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刺麦梁和峰台是从瓦窑沟到小干河之间的一面坡,峰台在北,金刺麦梁在南,其中有许多小的冲刷沟,不过,总的看是一面坡。这道梁上的地多是细沙土,不很肥沃,所以队里也常种些豆类。梁上的地是一堰比一堰高,像大寨的梯田,农业学大寨最红火的时候,要求各地都要建大寨田,各队没少在这道梁上的地中下辛苦,把地塄都弄成能点种豆子的粗塄,把坡地要弄平成平地。可山上的土层太薄了,等把地平整了,塄根的生土却出来了,所以产量还是不高,没有起到高产的作用。那些年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也使人们产生了不少疑问,导致了后来对农业学大寨的彻底否定。其实人家大寨并没错,人家的做法就可以高产,可机械地学,就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了。
峰台上因离村近又在台上,无被水淹之虞,所以梁上有不少坟头,也许是人们为了让故去的先人能随时了望他们的后代吧。所以,这峰台也可能就叫作坟台。可这名字太那个了,所以我宁可叫它峰台。之所以叫峰台,就因为它毕竟在山上,与峰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