张知博,他被几天前的可怕一幕吓坏了,他已经3天不敢独自出门了。说起当时的情景,张知博只回答“不知道”或“记不住”。他说当时只记得落水后的一幕。“我看见张一博掉到水里了,高毅浩下水去拉他,他俩都沉到水里了。”张知博说,他不会游泳,看看旁边没人,“一口气”跑回村子喊人来救。后来就发生了张红超所说的打捞情景。
悲剧
遇难孩子家庭备受打击
在村口,记者见到了高毅浩的爷爷。据高毅浩的爷爷说,毅浩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后来他的妈妈也改嫁了,毅浩是跟着爷爷长大的。高毅浩的溺亡对老人的打击很大,“活着没意思了,真不想活了。”老人说道。
张红超有两个儿子,溺亡的是他9岁的大儿子张一博,小儿子今年5岁,但至今仍不会说话。“超叔听说一博溺水了,用头往铁大门上磕,磕得头破血流,这个小儿子将来也是累赘,他们曾带着他去洛阳、郑州、西安的大医院都看过,但都没治好。”张红超的大侄子张明伟说。其实,这3个小男孩都是亲戚,张一博和张知博是堂兄弟,救张一博而溺亡的高毅浩是张知博的舅家表哥,这次意外,对他们这一家子打击非常大。
说法
水坝建成后移交给了田湖镇
张红超说,他的儿子和同村孩子被淹死不是偶然,也有一些人为因素。“十几米深的水坝竟然没有任何警示标志,小孩子掉入水坝肯定凶多吉少,县水利局能建起水坝,却没有相应的护栏等设施,甚至连一个警示牌子也不设置,这说不过去。”张红超说。他和村民们曾去水利局讨说法,被告知,2006年水坝建成后,已移交至田湖镇管理。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电话联系上嵩县水利局办公室电话,负责抗洪的工作人员说,这个水坝是根据需要,由国家出资建的,水利局负责承建,建成后就移交给了田湖镇镇政府。“所有的管理和收益都属于田湖镇镇政府,我们只负责工程上的事。”该工作人员说。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田湖镇镇政府,镇政府党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与负责宣传的副镇长沟通后会尽快回复。不过直到昨日截稿时,记者都未收到田湖镇关于这件事的说法。龙波村的村民说,事发后镇政府派人送来了1000元前,让尽快处理后事。
诉求
希望相关部门能修条安全点的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龙波村有20多个在上小学的儿童,他们要到水坝另一侧的裴村小学去上学。2006年水坝没建成时,孩子们从龙波村出发,翻越一个石头坡,再沿着谷底爬过另一个石头坡,然后就可以到裴村小学上学了,前后约2里地,加上中午吃饭来回两趟,孩子们每天要来回四次。可当水坝建成后,水坝淹没了原来的山间小路,村民曾反映过这个情况,相关单位在山坡上又开了一条小石路,但这个小石路很窄,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跌入水里。除了这条路,还有一条稍微宽的大路,但绕得太远,约5里地,不少学生还是沿着水坝边去上学。
“这条路是孩子们去上学的唯一通道,如今水坝把这条路全部蓄满了水,孩子们只能沿着水坝旁边的小山路去上学,一天跑两个来回,稍不留神,都有跌下水坝的危险。我们村民希望水利局或镇政府给修一条安全点儿的山路。”采访中,不少村民建议说。村民们说,西坡里沟两岸都是石头坡,自古以来都是荒坡,嵩县水利局以“淤耕地”的名义申请国家资金建水坝,6年多来,水坝也没淤出半分耕地,反倒吞噬了两个幼小的生命,他们希望水坝管理方切实履行管理职能,可不能再出现类似溺亡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