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心语手语社( Sig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UIR),简称国关手语社,成立于2006年,是由国关大学生创办的从事手语教学与表演,致力于手语推广和各种公益助残活动的专业社团。
2006年夏天,国关心语手语社满载着爱与希望,怀着“用心交流,让爱传递,奉献社会”的理想成立了。“心语”二字,一是象征着手语是一门无声的语言,是心灵的舞蹈;二是,希望社员们能用心学习手语,用爱奉献社会。今年,手语社五岁了,现在她是一个拥有100多名会员20位干事,活跃在国关内外的社团,首都高校手语联合会的成员之一。
为了使手语培训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心语手语社举行了每周的常规教学活动。我们从手指字母开始,到日常对话,循序渐进。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手语歌、手语诗、手语电影。我们的主题积极向上,在感恩节,我们办了感恩节特别活动,邀请朗诵团的同学一起表演手语诗,用《爸爸妈妈》这首手语歌唤起同学们的感恩之心;在残疾人日,我们开展坚强主题教育活动,学会自强不息,昂首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除了每周与大家不见不散的手语课,我们还举办了校手语风采大赛,在校园内推广手语,提高同学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五年下来,国关会手语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手语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手语推广和公益活动,受到学生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校团委也给予了手语社很大的关注和帮助,认可并嘉奖了手语社的努力。
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团,我们也时刻牢记着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小小的力量,因此我们也会参加一些校外志愿活动、赈灾义演和执教活动等。如我们承办了“5.25”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一项分支活动——“阳光心语传递”;而通过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的介绍,我们还收到潍坊行知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邀请,编排了手语歌 《在路上》《孩子》,排成视频,让老师带到潍坊。很多会员还把在手语课上学会的手语歌教给了京豫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今年六一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庆祝了儿童节。那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孩子们和聋人朋友一样,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教他们手语歌也是希望这些孩子们在手语这种安静又温暖的语言当中能够学会自强不息,学会坚强。此外,我们每年也会提供两到三次的到北京聋哑学校的机会,让会员们在接触聋人的同时用心体会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帮助他们。我们也是想借此,让同学们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学习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懂得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心语结社五年来,在这里,我们先学会感动,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理解,从自己做起,然后去感动更多人,呼唤更多人,与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包括手语在内的爱心队伍中。手语社是这样一个社团,没有那么多的比赛能让她捧回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没有那么多健全人愿意去观看一整场无声的演出,所以,她只能用心地把每一节手语课上好,尽最大的努力,用手语为载体感染更多的人。手语社的成员们选择了一条充满艰辛然而更加洋溢着温暖关怀的道路。困难是不容逃避的,尤其在一个就业形势格外严峻的社会里。然而,因着我们的执著,学子的支持,以及整个社会各个高校爱心凝聚的力量,我相信,爱心的火种一定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2011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