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冬季艺术节 8】
这里的冬季,没有雪,自然也就没有雪人、雪球等等之类关于雪的东西。这个位于天朝南边的南方小城,由于地处北回归线而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在冬季只有冷得刺骨的湿寒风——(以上设定是作者所在的城市所以无需置疑w)
说实话这里的人们过冬天是很枯燥的。而且不到十一月份绝不冷,不到四月份绝不热。这个冬天算是挺长的了。
冬季艺术节的举办,就是在这里的十一月底开始的。
不错,举办完冬季艺术节总会有一堆人感冒,而且一般举办完艺术节,月考就来了,很多人因病缺考,这算不算是学校的阴谋?
其实艺术节什么的在春天举办最好(我们就是w),在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对于演出服来说,春天是最合适的。
这里的十一月底,已经比较冷了,当然,最冷的时候还是十二月和一月。
那么在排练的过程中,大家如何取暖成了科技性的问题。
首先来研究一下“霓裳羽衣舞”的表演服——
女生:【第一套】算是不冷的,虽说锁骨和脖颈部分没有布料(略袒领),但起码布料较厚,还是长裙长袖(大宽袖),穿着演出服排练只要带跟围巾即可。①【第二套】唐代民间下层女子身着的交领襦裙,窄袖,与现代没有多大区别的袖宽,颜色暗黄色,布料也挺厚,穿起来不冷。②
男生:男生的戏份比女生的少,基本上到了后面女生摇身一变女英(han)雄(zi)然后换了第二套演出服的时候男生才会出场(但也不是打酱油)。所以他们的衣物是唐代颇为流行的圆领男子袍衫(所以他们排练的时候不用戴围巾233),而且还有唐代的幞头(←个人认为有点儿傻),也是长袖长裤,确实不冷。(比女生的好……)③
那么在没暖气的破烂排练室里,大家是如何取暖的呢?
“……啊……阿嚏!”
随着绮潇湘一声喷嚏,大家也随之打寒战起来——这真真是太冷了……!
舞蹈老师也心疼大家,喊道:“大家再坚持一下,排练完这一遍就可以穿外衣了!”
最科学的办法是,上场前穿着外衣然后快要上场前一秒钟把外衣一脱往后一甩——当然了,这个办法的弊端是大多数时候没人帮你接着。
大家围在一起,特别是关系好的女生甚至相互依偎,在训练之余这么取暖,既温馨又确实得到了应有的效果。
【注释:
①:唐代大袖衫,专指唐代女子的特宽大袖礼服。它比通常的宽袖外衣还要宽大,在普通中衣外或披或系,大气飘逸。充分反映了唐代繁华、恢弘、大气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当时华丽开放的审美风尚。现今很多人想象中的“超宽超大的仙女衣”基本就源自这种大袖衫。
②:襦裙:襦裙服是汉族女子服饰中非常基础的一种款式,即女子上穿短襦,下着长裙(俗称上衣下裳)的传统装束。唐女的襦裙装在盛世的影响下充分发展,加半臂,佩披帛,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襦的袖口又分为“窄袖”与“宽袖”。民间下层妇女多为窄袖,与现代无异;上层贵仕则是方便的窄袖与华丽飘逸的宽袖并存。
③:幞头。唐时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
==========================================================TBC.
hhhhhhh想看CP们相互依偎的JQ?!hhhh等下个学期吧23333333[[不
[[今晚是暑假的最后一更(也许),感谢大家一个暑假的陪伴,我非常开心大家都那么支持这篇渣文……w特别是我去旅游的时候并没有人催更啊什么的好开心233(那只是没人在意好吧)看到大家看完这篇文然后愉悦感骤然上升,窝就打心底的高兴呢!!再次感谢伊蓝,给了很多梗和素材,伊蓝和她的西皮很萌啊什么的祝终成眷属!(喂你)不止伊蓝,还有很多人都给了梗,我要好好写下去才是呢~那么就先这样了窝去捡东西了明天各种恐怖OTZ晚安亲们~
文映雪
2013.8.31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