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话吧 关注:796贴子:6,104
  • 6回复贴,共1

将军衙门 —— 成都地(街)名趣谈【转】(4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将军衙门
将军衙门原址在成都长顺街口西边,将军衙门是清朝在四川的军事重地。驻扎有满蒙八旗军队,设都统或将军统摄。将军品位,高于都统,非满蒙大员不得被任命。清代初只在四川设副都统,节制满蒙八旗兵。衙署在今商业场街内。乾隆四十一年(1776)因四川疆域辽阔乃改设将军。成都将军,还管辖松(松潘)建(建昌即西昌)镇的文武之权,负责对少数民族地区军政事宜。将军对四川、成都的军政事宜,虽不具体过问,但朝廷对将军的信任,一般是超过由汉族人员担任的总督、巡抚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7-22 10:45回复

    据史料记载,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清兵入川后,在成都设副都统,衙门最先设在现今商业场内位置。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后,迁入少城内建成的副都统府衙内,负责统领、管辖满蒙“八旗”兵。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清政府因四川疆域辽阔,在四川改设将军,负责四川的文武权力以及管辖川西松潘、建昌(西昌)等镇少数民族地区的军管事宜。
    将军品位高于都统,非满蒙大员不得任命,遂将少城内副都统衙门改设为将军府。到了同治七年,在任将军崇实以“府衙过小、房屋破朽败、有碍公务、有损官仪”为由,奏请朝廷批准进行改造,并将原址扩大,花费大量金银和两年多时间,建成一座威严恢宏的将军府衙。


    2楼2013-07-22 10:46
    回复

      将军府的门头十分壮观,八字粉墙捧拥着台阶高耸的大门,门头画角飞檐、朱门青瓦、气势雄伟,匾额上书“帅府”二字。门前一对高大勇猛的石狮精雕细刻,左右旗杆上的大旗绣有“四川督军”字样。门墙内两侧各竖有一座瞭望放哨的寨楼,右边门墙辟有大门,便于旗兵巡行。厚重的照壁分隔出门前的广场和行人的距离,门前门后有“戈什哈”守卫和巡察。
      二门的匾额上书“仪门”,乃官仪威武之意,提醒出入之人注重衣冠仪表仪容。进了二门内,共建有五座公堂,大、二、三堂用为审理办公事务,四五堂为府衙内室。府院两厢设有东、西花厅,文、武职官厅,巡捕房,马号等附属设施,院内前后设有“八旗”步兵营。其余位置营造有亭台、水榭、假山、四季花木、小园等,供其休闲。府衙结构严谨,森严莫测,为清政府在四川进行统治的军机要地。


      3楼2013-07-22 10:46
      回复

        辛亥革命前后,从保路运动到推翻满清,四川民众奋起斗争,激愤的成都群众放火烧了将军府大门,捣毁了府内一些镇压民众的设施,衙门即由川军占领进驻。其后风云变幻,政坛跌更,袁世凯派往四川的爪牙在此设过帅部。蔡锷率护国军讨袁入川,任四川督军,在这里设过督军署。继后军阀混战,北洋政府委派的军阀刘成原进驻,又被靖国军熊克武赶走,在这里任四川督军设署。宛如一幕戏剧舞台场景,城头不断变幻大王旗。


        4楼2013-07-22 10:46
        回复

           成都解放,将军衙门曾作为省建设厅办公机构,后改为部队招待厅。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条街仍为将军衙门街,现已更名为金沙路,原址上建起了设施完善的金河宾馆,迎接着八方客人。

          在原来“将军衙门”旧址上修建的“金河宾馆”


          5楼2013-07-22 10:50
          回复
            照抄的,抄时想想,将军衙门建于何时,新建还是旧的维修一下


            6楼2018-06-23 17:05
            回复
              "成都解放,将军衙门曾作为省建设厅办公机构“,此言不准确。事实上。成都解放前,40年代,当时的省建设厅就已经在将军衙门办公了。


              7楼2018-08-20 17: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