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天堂吧 关注:70贴子:2,635

时光无言——徽因小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鸡蛋—炒—青椒 你会喜欢的


1楼2013-07-24 19:45回复
    任何一个季节到往江南,总是那般迷雾朦胧,仿佛要刻意隐藏什么,待揭开那一层薄纱,一切都会浮现在眼前。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有这样一位优雅从容的女子曾走过那被雨打湿的青石板小路,一颦一笑间尽显岁月的浮华。时间的流逝不曾在她脸上留下任何苍老的痕迹,却只使她内心更加成熟,脚步更加坚定。她曾走过的人间四月天,便是这一切最好的诠释。她就是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


    2楼2013-07-24 19:46
    回复
      生于杭州这样一座富有诗意的城市,徽因与生俱来便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诗意闲淡,温润洁净,就像洁白的水莲花一样。任何人见了都不忍触碰,只是轻轻地看上一眼,又轻轻地离开,哪怕片刻的停留也会惊扰那静谧的灵魂。我以为,这样安静的女子只适合在梦幻般的小城栖居。北国凌冽的寒风不适合她,西北干旱的沙漠亦不适合她。只有那青石铺就的小巷,飘散的淡淡烟火,偶尔悠闲走过的行人才适合她。至于其他的,就交给时光好了。恍惚间,又是一场梦……


      3楼2013-07-24 19:47
      回复
        徽因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几乎沿袭了家人所有儒雅优秀的血统。这为她以后在建筑学以及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做了最好的解释。或许,每个人从一出生便背负着家人对她美好的期望。对于一个未知的新生命,每个人都想将自己有生之年的遗憾倾注在婴儿身上。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继续坚持下去。我想,小小的徽因身上所承载的也许是大家闺秀所具备的高贵气质。


        4楼2013-07-24 19:47
        回复
          写到这里,我忽然记起了一句话:行走在江南,随手将快门按下去,都是一副绝美的风景画。若生活在那般诗意的地方,内心是不是也会随之爱上安逸与静谧呢?徽因是幸运的,在杭州度过了童年的三载光阴,但命运却没让她一直留在杭州。在徽因八岁那年,随家人一起迁至上海,她带走了杭州古城的清韵,带走了江南水乡的淡雅,也带走了西湖白莲的一抹云彩。


          6楼2013-07-24 19:48
          回复
            上海这座风云变幻的大都市,似乎每天都有新奇之事发生,浮华之中又夹杂着些许沧桑。徽因来到这里,变得再平凡不过,像其他天真的孩童一样就读于爱国小学,仍旧未变的是她每天还是要看很多书,无论读懂与否,都一直坚持。


            7楼2013-07-24 19:48
            回复
              一九一六年,徽因十二岁,告别了国际化的大都市,又随家人来到庄严显赫的皇城——北京。我时常会想,徽因若没有辗转如此多的城市,而是一直留在江南,留在熟悉的家乡,她的一生还会那么传奇,那么富有诗意吗?或许,正是不同的城市带给她不同的感悟与灵气,也同时让它拥有丰富而浪漫的人生经历。


              8楼2013-07-24 19:48
              回复
                写到徽因,必须要写的是那一场康桥绝恋和三个伴随的她一生的男人。梁思成,最终陪伴她走完人生的旅程;徐志摩,在一场柔美的康桥之恋后不舍的离开;金岳霖,温和又固执的爱了徽因一生,终生未娶。


                9楼2013-07-24 19:48
                回复
                  伦敦,著名的康桥之恋就发生在这多雨又迷蒙的城市。烟雨是容易打开人的思绪的,尤其是在这遥远的异国他乡,更让人感到寂寞与惆怅。于是,又是一个多雨的日子,徽因与徐志摩终于再次相遇。之后每一个安静的日子,两人就坐在温暖的壁炉前,谈理想,谈文字,谈音乐,从现实到梦境,从历史到未来,他们的话题总是多的说不完。两个同样寂寞的人就这样相爱了,然后又在康桥的柔波下深情相拥,在沉默的夜色中挥别。虽然命运最后没让两个人如愿的在一起,但这一场华丽的邂逅,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舍得让那梦幻的一切尘封在时光里。正如那首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的,徽因就这样离开了伦敦,离开了康桥,也离开了曾经深爱过的徐志摩。就只是这轻轻的一转身,就是天涯。这场康桥之恋就这样被遗忘在时光里,再无人提起。


                  10楼2013-07-24 19:49
                  回复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徽因是如何做出这样决绝的决定的,她是否有过后悔,也无从知晓。只是在离开伦敦之后,她的生活又接近平凡,在培华女子中学完成学业后,又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那里遇到了将与她携手一生的伴侣——梁思成。一九二八年,两人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之后,徽因同梁思成一起参观古建筑,并为中国的古建筑改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1楼2013-07-24 19:49
                    回复
                      或许,徽因在建筑学的成就远超过文学方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脑海中依然思考未完成的古建筑研究。她的一生这样的传奇,有这样的诗意。可是,终逃不过命运的劫难,还是带着些许的遗憾离开了她一直深爱的世界。


                      12楼2013-07-24 19:49
                      回复
                        人们对于她更多的记忆是那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看尽人间芳菲,走遍岁月浮华。在这无言的结局里,亲爱的徽因,我该用怎样的心情与你挥手作别?


                        13楼2013-07-24 19:50
                        回复
                          感谢不欢而散的投稿


                          14楼2013-07-24 19:50
                          回复
                            @微风随东斜


                            15楼2013-07-24 19:51
                            回复
                              林徽因,才女啊


                              16楼2013-07-24 2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