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歌之王是我听的第一首粤语歌,自然感情比较深厚。我一直认为K歌之王是非常非常神奇的一首歌。其实乍一看还挺普通的,第一次听的时候完全没看懂歌词。之后也大概明白了歌词的意思(等会儿我会讲自己的理解),曲调也很不错,很悲伤但是是一种大气的悲伤,没有那种哀哀怨怨絮絮叨叨的感觉。当时听的时候还不认识陈辉阳和林夕,所以对这首歌的豪华制作班底也没什么感念。
好吧我承认我在卖关子。那么到底是哪儿很神奇呢?看看我刚才放上来的歌词里面有了好多书名号,K歌之王这首歌的歌词里面藏了26首歌的名字。更神奇的是,这二十六首歌的第一首和最后一首分别是王菲的《约定》和傅佩嘉的《绝》,同时这首歌的前奏和后奏分别就改编自《约定》和《绝》的曲调。同时这首歌的间奏也引用了杨千嬅《再见二丁目》的旋律。另外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找K歌之王的国语版本。听说那首歌的歌词引用了65首歌的歌名。
我只想说林夕陈辉阳您们真是太厉害了,不过这么做算不算抄袭呢?好吧莫喷我= =
现在来说说这首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是“备胎之歌”呢?总之感觉是一个很辛酸的故事。我对我心爱的女子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去为她唱歌,希望她能够明白我的心意,希望她也能像我爱她一样爱我。“我唱得不够动人你别皱眉,我愿意和你约定至死,我只想嬉戏唱游到下世纪, 请你别嫌我将这煽情奉献给你。”
可是最终不行。“还能凭什么,要是爱不可感动人,俗套的歌词,煽动你恻忍。”我把我的爱和思念一字一句地唱到了歌里,她却只能听到煽情俗套的旋律而心生伤感,而根本听不到我的心声。
紧接着到了副歌部分。“谁人又相信一世一生这肤浅对白,来吧送给你叫几百万人流泪过的歌。”这句话让我一个人莫名感动了好久好久,记得当时特别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人愿意亲自为我唱一首让几百万人流泪过的歌。现在想起来好傻。但是联想到这首歌的意境之中却全部成为了心酸和难过。我的付出得到的回报是“将我漫天心血一一抛到银河”。
而整首歌最讽刺的还不是这个桥段,否则它也不会成为这么成功的一首歌了。这首歌最值得人回味的就是这个题目,“K歌之王”。一般人看到这个题目之后都很难意识到这竟然是一个贬义的词。我把每首歌都当作生命一般宝贵地认真地去唱,她却只是把这首歌当作一首歌来听。最后一句“你怎么竟然说K歌之王是我。”真是戳中泪点啊。她所说的“K歌之王”只是证明她感觉我唱得好听,但是我伤感的是我唱歌的心情她竟然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或者是她意识到了只不过宁可装傻?唉唉怎么说呢我自己也算是有过一段类似的经历吧只不过没有这么严重罢了。呵呵呵呵。
这首歌现在我都不敢听了。因为还记得去年暑假去四川玩的时候我一直在没日没夜地听这首歌。现在只要那个熟悉的旋律一响起脑海中就马上浮现出某年某天微雨的峨嵋山。那些回忆太遥远太美丽,哪怕只是轻轻的碰一下都会让我心里伤感好久。不过这首歌还是很好,真的很好。轻度颓废,但是很大气。适合悲伤的时候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