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爱才真是平实可感而又如泣如诉。
本片应该是最早表现地工假夫妻的电影之一吧(因为有介绍讲电影中出现了用蛋糕传递情报等内容让观众大开眼界,所以想必假夫妻更应该是),这鼻祖的后辈最有名的要算是《潜伏》,余则成和晚秋说“净胡说,夫妻还有假的?”《潜伏》因为是一部有戏谑味道的当代电视剧而令观众对假夫妻似乎都觉得谐趣,但真实的历史肯定不是这样。翠平和余则成最初对这个假夫妻都非常抵触,一个是因为不懂,另一个是有心上人,而在《电波》中,我们并没有看出李侠和何兰芬对假夫妻本身有什么异议,李侠只是在孙医生去接他的汽车上听这位上海地下党的领导讲“给你物色一个社会职业,组织一个家庭”时候稍微错愕,而何兰芬,也只是从一个纱厂女工的公开岗位转入秘密岗位有些不适。当然,电影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像《潜伏》那样,把俩人的磨合和冲突多用笔墨。我想历史上所谓的假夫妻可能绝少有像《悬崖》里顾秋妍和周乙那样各有家庭、单纯为了任务而凑的夫妻,想必那也是因为东北抗日的环境实在险恶的缘故。而每一段真正的潜伏都是着眼于很长时间的,比如《潜伏》中最后余则成和晚秋就要在任务一开始的时候就挑明“最好是真结婚”,那就是战略上的特工而并非一时一地。《电波》中李侠从1938年离开延安到1949年牺牲,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而成为中年人,必须是长久的枕戈待旦年复一年,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们就喜欢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而不习惯单独的战斗”,这劳心劳力的特殊工作让他们就算能够在每一次危机中化险为夷,也必然是耗尽了生命力,影片中里坡扮演李侠的首长,其人可以理解为是李克农,生于1899年的李克农1962年去世,开国一代中绝对不是高寿。所以,地下工作者才特别迫切的需要一个家庭,没有家庭的隐蔽和关照,这些离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熟悉环境中的人要怎么样才能生活呢?余则成和翠平的个人差异那样大,但有翠平在,他就有个家,他就安全。不要觉得“假夫妻”和“组织过问个人生活”就是反人性的,组织不会选择一个根本不靠谱的人来和一个靠谱的人组成假夫妻,陈秋平不死,掩护峨嵋峰的人就不可能是王翠平,而一个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潜伏任务,其实就是过日子,过人生,估计组织就跟现在厉害的红娘一样,只是成功率很高而已,好的组合能避免当事人的迁延内耗,而直接进入他们工作和人生的正确轨道。
本片应该是最早表现地工假夫妻的电影之一吧(因为有介绍讲电影中出现了用蛋糕传递情报等内容让观众大开眼界,所以想必假夫妻更应该是),这鼻祖的后辈最有名的要算是《潜伏》,余则成和晚秋说“净胡说,夫妻还有假的?”《潜伏》因为是一部有戏谑味道的当代电视剧而令观众对假夫妻似乎都觉得谐趣,但真实的历史肯定不是这样。翠平和余则成最初对这个假夫妻都非常抵触,一个是因为不懂,另一个是有心上人,而在《电波》中,我们并没有看出李侠和何兰芬对假夫妻本身有什么异议,李侠只是在孙医生去接他的汽车上听这位上海地下党的领导讲“给你物色一个社会职业,组织一个家庭”时候稍微错愕,而何兰芬,也只是从一个纱厂女工的公开岗位转入秘密岗位有些不适。当然,电影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像《潜伏》那样,把俩人的磨合和冲突多用笔墨。我想历史上所谓的假夫妻可能绝少有像《悬崖》里顾秋妍和周乙那样各有家庭、单纯为了任务而凑的夫妻,想必那也是因为东北抗日的环境实在险恶的缘故。而每一段真正的潜伏都是着眼于很长时间的,比如《潜伏》中最后余则成和晚秋就要在任务一开始的时候就挑明“最好是真结婚”,那就是战略上的特工而并非一时一地。《电波》中李侠从1938年离开延安到1949年牺牲,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而成为中年人,必须是长久的枕戈待旦年复一年,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们就喜欢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而不习惯单独的战斗”,这劳心劳力的特殊工作让他们就算能够在每一次危机中化险为夷,也必然是耗尽了生命力,影片中里坡扮演李侠的首长,其人可以理解为是李克农,生于1899年的李克农1962年去世,开国一代中绝对不是高寿。所以,地下工作者才特别迫切的需要一个家庭,没有家庭的隐蔽和关照,这些离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熟悉环境中的人要怎么样才能生活呢?余则成和翠平的个人差异那样大,但有翠平在,他就有个家,他就安全。不要觉得“假夫妻”和“组织过问个人生活”就是反人性的,组织不会选择一个根本不靠谱的人来和一个靠谱的人组成假夫妻,陈秋平不死,掩护峨嵋峰的人就不可能是王翠平,而一个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潜伏任务,其实就是过日子,过人生,估计组织就跟现在厉害的红娘一样,只是成功率很高而已,好的组合能避免当事人的迁延内耗,而直接进入他们工作和人生的正确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