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迹禅香吧 关注:279贴子:6,379
  • 10回复贴,共1

转:对第一人称乃至单一视角写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作者:@一期一会_1
是针对如今很流行的宫斗文,但本身也富有创见,很值得借鉴


IP属地:浙江1楼2013-07-10 10:23回复
    时而在吧里看文,因着流潋紫引领的第一人称视角写作潮流所产生的一些感触。


    IP属地:浙江2楼2013-07-10 10:23
    回复
      2025-05-16 13:12:48
      广告
      笔者既非文科类出身,也没有系统研究过文学创作。盖接下来所说的都是我个人有局限的理解和意见。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当然是说服您接受。然而我也相信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即是独立思考——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大家也不妨常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包括这篇文章。在阅读和谈话中,不论只看了个大概就嗤之以鼻,还是完全被作者牵着走都一样让人遗憾。
      在我年纪尚小堪堪学习写作之初的那段时间里,似乎大家普遍都认为,第一人称写作于文笔不成熟的作者是相对容易上手、好驾驭的,因为这类视角拥有真诚质朴而感染强的特性;然而,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却都对第一人称的文章怀抱了几分不待见,究其原因就在于,许多第一人称网文里都充斥着矫情自恋的伪饰。
      理论上讲,任何人称写作都没有优劣之分,关键还是在于作者的驾驭能力。事实上,单一人称有一种特别的优势——也是它的特点或者劣势——即信息的限制。这种信息限制不同于多视角文章时由作者决定该展露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而是由视点本身的视野阻碍制造一种冲突——“我”不能确定其他人都在想什么,都在干什么,不能确定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而且“我”不能确定你的理解是正确的——笔者一直觉得,这种未知和不可触摸制造的张力是第一人称乃至单一视角小说中最有意思的一点。(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就是很典型的单人视角,非常值得借鉴。)
      单一视角在描写一个相对简单短小的场景里,作者功力较弱并没有明显劣势,但是在描写多人物宏大场景时,作者本人的感受力与表达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感受力和表现力,要求主视角人物能够敏锐地接收受局限的信息(实际上是作者),然后把这些信息通过文字处理,利落地让读者接受到你想制造的场景和人物。
      即使有观点说审美的尽头是审丑(譬如罗丹?),我始终认为写作的终极目的还是人性的美和力量。而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真诚。当然,“真诚”是个很难界定的词儿,毕竟普通人写小说的初衷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始于意淫。然而,不论初衷谓何,我认为身为一个负责人的作者当有这样一种气度:自一个人物从你的笔下诞生起,他便是一个独立的人;从一个场景从你的手中流淌出起,那就是一件客观发生的事。
      下面提的几点不局限与第一人称,在吧里看文的一些感想和提议吧。


      IP属地:浙江3楼2013-07-10 10:24
      回复
        1.“会转弯的眼睛”,“无处不在的镜子”。
        这是一个很初级很容易避免但是如果出现了可能让有强迫症的人抓狂的问题。
        基础举例,“我的脸红了”。
        这类问题在《甄》中也时有出现,非常简单的诸如“我的脸红得像要滴血”。形容本身倒是很生动传神,不过问题依旧在于:你怎么就看见自己脸红了?你的眼睛会伸缩吗?
        当然了,这是最基本的错误,稍加注意用最简单的修正即可——“我的脸烫得厉害”。你也可以更拓展点儿,“我感觉到全身的血液都冲上了头顶”等等。
        此类擦边球版:“我的嘴角蕴起一缕快意的冷笑。”(几乎是书中原话。)
        再举一句在吧里可能看到的“我的嘴角勾起一阵阵妩媚”。
        怎么说呢,可能是笔者对于描写自己方面的用词有强迫症;以上两句在逻辑上没有大问题(第二个例子里的语病暂且忽略),但是总给人一种从外面看着自己的感觉。个人认为,这是在《甄》书引领下,很多吧文中都流行的一种自恋的描写风气。此类描写可以有,但是容易失于不真诚,让读者不愉快。第一人称或许对自己的描写当更质朴,即更多地从心理上出发,而非外表。
        第一个例子,或许可以这样写,“……复仇的快意油然而生,我不由得在心底冷笑数声。”
        关于第二个例子里要表达的,“我”妩媚地笑了。
        笔者想来想去也没想到找到直接说自己妩媚的方法(抱歉)——可能是传统观念该更新了,但笔者还是觉得,人不能说自己很妩媚,尤其在你没照镜子的时候。(或许皇帝觉得你很妩媚,但是还是留到日后通过其他的方式表达的好。)
        那么这里该怎么处理呢?
        当你不确定你的眼睛是否转弯了的时候,别忘了,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归到“感觉”二字。
        既然这句话的重点是我笑了,最好还能让人感觉到“我”很妩媚。那么不妨从“我”是出于什么心理而笑入手,是初次情动的小鹿乱撞,还是有意勾引的抛媚眼等等;也可以从对方给“我”的回馈切入,一笑过后他有没有眼前一亮,或者多看“我”几眼……


