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的检查:淋巴管造影
淋巴管造影是一种检查淋巴结病变的较简单、安全和可靠的诊断方法。它能观察淋巴结内部结构,可能发现不增大淋巴结内的小病灶,有可能鉴别良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结肿瘤。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一)、经下肢淋巴管造影:于第1、2脚趾间皮下注射染色剂,然后切开皮肤显露染色的淋巴管,注入有机碘造影剂,于注完后及12,24小时后分别摄片,使下肢、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管、淋巴结显影。此法对阴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乳糜尿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二)、精索淋巴管造影:用细针头经精索淋巴管注入适量造影剂,根据淋巴管粗细增减注入剂量,在注射2ml时摄第一片,以后每隔30秒摄一片,共摄7片。此法能显示第1、2腰椎水平主动脉旁淋巴结,该组淋巴结为睾丸肿瘤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故多用于睾丸肿瘤切除术患者。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学的一种检查方法,是淋巴水肿的特异辅助检查。1.适应证⑴鉴别淋巴水肿与静脉性水肿。⑵鉴别原发性淋巴水肿与继发性淋巴水肿。⑶拟行淋巴-静脉吻合术者。2.淋巴管造影方法直接淋巴管造影 用活性染料(如青天蓝、亚甲蓝、伊文思蓝等)注入指蹼、趾蹼皮下,或拟造影以远部位待染料吸收入淋巴管后,切开皮肤,在皮下找到蓝色细线状的浅表淋巴管。局部穿刺或置管,注入造影用碘剂。碘剂有水性和油性两种。常用的水性造影剂有伊索显,50%碘吡啦啥,70%uroron、50%醋碘苯酸钠和conrary280等。油剂较水剂注入困难,注射剂量为3-6ml,最大可达0.25ml/kg。正常人在注射6-8h内可清楚的显示下肢的淋巴管。24h可显示腰椎两旁的淋巴管和胸导管。而淋巴水肿的患者,造影剂可滞留于肢体内1-2周。间接淋巴管造影 在X线监视下,在以造影部以远的皮下组织注入伊索显10ml,观察造影剂被吸收入淋巴管回流路径情况并摄片。由于其低毒性及对淋巴管刺激性小,临床上检查可反复进行,并可对病情转归做疗效评判。淋巴管造影的表现 正常淋巴管呈线状,直径约为0.5-0.6mm,远近端口径基本一致。其走行可呈波纹状,相连的淋巴管间可有分支及合并,管腔内可见纺锤形或串珠样瓣膜。3.淋巴管造影的异常表现⑴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淋巴管扩张迂曲。⑵继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中段,远端扩张、迂曲,数目增多且不规则。转移性淋巴结可见淋巴结内充盈缺损、边缘呈虫蚀状。4.并发症⑴局部切口感染,淋巴漏,诱发整个肢体继发感染。⑵全身性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由于对造影剂过敏,个别可能产生周围循环衰竭。⑶局部淋巴管反应性炎症,使淋巴水肿加重。⑷肺栓塞:造影剂可能压力增高通过吻合侧支进入静脉(多为油性造影剂),引起肺动脉小分支栓塞所致,发生率为2~10%,文献有因肺栓塞致死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