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吧 关注:3,279贴子:34,746
  • 21回复贴,共1

转贴 回扣缘何屡次套住“白大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华社记者 郑 良□
  成本不足1元的克林霉素磷酸脂注射液,售价超10倍,采购要过N道关,药价的50%竟然都是“公关费”。
  市直区县73家医院,包括全部22家二级以上医院100%涉案,福建省漳州市近期查处的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窝案中,医生退赃金额达2049万元。
  采购要过N道坎
  药价50%用于“公关”
  今年40岁的周某是一名资深医药代表,2006年年底开始在福建省漳浦县等地一些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推销药品。至去年年底,她的销售额达到375万元,涉嫌行贿金额近百万元。
  “每一关都需要‘公关’。”为计算各位医生的“工作量”,周某买通了医院的统方员,每月按各科室医生开具的药品计算提成,统方员按每盒或每瓶0.5元收取好处费。为此,医生开高价药、大剂量药的积极性很高。
  据被查处的医药代表交代:“药厂生产的某一药品到患者手中要经过4关:通过招投标进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再进入地市级卫生管理部门的药品目录,然后,医院采购该药品,科室医生在诊疗时使用该药品。”
  医药销售区域经理卓某等人表示:“要确保药品进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目录,一些厂家或药品经营企业负责对组织招投标人员行贿,并通过围标、串标等手段确保中标;进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后,为了入围地市级确标的药品目录以及医院采购该药品,地区级的医药代表要负责‘搞定’卫生、药监和医院相关负责人。”
  然而,进入中标目录仅是第一步,一些被查处医药代表交代:“药厂之间竞争很激烈,即使中标,医生在诊疗时仍可开不同的药品,这就还需要‘再公关’。”
  调查显示,药品生产企业给经销商的“营销”费用一般是药品中标价的50%左右,区域经理一般将其中15%左右用于“公关”当地卫生、药监等部门相关人员,将其中30%左右给予二级代理及下线业务员,这些下线人员负责“公关”各家医院,给医院负责人及科室医生的“好处费”占其中25%左右。
  定价缺陷大
  成本仅占药价20%
  据医药代表供述:“药品价格构成比例中,成本价往往不到20%。”
  漳州市卫生局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药品的成本主要是由参加招投标的企业自行报价,只要其报价不高于该企业在其他省份的中标价就行。”
  蔡某是一名医药代表,他介绍,其推销的克林霉素磷酸脂注射液(2毫升×0.3克),每支成本价不足1元,医院采购价为10元,零售价为11.5元。
  漳州市纪委提出,医药代表送回扣,腐蚀拉拢卫生、医药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医院的医护人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近年来,医疗购销领域腐败案件呈现多发态势,暴露出这一领域诸多问题,光靠案件查处难以治本。
  漳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提出,案件反映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重大缺陷,药品定价由药厂说了算,而药厂为了使自己生产的药品能较好地销售,往往给商家在药品流通环节留下较高的利润空间,导致药价虚高。
  当前,尽管药品、医疗器械采购采用公开招投标程序,但由于药厂、药品经营企业、医药代表和个别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围标、串标等行为时有发生,招投标在一些地区不但没有降低药价,反而多了权力寻租空间。
  该负责人说:“这些‘公关’成本最终由患者和国家医疗投入资金‘买单’。”
  “隐形福利”成“行规”
  顶层设计亟待完善
  一些被查处的医务人员诉苦说:“医务人员工作时间长,收入偏低,再加上医药代表处心积虑拉拢、利诱,开大处方、拿回扣就成为医疗系统的‘隐形福利’,‘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没事’等观念,在医生中有一定影响。”
  从漳州市查获的案件看,医疗购销领域腐败滋生于药品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医生诊疗用药各个环节,全市1088名医务人员和133名行政管理人员涉案。二级以上医院全部涉案,主要是这些医院用药量大,是药企、医药代表公关的主要对象。
  “整治回扣药老百姓能得实惠,过度诊疗也能有效控制。”漳州市平和县纪委书记张娇兴说,“全县九成医生涉案,而查处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窝案后,县里医院诊疗费用一个月就下降300多万元。”
  一些专家指出,如果不能建立起一种科学、合理的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药补医问题,仅仅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包括药品集中招标来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即使取得一些成效,也只是暂时的、表面的。
  有关部门应在科学合理地评估药品生产、销售、研制等成本的基础上,按药品差比定价规则,挤干药品定价中的水分。
  漳州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马桂秋说,解决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破解药价虚高问题,亟待完善顶层设计,规范药品价格审批程序,强化监督机制。
转自健康报网


1楼2013-07-24 22:02回复
    商业运作不可避免要带来价格浮动.药品从生产到流通到医院再到患者手中不可避免要产生价值到价格的转化.这个其实完全符合市场规则!价格的降低最后只能通过竞争而不是政府干预,最近青霉素厂家纷纷停产就说明了这一点,既然是市场经济那就要赚钱.最近,赵本山的一副字卖到92万.据我算成本大概是2.50元!谁解释一下?老赵的烂字值92万吗?中间差价是多少呗?


    3楼2013-07-27 16:32
    收起回复
      实在不行就只有药厂国有这一条路.中国能走吗?


      4楼2013-07-27 16:34
      收起回复
        体制的改变是治本,现在药品流通领域赚取了多少的利润,有哪个媒体敢曝光,就因为流通现在逐步国有,钱都让国家赚了,其他一链子的人跟着背黑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7-31 13:41
        回复
          药品也是商品,计算挣多少没用!过高了可以有物价局来管,药监局来查。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医生该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没有了,我们多挣点钱风光风光不可以吗?现在的人都没人味了,我们残酷一点可以吗?


          6楼2013-08-14 21:48
          收起回复
            普通的三级城市,区医院小儿肺炎一天的住院治疗费用高达一千人民币,这不是一个普通家庭能承受得住的。怎么说一个小儿肺炎严重点的也要十来天吧,那就相当于一个农民半年多的工资了!


            IP属地:广东8楼2014-05-25 23:32
            回复
              等什么时候 医生的收入能够和几个国字的央企比肩的时候,估计甘愿冒风险去开药的医生就少了,谁愿意守着自己的稳定合法的金鸡蛋去偷几个茅草?


              9楼2014-11-21 14:49
              收起回复
                什么事过犹不及。高风险高收入,不然的话拿手术刀的挣不过卖茶叶蛋的,那还得了!


                10楼2014-12-06 18:05
                回复
                  被黑锅的只有你,因为你是小虾米。为什么不提高医生福利待遇,规范药品、器械流通程序,让医生们阳光合法收入,让医生们活得有尊严。


                  11楼2014-12-08 13:11
                  回复
                    对......


                    12楼2015-01-05 21:50
                    回复
                      我觉得非常纳闷,作为一名医生,所谓药品零利润,我看药价也没降多少,我到外面药店买药,比医院贵很多。听说要降药价,药厂不同意了,药价到底还是药厂说了算,哪一杆子人谁来养。医生想增加阳光收入,太难了,药价降不下去,医疗服务费能涨上去么。药价不能降到实处,老百姓能减轻负担么。


                      13楼2015-01-07 22:59
                      回复
                        潜规则


                        14楼2015-01-09 20:56
                        回复
                          医生是替罪羔羊,从一学医开始,就被所谓的"医者仁心丨白衣天使"洗脑了!导致不敢关门息业,导致发自内心的忍让,导致不会心团结,导致软弱无助!只知道傻乎乎的钻研业务!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1-07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