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场的会员餐厅 走进农庄,一块块整齐的菜地里各样蔬菜长势正旺,三五工人正在田间劳作,用木料搭建的长廊蜿蜒迂回,12座茅屋造型的会员餐厅新颖独特……这是涿州市大学生周维涛创办的生态农庄里的场景。 2011年4月,即将大学毕业的周维涛看准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开始试运行农场试验田承包。在高官庄镇租下136亩土地,发展涿州首个城市农田项目,全力打造心中的生态农庄。“涿州离北京这么近,特别缺少一处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休闲场所。” 建设初期,周维涛先期投入20万元搞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坚持坚持用绿色、生态的方式种植蔬菜,只种应季蔬菜,不用化肥、农药。仅购买鸡粪就花费5万元,由于种植出的瓜菜产量比普通品种低,品相也难以满足市场要求,销售陷入僵局。最难的时候,周维涛每天凌晨4点起来就开着车去配送蔬菜,晚上要忙到10点多。由于没有专门的配货车,周维涛自家的私家车里都塞满了各类菜品。 周维涛算了笔账:“第一年种植的黄豆和玉米,收入67000多元,但人工费却开了8万多元。两年投入了上百万元,却见不到回头钱。”这与之前估算的每亩纯赚1300多元的目标相差甚远。 面对意想不到的困难,周维涛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13年春节期间,有会员打来电话咨询有没有大白菜,说之前拿了几棵回家,家人都夸特别好吃。类似这样的电话,周维涛在节后就接了194个。客户的认可坚定了周维涛的信心,通过持续推广无公害绿色蔬菜和宣传健康绿色生活理念,逐渐有市民们到农庄参观了一些蔬菜种植过程。农庄的绿色蔬菜也一点点被市民认可。 农庄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小区居民签订供菜合同,还与一些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孩子们定期到农庄活动,浇水施肥、采摘瓜菜,体验农耕乐趣。 同时通过调整经营模式,借鉴网络游戏“开心农场”,拓展服务项目发展会员,配套建设会员餐厅,实现种植、养殖、住宿、采摘、餐饮于一体。农庄会员的会费分为380元和680元两档。除可在农庄游览、就餐之外,前者可以在农庄采摘90公斤蔬菜,后者则可在农庄耕种20平方米土地,目前已发展近500名会员。谈起未来的发展前景,周维涛希望充分依托这里优美的环境发展养老项目,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王宁郑、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