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庄乡位置很偏僻,但这里的执政理念很有先见,能够连续7年坚持不懈治理乡村环境真不容易。”《经济日报》记者李树贵日前在采访盐山县常庄乡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时,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同前来采访的《农民日报》记者孙维福说,常庄乡的做法对其他各地的乡村环境卫生治理很有借鉴意义,他们将向读者介绍“常庄经验”。
据悉,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有了新的提高,但有些地方的道路沿线以及河道排水沟渠、乡村集镇、居民院落的脏乱差现象仍然令人担忧。盐山县常庄乡党委、政府,立足长远,制定乡村环境治理规划,决心从根本上让乡村由脏变美。从2006年开始,连续7年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在硬件上投资900多万元,硬化土路、建设公厕、植树造绿、清理柴草、集中进行垃圾填埋,各个村专人负责生活卫生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整洁、宜居的乡村环境在常庄乡26个村呈现出来,农民的幸福指数又攀升了不少。常庄乡付孙村党支部书记付广德说:“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高,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大伙可带劲儿啦!”
据悉,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有了新的提高,但有些地方的道路沿线以及河道排水沟渠、乡村集镇、居民院落的脏乱差现象仍然令人担忧。盐山县常庄乡党委、政府,立足长远,制定乡村环境治理规划,决心从根本上让乡村由脏变美。从2006年开始,连续7年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在硬件上投资900多万元,硬化土路、建设公厕、植树造绿、清理柴草、集中进行垃圾填埋,各个村专人负责生活卫生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整洁、宜居的乡村环境在常庄乡26个村呈现出来,农民的幸福指数又攀升了不少。常庄乡付孙村党支部书记付广德说:“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高,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大伙可带劲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