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吧 关注:4,545贴子:19,992
  • 9回复贴,共1

充满讽刺的世界——且论《悲惨世界》的几个配角(Part.1)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玩世不恭者眼中,世上的一切都无价值。
两年前,读读悲惨世界,感觉无处不惨,无处不揪心。两年后再读,只觉无处不讽刺,无处不“呵呵”。
本书题目可直译为《苦难》,直截了当给人个提示:我这个书不是让你当郭德纲相声选看的,读者诸君的小心肝准备受受罪吧。
但讽刺的是,此书大致可以算是雨果五长篇著作中唯一一部“大团圆“结局。是“从此以后,历经风雨的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模式的最佳写照。即使是受尽折磨的冉阿让,最后也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幸福的死去了。
比较下另四部:巴黎圣母院的一对苦人儿至死才能相拥(还是一个不情不愿,一个披肝沥胆);笑面人的一对儿相见片刻便撒手归西;九三年的师生(好基友?)也是手拉手踏上一条不归路;海上劳工的屌丝注定孤独一生……
一部名叫《苦难》的书,结局竟然是治愈系,不得不算是个讽刺。


IP属地:辽宁1楼2013-07-21 21:48回复
    值得讽刺的不只是结局,而是整个世界。现举几位人气偶像来试论一二:


    IP属地:辽宁2楼2013-07-21 21:48
    回复
      1.小伽弗洛什:巴黎的孩子,古灵精怪,惹人喜爱,为了崇高的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热爱者心中,德纳第长子的形象大致如此。不过很遗憾的是,这个孩子并没有是非观,他的赤子之心完全可以把他带上邪路。
      有个冷笑话如是说:七岁小男孩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和破坏力,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说的搞笑,但反映的问题很现实,一个三观远没成型的孩子有时候能造成惊人的破坏力,其最可怕之处在于,他没有良心。他做的一切仅仅受两样东西支配:本能和乐趣。
      我恳请诸位回忆一下这孩子的部分事迹,小偷小摸、勾搭匪帮、最后,帮助死刑犯越狱。小偷小摸是为了不饿死,这个不宜厚非。但是后两项就很可怕了。我的同龄人中,几乎每个男生都做过古惑仔之梦,原因无它,这样很“酷”。也确实有些我熟识的人走上这条不归路,他们和伽弗洛什的唯一区别,是没有为高尚的geming事业献身,不过是否有人成为了劳改犯而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这个我不清楚。


      IP属地:辽宁3楼2013-07-21 21:49
      回复
        看看他在街垒的英勇表现吧:能够毫不迟疑的对攻击的士兵开枪,要不是沙威事先卸了子弹,街垒就要再添一条冤魂。而安灼拉在射杀炮兵长之前,还有公白飞的劝解,以及一滴眼泪。
        小家伙侥幸手里没沾上鲜血,另外年轻到不知什么是害怕,遂继续在作死的大路上一路狂奔。
        他一路砸路灯,搞的百姓不得安宁,误打误撞袭击了派出所,亏得脑袋灵光才逃了出来。然后他做了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也是他整个人魅力的集中表现——冒着枪林弹雨去收集子弹火药。
        一个小人儿,一边在死神的餐桌上匍匐前进,一边唱着欢乐的歌谣,想想就觉得很刺激。他觉得好玩,连敌人都觉得很好玩,他们笑着向他开枪,直到将他射杀。
        临死之时,小人儿还在唱歌。即使是人类最古老,最邪恶的敌人来到他面前,他也是笑嘻嘻的牵着它的手一同离开。
        这一幕无法给现在的我带来什么悲壮,感动,我所看到的,只有讽刺。讽刺一个懵懂的孩子在一件蠢事中送了命。


        IP属地:辽宁5楼2013-07-21 21:51
        回复
          暂且歇歇,不多时将写出part2,来说说另一位人气偶像马伯夫老爷子


          IP属地:辽宁6楼2013-07-21 21:53
          回复
            关于伽弗洛什,不妨再加一句,他的心理状态,和两百多年后某个年代的hong wei bing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IP属地:辽宁10楼2013-07-21 23:08
            回复
              2.马伯夫老爷子——另一种赤子之心
              马伯夫的读音,和法语“我的牛”接近,老人家确实有部分牛的特质:老实、安静、迟钝和对纸制书的热爱。
              他算是学者的代表吧,疏于世故,精于学问。有一条腿长便意味着有一条腿短。老爷子迷迷糊糊地看着自己陷入绝境而丝毫没有解决对策,还把从天而降的钱袋交给了policia,一句话:这是个老实人啊。纯洁的简直和孩子一样。
              但事实证明,老实人往往要吃亏的。


              IP属地:辽宁11楼2013-07-21 23:46
              回复
                老爷子不受大臣待见,被迫出卖和自己儿女一样的藏书,但是资不抵债,恶性循环,只能一刀刀割着心头肉。终于在他把最后的宝贝卖出后,老人绝望了。依我判断,从他最后一次出门直到子弹把他和红旗一起打穿为止,他都是陷在不可逆的疯癫状态。
                心理状态单纯的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有赤子之心的马伯夫也不例外。
                不知是灵光一闪,还是作者有意为之,马伯夫突然把自己的一切苦难,都算在了当局头上。从心理的角度讲很正常,人在受气时总要找一个发泄的渠道。而国家很不幸总是最大的出气包。疯狂是个很奇妙的状态,疯子的心理活动很难揣测,但是有种通常的表现方式,就是偏执。
                于是他参加you xing,于是他加入街垒,于是他慨然赴死,但是我不认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老人为了不属于他的事业献身了。走的狂暴,走的惊心动魄。他成了丰碑,成了路标。


                IP属地:辽宁12楼2013-07-21 23:48
                回复
                  说远了,把话头拉回来。
                  街垒比预想的守了更久,除了马吕斯丧心病狂的同归于尽宣言外,老人和孩子的激励作用功不可没。
                  这点恰恰值得讽刺,无数的死人被活人利用去搞事业,即使他们生前并不属于这个事业。
                  我们需要英雄来激励我们,所幸的是英雄通常很短命——本人语。


                  IP属地:辽宁14楼2013-07-21 23:49
                  回复
                    第一部分正式结束。日后再开一贴,写写另外几位光芒四射的配角。
                    另,此文一家之言,诸位觉得有理便鼓掌,无理的话便可喷我(虽然我不信雨果吧的人会有这么低的素质)。若是觉得在下心理扭曲需要医治,欢迎qq私聊。


                    IP属地:辽宁15楼2013-07-22 0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