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福建吧 关注:3,276贴子:5,607
  • 4回复贴,共1

【科普】关于汉服,为什么一定要遵循形制?(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见汉服吧有一个适合新人的科普贴,未知同乡兼同袍是否看到。汉服复兴不易,与君共勉。


1楼2013-07-01 22:15回复
    小白总是会问:
    ~为神马现在汉服不能改良,为神马汉服不能更现代化?为甚吗汉服不能与时俱进,要固步自封呢?古人还有胡服骑射,现在汉服为甚吗不能改良???????
    答新人小白:
    形而下的满足决定形而上的追求,任何事物都得先有形而下的模仿,才能有形而上的超越,我们连对祖先的模仿都还没做的,这样的改良超越,也超不到哪里去.
    汉服运动于媒体下,也有十余个年头了,各界人群都在关注,中国的考古,古物研究,等等,都在努力,汉服吧吧主小将,中国装束复原小组,各位商家同袍,手工党,都在努力的从事着,汉服的复原,考究与形制的猜测实践上.汉服改良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那么简单的.真正的改良派是源于实践,嚷嚷着一千遍改良,不如自己做一件,如果好,大家自然会争相效仿,若是不好,叫的再欢乐,谁也不会理你.
    可以说,这么久来,是有很多的成果的,但是,依旧有很多未解之谜,齐胸襦骑马的妹子为何如此彪悍,曲裾究竟是什么,小曲有木有,厚腰封到底是个神马情况,日本孩子的翻领,中国也有么?
    说真的,我们连现在最简单的模仿都没有做的很好,何来形而上的超越?
    关于胡服骑射的创新思维,我曾经驳斥很多人的胡服骑射论,什么汉服,汉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创新发展,
    所谓"胡服骑射""奇正思想",不过是建于战战争之中,正于内而奇于外,即"外化而内不化"的特殊行为手段,也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或者是,非主流逆袭成功案例.,如今汉文化内本缺失,若再以此为典范,奇正以奇改革创新,内不存,外不守,那所谓的改良创新,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之人蝇营狗苟的借口,迎合所谓西方主流文化的自我阉割,削足适履的文化自卑心态.
    所以,我总认为,创新派想要创新,就先创新一下自己的论调,不要每天把胡服骑射挂嘴上.


    2楼2013-07-01 22:17
    回复
      新人小白提问:
      关于为什么一定要遵循形制呢?为什么影楼装不能是汉服?汉服定义怎么就这么狭隘?难道汉服丰富多彩不好么?干嘛要照本宣科,墨守成规?不能更有创意和设计感么?
      回答新人小白:
      首先,我想说的是,汉服是民族服装,作为民族服装,他必须有这么几个特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若是随随便便一件衣服也能叫汉服的话,民族性呢?怎么去代表一个民族?历史性呢?有何具可依?传承性呢?有没有同样的文化根基,文化孕育?是不是华夏文明的产物?为什么不能随便改?因为,改良本来就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情,你说的再好的改良,也不如做一件衣服让大家去看好不好,好,自然有人学,不好,自然叫的再欢也没人理你.
      再说形制,其实形制,其实说白了就是予以区分它与其他外物的个性特征,比如,我之所以能被认出是我,是因为我的体貌特征,语气习惯,看见苹果之所以知道是苹果,也是因为苹果的体貌特征,外部结构,口感味道,没有形制就类似于盲人摸象,你说他是扁的,我说他是粗的,他说他是软的.
      汉服同样如此,之所以有形制,是以此为其直观特征,内部特征,和文化特征,比如下裳十二片,这就是汉服特有的形制特征,文化特征,平面剪裁,也是区分东西方传统服装的剪裁特征,,,如果没有形制,那所有看而形似的形就没了,什么都能是汉服了.况且,形制特征不明显的影楼装,单有个交领,你可以说他是汉服,那是不是也可以说他是和服呢?因为细节特征没有对比,交领右衽是共性,那什么判断它究竟是什么?靠的依旧是形制细节.交领右衽的有可能是汉服,有可能是和服,但是,交领右衽翻领的,袖子反缝的,就明显偏向和服,而再究其细节,就又可以推向它像和服的哪个款式,汉服同理.形制就跟一个人的长相一样,长相不定,怎么去认呢,说的有点罗嗦,大家理解就好...


      3楼2013-07-01 22:18
      回复
        转自汉服吧,败叶子《关于汉服,为什么一定要遵循形制?》http://tieba.baidu.com/p/2046358577?pn=1


        5楼2013-07-01 22:20
        回复
          转了一手好帖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7-02 0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