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吧 关注:30,091贴子:1,713,996

不会说母语是谁的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填报志愿结束没多久,高考分数昨天刚出来,这些天闷在家里看看电影,读读书。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跟家里人聊起了今年高考咱县的战绩,听说民考汉有一个上六百的,四百五六十分一抓一大把,我问是哪些人,妈妈就一个一个的报了名字,我一听,嗨~原来都是些melhao汉啊~。一提起呢些名字我就觉得反感,每次见到呢些人还得用汉语跟他们交流。
记得吧内做过一次调查,问的是:不会母语会不会影响自己是优秀的哈萨克人?(我记得题目是这样的)
我自己是强烈反对这个观点的。哈萨克人有句话就是 人最硬的不是骨头,而是舌头。连自己说的话都不是自己民族的还配称自己是哈萨克人?每次我跟呢些人说这些的时候他们会反驳局势不同,说自己成为民考汉是迫不得已。
真的是如此么?我以我自身为例,我学前班上的是汉语班,因为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意服从老师管教的原因家里人上小学的时候将我送到了哈语班。当时镇上有一个哈语学校,一年级只有唯一一个哈语班,我是这个班第十九个成员。班主任教的是语文和数学课。十二年前的时期了,唯一记得的就只有这些,我妈妈说把我送进哈语班是正确的,虽然在当时这完全跟当时大多是家长的选择不同。当时我们年级汉语班有5个,每个汉语班有一半的学生是哈萨克族学生。每个班平均有45个学生。就是说,当时选择将孩子送进汉语班的家长是将孩子送进哈语班的家长的五倍。
六个家长就有五个将孩子送到了汉语班。在当时看来,将孩子送进哈语班,就是一个欠考虑的选择。
现在呢?几个月前乌鲁木齐市开了个哈语学前班(是学前班没错吧),网上就疯狂的在转发这条消息。鼓励家长将孩子送进哈语班。开个哈语学前班就让呢些人高兴的不得了,殊不知十二年前全阿勒泰有六成学校是教哈语的。
现在很多哈萨克人连一口诗都编不了,不会骑马,称呼毡房为蒙古包有很多孩子甚至母语都说不好,在家跟父母通过汉语交流。谁的错?父母错了吗?
其实责任不都在父母那里,上高中的时候父母也选择让我上双语班,因为母语基础牢固,不需要担心会出现母语都说不好的情况。当然,那些进了汉语班的同胞也一样,他们牙牙学语学的不是汉语,是自己的母语,所以他们本来也是会母语的。那么问题就出在上了学以后的呢段时间了。
我有一个朋友,从小一块长大,小学时候上的是汉语班,十二年了一直都挂着民考汉的帽子。可人家母语说的照样跟我一样流利。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我想吧内民考汉读了上面呢些心里也会骂我,自己母语同样说的很好啊,躺着也中枪啊。呢么你就是我上面提的例子里呢些人的一个了。你是民考汉,但是你母语说的很好。就是说,民考汉不一定就母语差。
母语差的原因就出在呢些人自己身上,不是环境所致,不是选择错误,甚至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阴谋。给那些不会母语的人一句忠告,你抱怨的功夫都能学会一首诗了,倒不如学点母语。


1楼2013-06-27 00:42回复
    家庭+社会+学校+个人


    3楼2013-06-27 00:47
    收起回复
      2025-07-26 00:23: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己的错,懒,没骨气。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6-27 00:49
      收起回复
        主要还是在家长身上。
        我的情况是,小学一年级上了两次啊。第一次96年把我送进了一所汉校,受了太多委屈,语文考试95都不错了,那班主任说我是差生。后来到了二年级刚开学,父母直接把我接走了,转送到了哈萨克语学校,重新上了一年级。这所学校就是哈萨克人创办的。一直上到了六年级,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一所汉校读的双语。
        实话告诉你楼主,milhao汉这个帽子永远脱不掉。记得初中有个民考民同学骂我“半拉子”哈萨克人,特委屈,特受打击。后来就好了。
        在我看来,无论是民考汉还是纯汉校毕业的,还是双语毕业的,有一个名称非常难听,那就是“形似哈萨克人”,我们本身就是哈萨克人,但民考民的同胞说我们太像哈萨克人了,但一口流利的中文一出口,马上招来质疑“这人是汉人还是哈萨克人?”
        还有一个最不好的一点就是,双语是个在我看来是一项不是很完善的,不是很成功的教育工程。就像建在远处的烂尾房。汉语不行,哈萨克语好;哈萨克语不行,汉语棒的实例太多了。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平衡准则。
        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一个民族的一员假如摒弃自己的母语、文化习俗,那这个人就是主动毁灭这个民族的后备军,可以直接定性为“叛徒”!!!


