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429贴子:10,031,286
  • 17回复贴,共1

我也开个贴,粗浅地谈谈贾母支持二玉还是二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结论是:贾母在这个问题上非常犹豫,所以才会迟迟不下定论
原因是这样的:
贾母在心理上愿意支持宝黛,这一点薛姨妈总结的很精辟,让宝黛结合是一种“四角俱全”的方式。贾母本人相对于其他的家长来说还是比较感性的,加上隔辈亲的关系,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和外孙女的,实际上,贾母对每一个孙男弟女都不错,又喜欢热闹,她几乎把所有的孙男弟女都召集到自己家里,包括分出小院的贾赦的女儿迎春,宁国府的小姐惜春,担负起了照顾和教导外孙女黛玉的责任,还有经常住着就不愿走的史湘云等等,明显都是老人家主动召集过来的,书中也有几处提到了老人家是非常愿意教导孙女们的,包括对她们品行的教导——“掰谎”这节,品味的教导——“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一节等等,这些都反映出老太太感性的一面,也就是说,出于对宝玉的疼爱,别的不说,就是宝玉抱着假船着魔的那一节,贾母就不忍心把宝黛拆开了,而黛玉呢?连紫鹃一个丫头都能看出来,她不嫁给宝玉是没有出路的,其他那些王孙公子即便是娶个天仙回去,不过三五天就抛在脑后了,黛玉这样孤傲的个性再加上病弱的身体,把她嫁给别人基本上等同于逼她去死,老太太不可能不心疼,迎春的事都把老太太心疼成那样,何况黛玉,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让宝黛结合是对两个孙子“四角俱全”的选择。
但是从家长的角度去考虑,老太太最疼爱的永远的宝玉,也就是说,她必须要为宝玉的前途做考虑,这就意味着,她对于宝黛婚姻难以全面支持。红楼一开始冷子兴就已经说了贾府的现状,已经开始衰败,很多繁华景象不过是面子上硬撑着的,等到了宝玉一代开始执掌门庭的时候,家里会变成什么光景贾母不可能不忧虑,因为八十回之后的缺失,已经无法知道贾家最终到底会衰败成什么样子,有没有来自外部的抄家事件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认为是肯定的,也是贾母能看的到的,那就是贾赦和贾政的彻底分家,红楼一开始就交代了贾赦一家已经分院居住,书中也处处提到他和贾政你家我家是分着说的,但是因为贾母还在,两兄弟表面上还是互敬的,财产上也没有明确的划分,老太太还能把持住大局,掌握着比较重要的经济命脉,两个儿子及媳妇表面上还是很敬畏老太太的,但是老人家百年之后呢?抄家一节贾赦家的王善保家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家看的时候感觉挺解气,恶有恶报呀!但实际上,这里透露出了非常不详的气氛,贾政家在贾母的支持下几乎独揽了荣府的财政大权,连贾赦自己的儿子媳妇贾琏凤姐也跟过去了,贾赦自家一个小院分着住,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上呢,连王善保家的这样一个奴才都不服气,一有机会就过来挑事,何况是贾赦夫妇?贾母一去世,贾赦作为长子不可能甘于弟弟之下,但贾政是皇妃的正牌老爸,夫人家又有势力,贾赦斗不过,唯一的可能就是提出彻底分家,为什么贾赦会突然想到娶鸳鸯,很明显是想掌握老太太的家底到底有多少,以便将来分家的时候不会吃亏,贾赦认为老太太是偏心贾政的,去世的时候一定会把东西都偷偷留给贾政,所以他才急着掌握情况,好在分家的时候利用长兄的身份多捞点。而这些,对宝玉将来的家族地位,生活的富足程度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贾母不可能不做充分的考虑。通看一下贾府各房的地位分布,荣府似乎高于宁府,原因有二:一是儿孙多,二是娘家势力大的原配正牌夫人贾母健在;荣府中,贾政家高于贾赦家,原因也有二:一是元春是皇妃,二是王夫人和贾母一样,是娘家势力大的原配正牌夫人;在比较一下凤姐和尤氏,同样能干,为什么凤姐地位似乎比长房长子媳妇尤氏高,不言而喻,她是娘家势力大的原配正牌夫人。也就是说,哪一房要是想在家族中得到更高的地位,掌握更多的财产,夫人娘家势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宝玉娶了黛玉会怎样?首先,黛玉基本上等同于一个孤女,在这里我不想讨论黛玉是否继承了遗产的问题,就算有一些钱,家里连人的没有了,何谈势力?也就是说,黛玉不会给宝玉带来娘家势力的影响,分家的时候宝玉将因此受到不良的影响;其次,黛玉的身体不好,很有可能早逝,搞不好连传宗接代都不行,子嗣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古人最注重的就是传宗接代,不光是母以子贵,很多时候,父一样以子贵,分家的话子嗣的数量和子嗣是正出还是庶出关系都很大,黛玉如果婚后早逝,宝玉只能续弦,续的夫人地位是低一等的,不可能再续大家闺秀,从邢夫人和尤氏就可以看出,续弦的夫人都是小家的女儿,如果生儿育女的话,地位也比原配夫人的孩子低一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宝玉的家族地位,分家的话,影响就更为巨大。
贾母一定非常不愿意看到分家,她很清楚,分家对于整个家族的影响有多么巨大,贾府形势已经不妙,繁华不过是表面现象,一但分家,很有可能分崩离析、彻底衰落,但她也清楚有些事情她活着一天还勉强可以维持,一旦去世哪怕是身体出了状况,就有可能控制不住了,所以从她的角度来讲,她必须要提前为她所疼爱的人尽可能的做好准备,那么相对病弱的外孙女黛玉来说,她必须更多的为宝玉的将来做打算,会不会发生“掉包计”这么戏剧性的场面不得而知,但我感觉贾母恐怕最终会默许欺瞒二玉促成二宝的事,并导致黛玉的死亡,以及宝玉对宝钗的冷落(不是让我传宗接代吗?我偏不)。
红楼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在大厦将倾的时候,再聪明的人,也不过是当局之人,所谓的正确的选择,也阻挡不了一切的倾覆。


