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旁白说:林雨峰终于承认丁元英确实比他棋高一着。
其实不是高一着的问题,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没得比。
以他在剧中的身份地位,素质差的令人难以想象。
先说第一件事:格律诗来谈每月100套,为期一年的供货合同
下属的经理已经意识到可能有冲击自己市场的风险,所以才没有当场答应而向他请示。
林玉峰琢磨什么呢?
1.给人家设个陷阱,将合同由月供改为一次性签订1000套,埋下他认为的巨大的隐患。
2.在他看来,对方定价过高,失败是必然的。由于是定制,又无法拆散零售,只有退货,到时候再敲人家一笔。
整个大思路就是不安好心,不是以进行良好合作为出发点,是破坏和制造障碍。简单的说
就是一个字“坑”,以坑为出发点。
可尼玛他就不想想,音响标价虚高是正常现象,人家标11600和到底能承受什么样的实际价格销售,是毫不相干的。他的设定对方定价过高失败的思路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以他在这行资深的经验,即使不经过后期的多方成本核算,也大致能推断出对方的实际成本,至少能在标价基础上打5折。
(后期测算对方的成本不会低于4200-4500左右,要提醒各位的是,当时他还不是很清楚格律诗的产品具有多优秀的水准,在这种前提下,推测成本应该更低)
作为一个新创立的品牌,对方花了这么高的成本在国外鉴定包装造势,绝不可能是头脑发热不想清楚的行为。假定搞价格战作为宣传手段是极为常用可以预见的套路
这么轻率地做出站不住脚的假定,并以这种假定决定应对措施,如此掉以轻心是很可笑的。
这种商业头脑,居然活到今天还能成为国内龙头,实在是很不真实。
其实不是高一着的问题,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没得比。
以他在剧中的身份地位,素质差的令人难以想象。
先说第一件事:格律诗来谈每月100套,为期一年的供货合同
下属的经理已经意识到可能有冲击自己市场的风险,所以才没有当场答应而向他请示。
林玉峰琢磨什么呢?
1.给人家设个陷阱,将合同由月供改为一次性签订1000套,埋下他认为的巨大的隐患。
2.在他看来,对方定价过高,失败是必然的。由于是定制,又无法拆散零售,只有退货,到时候再敲人家一笔。
整个大思路就是不安好心,不是以进行良好合作为出发点,是破坏和制造障碍。简单的说
就是一个字“坑”,以坑为出发点。
可尼玛他就不想想,音响标价虚高是正常现象,人家标11600和到底能承受什么样的实际价格销售,是毫不相干的。他的设定对方定价过高失败的思路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以他在这行资深的经验,即使不经过后期的多方成本核算,也大致能推断出对方的实际成本,至少能在标价基础上打5折。
(后期测算对方的成本不会低于4200-4500左右,要提醒各位的是,当时他还不是很清楚格律诗的产品具有多优秀的水准,在这种前提下,推测成本应该更低)
作为一个新创立的品牌,对方花了这么高的成本在国外鉴定包装造势,绝不可能是头脑发热不想清楚的行为。假定搞价格战作为宣传手段是极为常用可以预见的套路
这么轻率地做出站不住脚的假定,并以这种假定决定应对措施,如此掉以轻心是很可笑的。
这种商业头脑,居然活到今天还能成为国内龙头,实在是很不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