        6楼2013-06-27 00:59
        收起回复
          个人+家庭
          见过多少上幼儿园的小孩对父母说汉语 父母对孩子说哈萨克语 就这样还交流的呢
          除了几个乡镇有简陋点的哈萨克幼儿园外 其他地方的孩子上的全是汉族人开的幼儿园 没有老师给他们教母语 在家里更没有家长培养孩子对母语的兴趣 更别说对本民族的兴趣和热爱 更更别说说好母语 和用母语作诗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6-27 01:01
          回复
            和家庭有很大关系。我从小在家就是说哈萨克语,父母硬性要求的,然后在和爸妈交流时如果有些深句子用哈萨克语表达不出来,我就用汉语说,然后老爸在翻译成哈萨克语让我说一遍,这样就记住了,小时候我大伯只要一来家里我就头疼,问完学习成绩就开始各种教哈萨克谚语还有各种动物的哈萨克称呼,毡房的各部件名称,马具的各部件名称,甚至还有很多特别古老的谚语。现在想想真的很谢谢大伯,我和堂哥的哈萨克语都说的很好。而我小时候的很多玩伴,从小在家也说汉语,小时候去我一发小家玩,他妈妈就和他说汉语,当时还觉得挺洋气的,现在听我那个哥们儿说哈萨克语就很让人着急,一句话都说不利落,所以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8楼2013-06-27 03:41
            回复
              主要和家庭教育有关!有很多中国的哈萨克家长们,本着将来孩子不要脱离主流社会以及好找工作的信念,在家里也跟孩子说汉语,尤其一些民考汉父母们!其实学校和在外的生活完全足球汉语的应用了!在家就应该用母语进行交流啊!!
              还有就是一些素质奇差的汉族老师,他们要求那些哈萨克学生回家必须用汉语说话,并且歧视和排斥那些汉语差的哈萨克学生,中国的哈萨克人普遍老实又懦弱也不敢对此反对什么。。。
              当然还有社会环境,北疆早就被汉人塞得满满的,商店什么的也都被他们垄断,你出门碰到的十个人里八个就是汉人,能不受汉语影响?再加上强制汉化的政策····


              9楼2013-06-27 04:58
              收起回复
                其实,不会‘母语’也没啥,因为不同民族互相归化是自古常有的事,突厥归化华夏,华夏归化突厥等等。这全是自主选择! 真正成为问题的是社会中认为 ‘既要学好汉语,又得会哈语’ 的那部分三心二意的人们。你要是觉得汉语是前途,那就带头跟孩子一起踏踏实实地学汉语融入汉文化,而不是自己继续说自己的哈语,孩子却要在努力平衡哈语汉语中忍受痛苦;而如果你自己没有放弃哈语,那就踏踏实实地尊重自己的母语,让哈语真正成为孩子的母语,跟孩子一起成长!哈也不是,汉也不是的,一家人说 ‘两家话’ 得有多悲凉。我是3岁开始到成年都在汉班上的,可因为不欣赏汉文化,所以并没有融入她。被哈萨克文化吸引,情不自禁地学习哈语。乌鲁木齐的民考汉里我可能是哈语最好的!还自信地以为这是我在社会立足最大的优势,没想到的是,很多上哈校的民考民的汉语照样能说的很溜(HSK能考满分!麻将猜拳什么的样样精通 呵呵 )这让‘民考汉’还有什么生存意义?唉~~~如今我的事业发展需要我进一步掌握哈语,而十几年学到的汉语却成了累赘。


                IP属地:新疆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6-27 13:56
                收起回复
                  2025-07-26 00:17: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得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6-27 14:03
                  回复
                    其实,不会‘母语’也没啥,因为不同民族互相归化是自古常有的事,突厥归化华夏,华夏归化突厥等等。这全是自主选择! 真正成为问题的是社会中认为 ‘既要学好汉语,又得会哈语’ 的那部分三心二意的人们。你要是觉得汉语是前途,那就带头跟孩子一起踏踏实实地学汉语融入汉文化,而不是自己继续说自己的哈语,孩子却要在努力平衡哈语汉语中忍受痛苦;而如果你自己没有放弃哈语,那就踏踏实实地尊重自己的母语,让孩子上哈萨克学校,让哈语真正成为孩子的母语,跟孩子一起成长!哈也不是,汉也不是的,一家人说 ‘两家话’ 得有多悲凉。我是3岁开始到成年都在汉班上的,可因为不欣赏汉文化,所以并没有融入她。被哈萨克文化吸引,情不自禁地学习哈语。乌鲁木齐的民考汉里我可能是哈语最好的!还自信地以为这是我在社会立足最大的优势,没想到的是,很多上哈校的民考民的汉语照样能说的很溜(HSK能考满分!麻将猜拳什么的样样精通 呵呵 )这让‘民考汉’还有什么生存意义?唉~~~如今我的事业发展需要我进一步掌握哈语,而十几年学到的汉语却成了累赘。


                    IP属地:新疆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6-27 14:05
                    收起回复
                      首先是不负责任,贪图小便宜的无知父母的错,孩子长到18岁后自行独立之时,他还不会母语,不会写母语文字,那就是自己的错。


                      15楼2013-06-27 14:23
                      回复
                        我的错。。。


                        16楼2013-06-27 14:35
                        收起回复