1楼2013-06-30 17:49回复
    若果是通行本为依据,的确是这样呀
    作者本意不清楚,大概贾母死得很早 在黛玉死之前吧
    因为就前78回 是在看不出贾母再这个问题上的犹豫


    IP属地:河南2楼2013-06-30 18:18
    回复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 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不解释 自己琢磨去吧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6-30 18:22
      回复
        还有财产,贾母虽然是贾府最高统治者,但是她基本上不管什么事了。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6-30 18:33
        收起回复
          灵魂街角de浪漫:我觉得这个不能只看一件事,我之所以说老太太在犹豫,因为书中确实写出了她的反复,书不在手边,记不太清顺序,基本上应该是这样的:张道士的事情(支持黛玉,不在乎门第)——给宝钗大办生日(说明喜欢宝钗)——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对宝钗的品味不满意,再次支持黛玉)——“掰谎”(教育孙男弟女们婚姻是父母之命,大家小姐要自重,同时警醒宝钗、黛玉)——突然说把宝琴许给宝玉(说明还是看重薛家,对宝钗黛玉都有不满意之处)......


          6楼2013-06-30 18:37
          收起回复
            说说薛宝琴吧 转:贾母见到薛宝琴是反应是“喜欢的无可无不可”以及“欢喜非常”。贾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见了个美女,如此反应,是不是夸张了些?其实是贾母掩饰紧张和戒备心理的反应。   其二,是立即让王夫人认薛宝琴做“干女儿”,大家注意,而且是“逼”着,说明态度之强悍,容不得半点商量。   这样一来,贾母就悄无声息的“封杀”了薛宝琴。王夫人认薛宝琴做干女儿,也就是贾宝玉的什么人了?是干妹妹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兄妹可以成亲的。一般人家不可以,更何况贾府这样的官宦人家 。所以贾母此招,表面上亲热的不得了,但实际,是对薛宝琴画地为牢。这样一来,贾宝玉和林黛玉虽亲,却不是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兄妹”,而贾宝玉和薛宝琴虽不亲,却是道德意义上的“兄妹”。   大家试想,贾母如果真的很喜欢薛宝琴,要让她做贾宝玉的未来妻子,何必多此一举呢?先稳住了慢慢打探试探就可以了。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6-30 18:48
            收起回复
              灵魂街角de浪漫,顺序应该是:贾母曾起过将薛宝琴配给贾宝玉的念头在先,后来薛姨妈代为说明,宝琴父亲已死,母亲有痰症也时日不多,但她父亲在世时已将她配给了梅翰林之子,她之所以随哥哥薛蝌进京,就是等梅翰林外任期满回到京城,好嫁过去完婚。让王夫人认干女儿在后。


              8楼2013-06-30 18:58
              收起回复
                黛玉身体弱都知道 薛宝钗身体没毛病?没毛病吃什么冷香丸?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6-30 19:20
                收起回复
                  我也是忠实的黛粉,也希望有老太太这样一个有权有势的大人物力挺宝黛的纯真爱情,可惜,理性的讲,个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老太太虽然从情感上十分支持她们,但也不得不考虑很多客观存在的危机,否则红楼就真的和老太太掰谎的那些才子佳人的小说没什么区别了。再者,如果黛玉真的得到贾母如此不顾一切的疼爱,坚定的支持她和宝玉的婚姻,那她那些伤感和泪水岂不真的成了无病呻吟?这个人物何以薄命?就算早亡也算生的幸福,悲剧色彩实在是大打折扣呀!


                  10楼2013-06-30 19:22
                  回复
                    如果贾府能够维持现状,贾政一房的势力不倒,贾母绝对支持宝玉娶黛玉,但如果形势发生了变化呢?
                    贾府,山雨欲来风满楼。
                    宁府都不必说,基本没救了。
                    单说荣府,贾赦闹着分家:从下人开始,闹厨房一节,司棋代表的贾赦一房被厨房代表的贾政一房鄙视了,然后就打起来了;紧接着贾赦闹着娶鸳鸯未果;紧接着邢夫人发现傻大姐捡的荷包,直接扔给王夫人,这是什么,明显是示威:你不是管家吗?看看吧,这都管出什么来了?紧接着是查抄大观园,王善保家的带头挑事,想借机挑贾政一房的不是,结果砸了自己的脚,这不是好事,只能造成积怨更深;紧接着贾赦讲偏心的故事。贾母尚且健在呀!一旦她老人家身体出了问题,会闹成什么样子,不用外人来抄家,子孙的命运都不好说了?
                    个人推测还有几件大事是80回没写到但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事,直接造成对贾政一房的承重打击:王子腾上任路上突然去世,王家败落;元春猝死;李纨带着贾兰进一步分家。
                    在这种形势之下,贾母会如何考虑宝玉的婚姻问题?


                    11楼2013-06-30 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