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吧 关注:451,506贴子:1,306,042

去宇宙中淘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HE 70 TRILLION DOLLAR STOREY 价值70万亿美金的行星带】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成千上万颗碎片般的小行星。它们可能引发全球性灾难,但也能为人类提供比地球上更为丰富的宝贵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其实是潜力巨大的能源宝库。正因为如此,专家们甚至考虑将这些多的难以计数的“碎片”引向地球附近,以便为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7-23 17:01回复
    【它们来自何方?】它们距离太阳45亿千米,在宇宙中像无数碎片一样,一起组成了太阳系的外沿——柯伯伊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Kuiper)。另外,在木星和火星的公转轨道间也存在着一条小行星带,其中包括大约30万个已知天体。木星依靠巨大的重力作用,阻止了它们形成一个独立的星球。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7-23 17:08
    回复
      【这些碎片是如何命名的?】目前在太阳系中,已被发现的小行星共有574711颗。在某一颗小行星获得永久命名之前,科学家们往往会为其制定一个临时性的编号,以便于人们区分,同时避免频繁更名可能造成的不必要的误解。这一编号会反映改小行星被发现的日期。正式命名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发现该行星的科学家姓名(例如舒梅克小行星)或是某个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名字(例如谷神星)等元素。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7-23 17:15
      回复
        而“临时性编号”,譬如“2004MN4”,“2004”表示年份: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首次被发现的时间是2004年6月19日。因此,它的临时编号以“2004”开头;“M”表示半月份:英文字母除去I和Z,其余每个字母代表半个月,如A为1月上半月。以此类推,M表示6月下半月;“N”表示第几颗:代表在同一时间段里,这是第几颗被发现的小行星,Z代表第25颗(I除外)。以此类推,N代表第13颗;“4”表示类型:专家们通过某种复杂的数字编号系统,来给小行星进行计算和分类,共有25类左右。此例中的“4”代表类别114号。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7-23 17:29
        回复
          【小行星到底有多大?】在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所有小行星的体积加起来并不大,只不过略小于月球的百分之五。但是其中任意一个直径2千米的小行星,都有足够的威力来摧毁整个人类文明。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7-23 17:33
          回复
            〔2mm〕迷你碎片:在太空中,每天都会有数吨这类的沙子和灰尘,源源不断地飞向地球大气层。来袭周期:持续不断。杀伤力:无危害。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7-23 17:38
            回复
              〔2m〕小碎片:所有直径小于40米的碎片,几乎都会在到达大气层时因摩擦受热而被烧毁。来袭周期:每年2~3次。杀伤力:可致0~5人死亡。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7-23 17:42
              回复
                〔40m〕普通房屋般大小:代表事件是1908年发生的“通古斯大爆炸”,西伯利亚地区的大片森林被烧毁。来袭周期:约100年一次。杀伤力:可多达十万人。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7-23 17:45
                回复
                  〔150m〕尖塔级:直径超过150米的近地小行星,存在很高的危险系数,能将整座城市夷为平地。来袭周期:约5000年一次。杀伤力:可多达10万人。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7-23 17:48
                  回复
                    〔1000m〕巨兽级:比迪拜的哈利法塔还要高的小行星,威力巨大,能够摧毁整片大陆。来袭周期:约10000年一次。杀伤力:可杀死约100万人。(呵呵…)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7-23 17:52
                    收起回复
                      〔8850m〕世界末日来临:像珠穆朗玛峰那么高的小行星,若撞向地球的话就会引起全球大灾难和气候变化。来袭周期:约1亿年一次。杀伤力:灾难,无法预计…(……)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7-23 17:55
                      回复
                        【如何转移近地小行星?】科学家们试图研发各种保护地球的技术,以迫使近地小行星(即距离地球比较近的小行星,英文简称NEO)安全地离开自己的轨道,从而防止其与地球相撞并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大灾难。在研发过程中,科学家们逐渐开始思考,能不能将某一颗小行星有目的地引向离地球较近的位置。因为一旦它到了近地位置,人类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登陆并且开采上面的矿产资源了。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不管最后能服务于哪些领域人类都必须恰当地对天体施加作用力,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它的运行轨迹。下面展示了四种不同的原理。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7-23 23:30
                        回复
                          [“公羊”技术]火箭发射产生的动力,能带给小行星足够的推动力,这个推动力可以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另外,还可以借助与火箭对接的无人飞船产生的推动力。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7-23 23:43
                          回复
                            [温柔之计]依靠宇宙探测器的重力来拉动小行星是第三种方法。这样会产生一股微弱但持久的作用力。不过这样也有缺陷,因为整个计划的周期可能长达数十年。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7-24 00:00
                            回复
                              [太阳驱动法]可以借助巨型的反光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小行星的表面。这样一来小行星表面的物质就会不断的蒸发,从而产生动力将小行星推离原轨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7-24 0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