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情吧 关注:36贴子:1,317
  • 2回复贴,共1

【 顾知书:专属独白存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留空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07-23 17:54回复
    暮春之后,寒意尽褪,只是从心间儿迸发出的寒凉却非一朝一夕能却了的。
    她温了壶酒,坐在窗畔,赏雨留花。那圆润的滚珠儿顺着叶片而下,倾枝弯弯的,从这个叶尖儿蹦到那个枝头,唯玲珑二字,形容上佳。
    对着这些趣儿,她只是看过,尔后一笑,便再也无话。
    贪凉那晚,半入更阑时,我还悠悠地行在外头,盏盏灯火通明,仿若就点在我跟前儿那样,明亮而刺痛,让我的双眼感觉到了疼痛。
    “姑娘,陪在下饮一杯?”
    远远地,我不知是何处,只是个声音传来,走习惯了夜路,自是也没什么可畏惮,转过身去,只是朦胧的一个轮廓,在那黑暗中又浓一筹,却是不可触摸的依稀。
    “寒凉夜晚,只余灯火还阑珊,又有何处能饮酒?”
    他合扇一笑,那五官似是从模糊中走了出来,变得愈发清晰了——“同我,在心中共饮。”
    酒不醉,人自醉,不同人饮酒,自在心中醉。
    就那样算不得浑浑噩噩,却是过了几载;他为她温酒之时,仍是温润如玉。
    “我愿陪你共患难,享荣华。”
    她为他酌酒之时,却是娇矜一笑:“我也愿陪你共患难,享荣华,只要——”酒酌一半,不深不浅地盛在盏中,她却是停下了言辞,“你不负我。”
    数多载后,当初的誓言,又是谁在守着?
    “你可听说那家的姑娘?哟,生的貌美娇俏,只是可惜,为了一纸空话,苦等数年。”
    “这,又是为何呢……”
    “年轻人的情爱呀,我们这些人怎么懂。只是,若我是月老,也定会将这红线拆散,人间真情,又是仅被这段红线姻缘所牵?”
    沈蘅书/阿九执笔赠顾知书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07-23 17:55
    回复
      【 顾知书:昔年昔景人不复 】
      青花忆里,女子呆坐在菱花镜前,脑后的朝天髻高高梳起,
      乳白色的象牙角梳在夜色中有如流萤一般,淡亮耀目。
      夜里谧静,廊上侍女的轻笑声隐隐传来,
      像极了多年前的一幕,快乐,却再也回不去。
      去年初春,院子里的融雪化去,满园的桃花儿还打着花骨朵儿,尚未绽放。
      树下一男一女,男子一身银灰长袍束身而立,
      看不清面容,只觉周身都是让人放松的气息。
      女子一身粉色衣裙坐在石凳上,
      青丝只用了一根玉簪稍微固定住,更多的,随着清晨的微风轻舞。
      初升的朝阳红得张扬,在她头顶洒了一把细碎的暖光,
      脸上挂着的笑容,更是暖心,
      只见她眼儿一弯,嘴里吐出些许怨怪的话:
      “哥哥可是越来越会哄人了,哄骗了这么多姑娘,
      却不知我何时才能有嫂嫂?看见别家热热闹闹的,我羡慕得很呢”
      被称作哥哥的也不恼,
      手中折扇一收,触着额头,轻叹了一声:
      “唉....你哥哥我也知自己风流倜傥,无人能及,
      可京城的美人太多,就像百花园里的花儿,看得我眼睛疼,实在选不上呐”
      女子听了,摇了摇头,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
      索性低下头不再理他,只顾着喝刚才泡好的花茶,不发一言,
      眼角眉梢的笑意被掩饰得极好。
      不多会儿,男子垂头丧气认了输,又走近了几步:
      “你还未嫁,哥哥怎么敢先娶?总要让你有人照顾才行....”
      三年光景过去,这一幕幕却仿若昨日,镜中人儿样貌未变,只是少了那恣意的笑,只能叹一声,物是人非。
      [ 顾知书执笔自属,各位看过且过 。]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3-07-23 1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