        IP属地:浙江4楼2013-07-10 10:24
        回复
          3.怎样扬长。
          随便编一句话吧——“我心不在焉地应了几声。”
          这句话没有逻辑问题,但在某些时候有可能略显空洞。
          此刻就不妨发挥出第一人称的优势。“心不在焉”是个非常概括的词,同样可以用在别人身上。而此刻既然是“我”的心,“到底在哪里”“我”当然清楚。譬如可以写成,“我随口应了几声,满脑子却都想着砂锅里炖着的母猪蹄儿。”——这个“我”是个吃货;再如果“我严肃地答应着,心里头却盘算着给基金会捐多少钱可以避掉几成税。”——这个“我”是个……总之就是从小处切入,让人物生动。


          IP属地:浙江6楼2013-07-10 10:24
          回复
            4.正如上文提到,为了让读者了解认同你的角色,他的内心活动通常来说非常重要,于单一人称而言尤是。但是在小说写作中不宜为了描述角色的内心而让情节停顿下来。在很多优秀的小说中,包括长篇,描述角色内心与情感的篇幅往往也都很短。这点不太好解释,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阅读的快感”这个不太专业的词儿。暂且放下,如果笔者能整理好思路再议。


            IP属地:浙江7楼2013-07-10 10:24
            回复
              5.还是说人物塑造。除了第一人称以外,所有的人物的心理都要通过“我”的观察来反应。所以作者不可能真实地描写其他人的心理,但这不代表你不需要去想!
              读者最可能代入的是第一人称,但是身为作者在写作时很可能要将自己逐一代入你的每个主要人物以求真实——笔者也不确定当代写作者里体验派和表现派分别所占的比例,以我主观臆断,最主流的写作方式还是体验和表现结合,以体验为主。
              某个角色的出身,他的经历,他所受的教养,他所处的场合、周围的人,甚至他那几天荷尔蒙波动的水平,这些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他在面对一个情况时做出的反应。而上述的一切都是需要作者考虑并抉择,最后融化到文字中给读者一个最让人信服的表现。


              IP属地:浙江8楼2013-07-10 10:25
              回复
                6.五感的使用。
                之前说,单一视角塑造人物难就难在信息量的局限。如此,身为作者就不得不调动全部力量让读者通过“我”来感受到你所塑造的其他人物。举个简单例子,当你在塑造一个温柔的人时——“我”眼中的她长得是什么样子?她说话的声音语气是什么样子的?当“我”与她靠近时能否闻到她的味道?当她拉起“我”的手时我的感觉是什么?她泡得茶是什么味道?——也许你最终还是只写了一句“她笑起来很温柔”,但是你在额外的表达效果上可能会不自觉地丰富得多。以上列举的思考角度不止局限于人,也可以用于场景环境。这类侧面描述中还可以叠加使用诗意的表达、象征的手法。当然,一个靠谱的作者也不会在两个第一次见面就把这些点罗列个精光,一层层推进能让读者更好的融入。此外,人物的语言动作本身也可以反应人物性格。


                IP属地:浙江9楼2013-07-10 10:25
                回复
                  2025-05-16 13:06:48
                  广告
                  7.不完美才是人性的完美。
                  人性中除了极恶极善还有很大部分的灰色地带。我现在这么说大家一定觉得是废话。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性中的转变是微妙而连续的。比如说,一个人受了刺激就决定变得心狠手辣起来。这个过程,基本上只有变态才能说到做到实现这个彻底的转变。坏人没那么好当,而怯懦(不论是针对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非常寻常。说道这里我就想起了@ 秋的天空一抹红 说过的“天天跟你干,还能那么理智地想着怎么杀,怎么安排,简直他妈的不是人类的境界了”,哈哈。在《甄》中,人性的不真实和信仰的薄弱是很值得诟病的一点。而当我们在塑造人物的时,当诚实地面对人性的优柔和坚定。


                  IP属地:浙江10楼2013-07-10 10:25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3-07-15 10:59
                    回复
                      好诶!


                      IP属地:上海13楼2013-07-22 1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